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盘点古代十大诗人 > 110. 最神秘诗人 春江花月夜。
    作为李白的忠实迷弟,杜甫含笑说道:“是我偏颇了,这新视频在噱头上可一点也不差,不知是太白兄的哪篇作品能够当此殊荣?”

    李白自斟自饮,神态闲适:“子美,你此言差矣。天幕之前不是说过在下的诗篇了吗?难道还会再说一次吗?我看啊,不可能。”

    “再讲多少遍你的诗篇,我也是乐见其成。”

    杜甫心下好奇:“你的意思是,这人不是之前盘点的唐代诗人?那这下可有意思了。我倒要看看他写的有多好,才能压下太白兄你的诗篇。”

    ———

    作为杜甫的忠实迷弟,白居易深感被冒犯,有些火冒三丈。

    “孤篇?意思是这人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杜工部流传下来的诗倒是挺多的,看来不是他。

    可杜工部的《登高》当不起这个称号吗?这人凭什么能超过杜工部啊?”

    ——————

    不光是唐朝人很懵,宋朝人同样懵。

    宋朝文风昌盛。文人心目中几乎都有自己推崇的唐代明星诗人。

    苏轼若有所思:“在下只敢在李杜王白之间猜想,可他们也不算孤篇呢。这个诗人流传下来的诗篇很少,文采还很高……子由,你能猜到是谁吗?”

    陈子昂、李涉、宋之问……一个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里,又一一被他否决。

    这些人的代表作只能算得上是佳作,如何能够压全唐呢?

    苏轼博览群书,知识面非旁人所能及,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苏辙也懵着呢,摇摇头:“不知。”

    苏轼喝了口茶,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嘻嘻:“我看啊,如果这个称号不是李杜他们拿到手,那么没有人会信服的。这下可有乐子看了。”

    ————

    事情不出所料。对很多文人来说,踩一脚李杜都让人难以忍受。李杜优劣论都能争辩千年。

    更不用说,这个称号,拉踩了李杜两个人,还拉踩了整个全唐,连皇帝都不例外!

    在唐朝,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亦或是文人墨客,都被这个称号拉起了仇恨。

    如果这个人的诗篇不能服众,那可要闹大笑话了。

    书圣张旭正在和贺知章争辩谁能当得起这个称号,争的脸红脖子粗。

    他们吵不出来一个结果,只好扭头看向张若虚:“这称号不像是在说李杜。那你说这人是谁?”

    张若虚拱手说道:“这问题还用争论?我看啊,这是圣上。”

    事到如今,还有比皇上更能服众的人吗?

    他们一下子哑了火,闷声喝起酒来。

    他们心中腹诽,这人还会不会聊天?话题一下子就终结了!

    ————

    然而这时,天幕说道:【他就是最神秘诗人张若虚,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书圣张旭以及贺知章:“!”

    好小子,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文采?

    背着他们偷偷练是吧!

    张若

    虚骤然想到家中的诗篇,他最近写了一首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还没拿出来给朋友鉴赏。

    ()?()

    他诧异不已,这首诗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本作者墨尔玉提醒您最全的《盘点古代十大诗人》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在他所有的诗中,这首也只算普通吧。

    ()?()

    ————

    ()?()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唐朝的人都懵了,一时间无数人在问“谁是张若虚?”“张若虚是谁呀?”

    女皇武则天询问:“婉儿,此人是谁?怎么没听说过他的名字?还是说他是未来的人?”

    上官婉儿隐约想起了这个名字:“他好像是吴中四士之一。近些年来,他与贺知章,贺朝,张旭和包融等人并称为吴中四士,在长安有些名气。

    据说他文辞非常俊秀,诗篇受人称赞。其他的便不知道了,臣没看过他的诗篇。”

    听到这四人的名字,女皇有些恍然,也有些诧异:“这其他三个人都比他出名多了。想不到这人居然有这样的文采啊。”

    “把他的诗集找来给朕看看。”

    这下可出了个难题。张若虚在充满才子的长安,名气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属于有点名气,但不多。

    侍从找了半天,找不到对方的诗篇,也对他的作品没什么印象。

    很多唐朝诗集似乎都没有收录他的诗文。简单来说,他的诗篇不算流行,只在小圈子内流传。

    不光是唐朝人对他的名字有些陌生,宋朝也是如此。

    张若虚在宋朝的名声也不显著。诗集是诗人影响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宋朝的很多唐诗选本也无他的名字。

    直到明朝,张若虚才声名鹊起。

    ——————

    武则天对张若虚好奇极了,恰好这时,天幕放出了《春江花月夜》的原文。

    武则天视线扫过,眼前顿时一亮。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武则天会写诗,更会解诗。

    细细品,便感觉自己眼前出现一幅画卷。

    青墨色的天空浑然一色,落月西斜,水雾如同飘渺丝带轻柔婉约。

    诗人漫步于江水之边,举头望月。万般惆怅,浮于心头。

    种种意象在诗人指尖跳跃,任他驱使,来告诉者他所见到的美景。

    武则天惊叹于其中诗美,又摇摇头。诗仅仅是美,还是不够的。人们欣赏美人,也希望美人有与美貌相配的聪明才智。否则便是胸无点墨的花瓶了。

    她继续往下看,目光停滞住了,念着那一句:“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淡淡的悲凉涌上心头。她想要长生,想要万岁万岁万万岁,连续武周。

    可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光阴,哪里比得上月亮的百万分之一?

    和近乎永恒的月亮相比,人类不过蜉蝣罢了。

    她驾崩之后,武周又能延续多久?

    武则天被这一句话,说

    得焦虑起来()?(),

    过了一会才平复好情绪()?(),

    暗暗惊讶。

    “能把乐府旧题写成笔落天外、思考宇宙的伤春之诗?()_[(.)]??来?.の?.の看最新章节.の完整章节?()?(),

    倒让朕意外了。”

    这首诗不仅诗美()?(),

    在哲理上也一骑绝尘,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武则天继续往下看,又有些说不出的哀伤:“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诗人在外求官,家乡的妻子对镜梳发。

    她孤独寂寞,悔叫夫君觅封侯,却还是“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夫君有个好前程。

    诗人惆怅不已,在这春江花月夜,又有几位游子能够回到家乡?

    武则天忍不住想起了已死的丈夫,曾几何时,他们也是“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夫妻啊。

    很快,她收拾好心情,想他做什么,死掉的丈夫才是好丈夫。

    武则天看向上官婉儿:“这人文采斐然,做那芝麻小官实在可惜了,召他来见朕吧。”

    武则天崇尚诗文,身边的御用文人很多。还经常办宴会,让他们展露文采。正所谓上行下效,她的举动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

    上官婉儿点头应是,心想,张若虚的诗中隐隐有怀才不遇的意味,谁知道这首诗能让他改命?

    他这下可要发达了。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武则天等人看外在,专业诗人看技法。

    杜甫凝神望着天幕,越看眼睛越亮:“平声庚韵,仄声霰韵……每四句换一次韵,穿插交错,声调整齐。而且每种韵对应不同的景象。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断而续复,飞丝相接。真乃大才!”

    从开篇的“春江潮水连海平”,到“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向全部出现,且错落有致。

    杜甫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开天辟地似的全新写法。事实上正是如此,《春江花月夜》开创了顶针续麻体,直到现在还有人在使用。

    诗人好像在细心地编织上好的蜀锦。没有一个字是无用字。

    他驱使文字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臻至化境的地步。

    事实上,《春江花月夜》甚至出了顶针续麻体。

    李白也有些惊艳,放下手中酒樽:“我怎么没在诗集中过他的诗?”

    ————

    天幕放出原文之后,那些不满张若虚的声音渐渐小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孤篇压全唐有些夸张了,但说它是唐诗巅峰之一是不为过的。

    可这么厉害的人,他们偏偏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声,张若虚就像他的诗一样,仿佛被浓雾笼罩,身上充满神秘色彩。

    这时,天幕解释道:【唐朝印刷技术并不发达,张若虚的诗大多失传了,时至今日,只剩下两首。】

    杜甫比自己的诗失传还心痛:“真是明珠蒙尘,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