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五百三十五章,真正的要塞世界
    第十个千年的235年,十一月,联盟基本收复了整个孟河星域北部,并开始向最后一个世界,同时也是连接孟河北和傲爪星域的关键行星——上东星,展开了进攻。

    谁也不喜欢啃要塞化的硬骨头。

    但有时候就是不啃不行。

    上东星系就是从孟河星域通往傲爪星域的唯一通道,就这一条路,没别的路可走了。

    但与此同时,这个星球的要塞化,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

    行星轨道上,飘着八个大型的星堡。每一个星堡的装甲厚度,都超过了战列舰——毕竟,他只需要围绕着星球轨道飞行就好,需要动力非常微小,充其量调整下角度、速度之类的。这些星堡,唯一的要求就是足够坚固,然后里面塞满炮。

    这八个星堡就绕着星球轨道,再加一个大型的要塞化星港,再加上数千个武装空间站……任何向星球地表、向星港的攻击,都需要突破这个密集的轨道防御。

    这些空间站加星堡的防御体系,就仿佛一个不会动的舰队停在轨道上。

    说不会动有点过分,人家也是绕着轨道飞的,并且也有最起码的动力,可以调节下环绕速度和轨道角度。

    最关键的是,虽然灵活性基本等于0,但火力可不是假的,坚固度甚至比常规舰队更上一层楼。

    地表上,更是有超过六千个要塞群,坐落在行星各处。

    地表炮群的灵活性不只是零蛋,甚至堪称负数。毕竟轨道上的星堡还能依靠改变绕行速度、切换绕地轨道、切换火炮角度,来形成类似移动、聚集的效果。地表炮群连这个能力都没有,能够覆盖的太空领域就那么一点。

    然而,地表炮群的坚固度,对比起星堡、武装空间站来说,那又是更上了一层楼。

    海上、陆地上、山脉间、谷地里……人类的军事建筑师们,依托着行星的地形,巧妙的设计了一个又一个要塞群。复数个轨道炮藏在其中,可以轻而易举的将炮弹打到外太空;但在迎接轰炸的时候,却可以借助地形掩护、借助视觉伪装、借助干扰设备,让星舰的火力不容易直接打中。

    就算是打中了,超级厚实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也是难以逾越的防御。

    星舰的重炮要是在层层拦截、自身也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直接命中轨道炮的位置,那不用说,算你厉害;

    但只要稍有一点点偏差,要塞防御性能就可以把轰炸对轨道炮和轨道炮操作者的威胁,降到最低。

    这才是一个正儿八经要塞化的行星,拥有的全面防御能力。

    一个让人看着根本没有办法下嘴的带刺龟壳。

    然而,这还不算是终极形态。

    上东星被铁怒石控制也无非就只有二十来年的功夫,虽然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这里的防御原本就很强,但毕竟不是铁怒石原先的核心领土。

    上东星对面的广丰星,那才是更可怕的地方。除了地面炮群和轨道星堡的立体防御火力点的数量更多之外,广丰星还有另外一个顶尖防御设备:行星级虚空盾。

    顾名思义,这玩意儿跟星舰上装备的虚空盾本质上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大了许多。

    全球各地布置着多个虚空盾发生器,每一个都大如一座城市一般。一旦激活,虽然能量耗费如天价,但是效果也是杠杠的。

    开着虚空盾,有立体防御设施的要塞世界,在太空战的角度来看,就是个不会动的星球级战舰。火力无敌猛,没有任何人造舰队能够抗衡;防御无敌猛,哪怕拿灭绝令武器都没有用。且不说被拦截的问题,都透不过虚空盾的。

    更何况,守军又不是真的一点海军力

    量都没有了。两艘战列舰同样可以藏在轨道内,既享受火力掩护,又能灵活的主动出击。

    比起上东星、广丰星这两个武装到牙齿的、真正的要塞世界,之前珀博夫在孟河星域北部主持建设的防线环带,那单个星球的防御强度可差得太远了。

    连后者,都能够在战争之中,为防御方提供非常大的帮助,更不要说前者。

    要将上东星、广丰星这两个武装到牙齿的要塞世界给啃下来,要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可怕。

    在这种情况下,联盟尝试对上东星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就没有再多投入兵力了。

    很显然,联盟并不想付出这样的代价,就为了打这两个行星。

    不管它们的位置、战略价值有多么的重要。

    用顾航对他的将军们的说法,就是:

    「不要去硬打这两个地方,我知道你们能打下来,我无比相信我的将军们、我的战士们,你们为了联盟,可以连地狱都攻克下来。」

    「但是,我们必须要理智。就连阿德勒·保利托斯都知道,事不可为该撤就撤,我们难道就不知道吗?」

    「硬是付出巨大的牺牲,攻克这两个行星,再然后呢?这个过程,实在太旷日持久了,拖延下去,我们的敌人也会增兵。最终,这里会打成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在敌人预定的战场上,来跟他们拼谁更能流血吗?」

    讲到这里的时候,顾航摇着头,继续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不,我们不该这么做。联盟战士宝贵的鲜血,联盟的工人、工程师千辛万苦建造起来的星舰,都不该这样耗费。」

    「利用起我们更强盛的海军力量,摧毁叛军对于两个星系的迁跃点的封锁,将战火继续向敌人内部烧去。不要在敌人预设的战场,与他们作战。」

    顾航这一番话,明确了战略方向——直接不管上东、广丰两个要塞世界,直接往傲爪星域里面去打。

    这当然是要冒风险的。

    两个要塞世界不管,上面的陆军、轨道炮群、星堡体系,自然是威胁不到联盟绕行的、直接往返于两个迁跃点的舰船了。但是,联盟的大军,也没有办法利用这两个世界了。联盟的补给线,将会被拉得更长。

    要避开两个要塞世界的星堡体系的威胁,在太空中还得绕行挺大一圈。

    更为关键的是,敌人的海军力量尚存。攻克不了这两个行星的轨道防御体系,那么敌人的海军,也将会找机会出击。

    联盟主力尚在的时候,他们两艘战列舰加一票小船应当是不敢冒头折腾的;但是,当联盟的兵锋指向傲爪星域,深入其中之后,后面的补给线就要遭受到威胁。

    哪怕联盟试图猎杀、围攻敌人的海军,他们也有两个要塞世界作为支点,随时可以退回去,联盟就没法再追击。

    目前,探知的情况是,敌人的主力舰队应该就在上东星系游弋。

    不管怎么样,既然总督大人定下了战略,那执行便是了。

    在上东星系的迁跃点,爆发了一场短促却激烈的海战。

    这一战,联盟主力舰队倾巢出动,三百艘各级战舰,配合八大主力舰船,对迁跃点附近的两个星堡以及数百个武装空间站,以及两艘敌人的主力战列舰,大打出手。

    顾航亲自参与了这场作战,并且尝试直接捕捉、撕裂战列舰的虚空盾。

    要是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直接摧毁一艘对方的主力舰船,那就很好了。

    可惜,没能成功。

    怒焰舰队的态度,始终都非常谨慎。他们藏身于迁跃点的防御体系之内,在星堡和空间站的掩护下,远远的开炮。

    联盟倒也不好

    顶着炮火去冲锋。

    敌人的火力还是很猛的,冲锋的路上要是损失一艘大船,那也挺痛的。

    而顾航尝试的灵能效果,由于过远,并且怒焰战团中的智库团队严防死守,再加上战列舰的虚空盾还是太大、太强了,以至于顾航的灵能力量也没有能够取得太好的结果。

    但这场战斗,最终还是联盟的胜利为结局。

    怒焰舰队在损失了三艘巡洋舰、二十多艘各级战船之后,选择了启动迁跃进行撤离。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联盟也有损失,甚至比对方还稍微大一点。有三艘月级爆了,其他各级战船的损失则超过了三十艘。

    并且,联盟舰队还没法阻拦敌人的迁跃。

    毕竟不是凭空跑,人家还有尚存的迁跃点防御体系掩护呢。

    只不过,怒焰舰队跑了,留下来的迁跃点防御体系可跑不了。

    这些漂浮在虚空之中的星堡和武装空间站是动弹不得的。跟它们在行星轨道上的同类产品不同的是,行星轨道上的空间站好歹还能够跟行星地表进行连通。而漂浮在迁跃点附近的星堡和空间站,没有外部舰船的运输和补给,那就纯粹的孤立无援。

    当然了,联盟也没有在这里纯粹依靠围困就解决对手。

    不是不行,但太浪费时间。

    在经过了谈判,开火猛攻,摧毁一些武装空间站,再谈判……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连打带谈的,搞定了迁跃点的守军。

    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星堡被摧毁,一百多个空间站被摧毁。

    剩下的那个星堡,以及仍旧有上百数量的空间站,则在最后选择了投降。

    联盟将这些太空防御设施全面接管,里面的守军也全都被俘虏,送到了后方世界上设置的战俘营里。

    但这并不代表联盟已经打通了前往傲爪星域的通路。

    迁跃点另一边,敌人恐怕也在严阵以待呢。联盟要面对的,肯定还是舰船加星堡加空间站群的阻击。

    并且,这一战会更难打。

    刚刚完成迁跃的战船,会比较脆弱。速度需要时间才能提起来,虚空盾也需要时间开启。

    尽管这个时间不会太漫长,但已经足够敌人造成不小的杀伤了。

    但又能怎么办呢?

    华山一条路。

    只有冲。

    在这种时候,就不能够有胆怯。

    当然,冲归冲,总要有个策略的。

    在一些战例当中,碰到这种情况,有的海军将领会选择全军压上,同时迁跃,同时抵达,把整个庞大的舰队一股脑全塞进去。在另一边的视野中,就是迁跃点光芒闪烁后,一整个庞大的舰队就到了脸上。

    固然瞬间所有的舰船都会遭受到危险,但是敌人的火力在这段时间也是有数的。待到迁跃舰队把速度拉上来,把虚空盾张开,同时抵达的全部兵力,自然就能够发挥出来全部的力量。

    但也有战例表明,鲁莽的跳跃过去之后,对面的实力有可能超过原本的预估,又或者己方在开场阶段受到的损失过大,导致后续战斗力不足,从而陷入劣势。

    那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

    毕竟是迁跃到另一边,若是陷入了劣势,要跑都没有地方跑,只能死打到底,非常容易全军覆没。

    联盟舰队决定采取更为常规一点的策略。

    进行迁跃的舰队,是分批次的。

    第一波到场的是一些小型的巡逻舰。

    六天之后,超过二十艘黑鱼级快速巡逻舰,穿过星界隧道,抵达了傲爪星域-广丰星系的迁跃点。

    进行星界迁跃的时候,是很难隐藏的

    。敌人纵使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艘、分别都是什么,在这条星界隧道里穿行。但却能够凭借星界隧道的涌动,探知到有一大批船即将到来。如果有出色的星语者,甚至连落地的时间都能够算得比较精准。

    一出来,二十艘联盟黑鱼就遭受到了全面的锁定。

    最危险的时候到了!

    他们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一出星界隧道,他们就竭尽全力的压榨舰船引擎的性能,尝试在敌人锁定到开火的这个短暂的窗口期,尽可能的逃开。

    甚至连张开能量盾都是其次的。

    以黑鱼的体量,中炮就爆,开不开盾,意义不是很大。

    他们的任务,是勾动敌人的埋伏,侦查情况,吸引火力,并且凭借小快灵的特点,尽可能的存活下来。

    这当然是最危险的工作。

    但是,海军中就是这样。

    小船都是为大船服务的。

    该挡刀的时候都得上,更不要说这种探雷的行动了。

    十五分钟后,还幸存的黑鱼,就只有六艘了。

    而在此时,第二批次的联盟战船也到了。

    这一波,就有大船了。

    "浴火新星号"就在其中。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