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镜中云鬓+番外 > 第151页
    谢方行淡淡地看他一眼,说道,“谢某的事,郎君都查过了,想必不用我再多费唇舌重答一遍。不过谢某听说突厥使者正是阿史那奇顺的长子,如此良夜,郎君又为何不与你兄长同渡?”
    萧且随笑了一声,说道,“谢先生在野,此等细枝末节也知晓。可见无崖门的确消息灵通,所谓三教九流无一处落空,并非笑谈。此番把手都伸进禁中了。那沈楼旗一事,与谢先生也脱不了干系吧?”
    “不错。”谢方行点头承认。
    “为何救他?”
    谢方行面无神情地侧过身看他,说道,“郎君不必三番试探,谢某为承江王做事,必然不会对公主不利,此番留在西京,便是听从大王之令,任公主殿下驱使。谢某的所为,皆在为公主的任性行事扫尾,譬如她为何在通义坊刺杀一案中欺君罔上。”
    萧且随微微一愣,有些不愉他这样提起宣宁,他看了一眼犹在玩耍的几人,低声问道,“沈亥风出身市井,他也是你的人?”
    谢方行自觉已经将该说的交待清楚,不再理会他。
    萧且随有梦境加持,自然知晓最后登临大宝的是李槐,可如今李槐身残,又只不过是众多备选之一,谢方行后背有无崖门,若是早早投奔了淄川王,只怕前途无所限量。
    为何他会为在承江王这里投书效力,是他眼光独到?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他又为何要怂恿徐骁往蘅芜院刺杀李宣宁?
    靖卫阁虽已归编朝廷,但要查一个来路皆明的人还是不在话下,据柳无寄所言,谢方行一直在扬州读书,而后便直奔承江王府,并无半分犹豫。
    不待多想,那边一声清脆的“咔呲”响,只见那盏精致的飞景灯断了木弦,瘫在一旁。
    李翠微的手还保持着转灯的动作,可她却面有愧色,两眼噙泪,就快要哭出来。
    “没事啊!不过是一盏灯罢了,你若是喜欢,咱们明日便命人做盏一模一样的出来!”宣宁轻轻拍了拍李翠微的手,轻声安慰道。
    李翠微瘪着嘴看了一圈,问道,“姑姑,我听说萧郎君时常会做些手作,你让他帮我修修这个灯笼吧!”
    宣宁闻言望过来,萧且随自是无所不允的,他点点头,上前去查看那个破损的灯笼。
    谢方行看了李翠微一眼,果然见到那小女郎目光狡黠,冲他挤眉弄眼。
    他无奈摇头,抬眸看向了天幕。
    月满则盈,昔年他独身踽行于世已不知几载,日月沉浮,千秋万岁,他只得区区一张信笺承载私心。如今人月既已团圆,他何妨放肆行为,与她对酌两杯。
    宣宁看着华灯,忽闻身后一道清音如泉,谢方行低声说道,“殿下,谢某有事相商,请殿下移步。”
    李意如酒醉,宣宁可不想自己应付他,她不耐地挥挥手,说道,“明儿你来公主府说吧,今日佳节,本宫不想扫了兴致。”
    身后的语调霎时冷下几分,只听谢方行说道,“今日淄川王便要离京,莫非殿下以为他就这样放弃角力,已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宣宁惊讶地回头看他,还是无奈地敲了敲菱镜。
    萧且随听了心中窝火,这个姓谢的到底想做什么,每回他一来,李宣宁便要清退所有人与他密谈,往往要谈至深夜方休,如今他萧且随也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还有什么是他不能听的?
    他手下动作加快,三两下就把木弦接上了,他不甚在意地转了转灯笼,见它已完好,抬腿就要走。
    “咔呲——”
    萧且随诧异回头,只见李册一双乌亮的眼睛望着他,又转向甲板上再次破损的灯笼,嗫嚅道,“郎君,坏了,你修。”
    李册不善信口开河,在阿姐的威逼利诱下,吐出这几个字已是极限,他面上通红,只希望能把他绊下。
    谢方行究竟是什么人,能引得两个皇孙为他筹谋?萧且随嗤笑一声,看着两个孩子,笃定道,“你们故意的,我可不上当了。”
    说完撩袍就要走,李翠微明白他是吃软不吃硬的,忙伸手扯住了他的衣角,大声说道,“姑父,你帮帮我们。”
    少年的身影顿住了。
    “姑父,你就帮帮我们吧!”
    萧且随转身挑眉,“行,最后一次。”
    李翠微脸上露个大大的笑容,待萧且随复坐下修理,她便背手在李册腰上拧了一把。
    小小的郎君不堪重击,扭曲着小脸,凑到萧且随耳边背出李翠微教给他的话,“阿姐得了灯却不让我玩,册儿要姑父帮我制一个新的,要比阿姐的大,也要比阿姐的好看,姑父、姑父,你能帮我么?”
    一个灯笼罢了!这有何难?少年极力压制着上扬的嘴角,意得志满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