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焦躁,难捱,悲愤,所有在钦城无法用语言或者暴力难以抒发出来的情绪,在这一刻,仿佛都从他的身体里散开了。
    他们一路缓缓而行,身边老人手上的转经筒从未停下,她一直轻声念着经,宋晏辞听着,像是吟唱一首抚平人心的藏语歌。
    他们一路见到了很多朝圣的人,腰上绑着绳子,拽着孩子的母亲,带着孙儿的爷爷,为自己而来的瘸腿男人,独自一人的藏族阿妈,他们浑身铺满白雪,却依旧虔诚地完成每一个长头,不断站起,跪下,匍匐前进。
    看着这样的场景,宋晏辞没来由地鼻尖酸涩,他心里清楚,这是信仰给他带来的震撼。
    这世上人人都有所求,宋晏辞只求顾己平安。
    宋晏辞想,是不是他也要如此,才能显得自己诚心?
    他缓慢地问身旁的老者,花费了一点时间才让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老人却摇了摇头,她指了指心口,连说带比划地解释了很久宋晏辞才明白她的意思。
    他们都是走了很远的路而来,他们的信仰是最最干净的,而且磕长头是有讲究的,这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情,临时起意是对佛祖的不尊重。
    总而言之,不管多么虔诚,宋晏辞并不合适。
    宋晏辞为自己的莽撞低声道歉,老人忽然在他眉心点了一下。
    天色渐亮,他对上老人那双慈爱又干净的眼睛,她遥遥地指了指塔尔寺的方向,又笑着朝自己摇了摇头。
    她又说了一句话,宋晏辞一开始没听明白。
    过了一他会儿才明白过来,她不是笑他的无知和莽撞,而是想告诉他:不要因此而感到歉疚,也不要觉得自己不够诚心,这世上的人走那么多条路,到头来修的都是自己的心,佛祖眼里,众生平等。
    他们带着一身风雪走到塔尔寺,远远就听到了一声声的诵经声。
    老人停下来,一字一句地告诉宋晏辞:不管之前如何,既然来了这里,就虔诚地相信神明。
    宋晏辞认真地点头。
    他跟着这个老人,无比虔诚地点燃每一根香,跟着她的动作,无比虔诚地将心中的愿望带给神明。
    神明啊,望你保佑我的爱人平安,望你保佑她这一生所有皆有所得,愿你保佑她在意的一切都安安稳稳。
    他在暴雪中一步一叩,跪完了庙里所有的神明,所求所愿,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神明啊,愿你护佑我的爱人。
    要离开的时候阿嬷拉着宋晏辞走到一个地方,她指着几盏长明灯,又担心自己说话宋晏辞听不懂,扫了两圈,抓来一个熟悉的沙弥,用藏语说了好长一段话。
    那沙弥将藏语翻译给宋晏辞:“这几盏长明灯是卓嘎大叔他们替顾老爷子供奉的。”
    宋晏辞反应过来,这是他们代替爷爷,给那些牺牲的长辈跟顾己的妈妈和奶奶供奉的。
    爷爷不信佛,只能通过卓嘎大叔他们来做这件事。
    “还有那里。”沙弥又指了指,“火仁和他朋友的长明灯在那里。”
    宋晏辞给每个长明灯又添了油才走。
    踏出最后一间佛堂的时候,宋晏辞的目光被前方的人吸引住。
    那是个穿着藏袍的男人,长得清隽帅气,身形消瘦,却气质清奇。
    其实宋晏辞从进寺庙的时候就看到他了。
    这一路以来,他总在落后宋晏辞一些的地方,身边跟着个看起来凶狠又木讷的大高个,跪拜的姿势稍显笨拙,但也看得出非常虔诚。
    寺庙里人来人往,有些人来拜佛,有些人只是单纯地游玩,这一路走来,宋晏辞看到好些个女孩子对着那男人窃窃私语,但那个男人从未有一次偏移目光,只是一心向前。
    宋晏辞甚至从他叩头的动作里都看出了他心里的虔诚。
    有几个姑娘鼓足勇气上前搭讪,都被他身边那个大高个客气又疏离地挡开了。
    离开了一会儿地阿嬷忽然又出现在宋晏辞身边,此时那男人也到了最后一间佛堂。
    宋晏辞听到他低声叫身边的大高个:“阿德,功德钱给我。”
    宋晏辞侧过身看着他的背影。
    阿嬷忽然递过来一颗苹果。
    宋晏辞回头,不解地看向她。
    身边的沙弥说:“这是寺里撤下来的供果,吃了有福气,所愿都成真。”
    阿嬷又往他手里塞了花生和糖果。
    宋晏辞从她的笑容里就看明白了她的意思:吃吧,吃了有好运气的。
    那男人拜完佛出来了。
    他们目光相对,眼里都带着审视,而后又互相颔首,仿佛他们早就认识似的。
    男人走下台阶的时候,阿嬷忽然追上去,将身上另一颗供果给了那男人,又将剩下的花生给了大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