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271章 风起丞相府
    第271章 风起丞相府

    永汉五年,二月中。

    刑曹。

    司马儁更显的苍老了,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更不早退,按班按点。

    刑曹的事务处理的也是中规中矩,偶有小错,从无大过。

    加上司马儁在朝廷里鲜少发声,反而使得他的威望更加隆重,朝野里不管官职大小,对他都是客气的司马公,尊敬有加。

    司马朗从外面进来,满脸的急色,脚步都有些乱。

    司马儁头也不抬,道“临事不乱,静心定足。”

    司马朗一顿,继而深吸一口气,沉色上前,低声道“祖父,外面突然疯传,说是丞相府家奴,在弘农大肆占地,欧伤百姓,甚至于驱逐官吏。”

    司马儁手里的笔一顿,慢慢抬起头,道“有人迫不及待,要赶走丞相了”

    司马朗点头,虽然满心不安,还是保持着镇定之色,道“祖父,我担心,这个案子会落到刑曹。”

    查办丞相可不是好差事,尤其是四世三公的杨家,不管成败,对他们司马家来说,都只有害处

    司马儁老脸无波,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压着心里的不舒服,而后看着司马朗,淡淡道“你觉得会是谁做的”

    “颍川”

    司马朗差点脱口而出颍川党,又连忙瞥了眼外面,情知是他祖父考校,思索再三,道“我认为,吏曹的可能性最高。”

    吏曹尚书荀攸,掌管了近几年大小官吏的任命权,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大汉,处处都有他任命的官吏

    弘农更不例外

    司马家虽然同是颍川世家,但却与二荀等人保持着距离,外界没有认为司马家是颍川党,司马家更是不认可。

    司马儁面上多了一丝异色,道“这件事,不会是二荀手笔。”

    司马朗一怔,而后心里惊悚,道“莫不是,钟仆射”

    司马儁沉默片刻,摇头道“也未必是。身在局中,对于未知的事情,哪怕亲眼所见也不可尽信。”

    司马朗抬起手,道“孙儿受教。”

    司马儁嗓子发痒,想要咳嗽,又大口浓茶入喉,好一阵子,才道“这种时候,最希望无事发生的便是颍川党,大概率不是他们的手笔。涉及丞相,这个所谓的案子,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到我头上。”

    司马朗拧起眉头,道“祖父,不是他们的手笔,那会是谁祖父向来远离朝局,这个案子,祖父不是最好的人选吗”

    司马儁闻言,少见的笑了起来,道“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确实认真了。不过,你忽略了一点,那位毕竟是丞相。刑曹的品佚虽然上去了,可到底隶属于尚书台,加上我与杨家的关系,这个案子,多半会不了了之。”

    司马朗愣住了,他祖父话里的信息量太大,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旋即他急忙道“不,祖父,他,不是,不是要换相了吗怎么会不了了之”

    司马儁对司马朗的反应倒是满意,道“不着急,慢慢看就是了。”

    司马朗见他祖父毫无惊慌,心里松口气,而后低声道“祖父,我们要不要做些事情”

    司马儁摇头,忽的又抬头,盯着司马朗,道“你父亲”

    司马朗脸色变了变,没想到他只是这么一句话,就让他祖父察觉到了,有些僵硬的道“是,父亲想要回洛阳。”

    司马儁冷哼一声,道“等我死了。”

    司马朗心神一抖,只觉脖子发冷,大气不敢喘。

    刑曹边上,刚搬来的御史台同样在商议着这件事,与司马朗想的不一样,他们觉得,这个案子会落到御史台,戏志才与刘协商议了半晌。

    而另一边上任廷尉的王朗,顾不得其他,出了廷尉府,直奔丞相府。

    六曹所在地,则相对平静,仿佛无事发生,自顾的忙着各种事情。

    皇宫,永安宫。

    刘辩坐在刘愈的床边,看着脸色煞白,嘴角哆嗦着的小家伙,神情全是担忧。

    边上的医师慢慢收回手,与刘辩道“陛下切勿担心,二殿下只是感染了风寒,并无大碍,微臣开几服药,休息几日便会好。”

    刘辩长松一口气,道“辛苦了。”

    “微臣不敢。”医师应着,转身去开药方。

    刘辩伸手摸了摸小家伙的脸,只觉滚烫,而身体又冰冷一片,心里不由沉重如石。

    这小家伙出生便先天不足,常常生病,尤其到了冬天,每一次都令人揪心不已。

    唐姬在一旁抹着泪,心疼的不行。

    这时左栗悄步进来,在刘辩耳边低语了一阵。

    刘辩摆了摆手,道“盯着吧。”

    左栗刚要后退,又道“陛下,曹操的女儿进宫了,正在陪公主玩。”

    刘辩不怎么在意,道“让她们玩吧,不要让她知道。”

    刘旌与刘愈是龙凤胎,小丫头才四岁,到现在为止,宫里都瞒着她弟弟的事。

    左栗应着,悄步后

    退出去。

    不多时,唐姬端着药,小心翼翼的喂给刘愈。

    小家伙吐药,眉头紧锁,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朕来吧。”

    刘辩见着,从唐姬手里拿过药碗,亲自喂给小家伙。

    不知道刘愈是不是听到了,在刘辩的勺子到了嘴边,小家伙居然张开了嘴。

    刘辩吹冷药汤,一点一点喂给他。

    等一碗药喝完,小家伙的脸色仿佛好了不少,眉头有松开的迹象。

    刘辩拿着手帕,给他擦着冷汗,而后掖好被角,心里轻叹。

    他就两个儿子,这一个,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

    又坐了一阵子,见小家伙和缓了,刘辩这才无声的离开永安宫。

    这会儿,王朗已经在丞相府了。

    身形肥硕的杨彪,这会儿正坐在桥头,拿着鱼竿,兴致勃勃的在钓鱼。

    王朗没有见丞相的礼仪,大步过来,急声道“你还有心思钓鱼,他们要对你动手了。”

    杨彪浑然不在意,盯着冰窟窿,大声道“王先生,吃了吗”

    王朗闻听,来到近前,看着他的侧脸,心里有所动,道“你有对策了”

    杨彪头也不转,语气郎朗的道“王先生,现在不是饭点啊,没饭可吃。”

    王朗见杨彪作态,声音完全不似以前的小心翼翼,越发狐疑,道“你真的不担心”

    杨彪忽的叹了口气,道“景兴啊,我好不容易有点兴致,全给你败坏了。”

    王朗在杨彪身上,仿佛看到了在中平年间的模样,怔了又怔,道“你,上书了”

    杨彪胖脸没了以往的紧绷,都是从容笑意,道“嗯,一大早就送进宫了。”

    王朗却拧起眉头,道“这么长时间,宫里没有半点动静。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杨彪这才回头看向他,见王朗忧心忡忡,忍不住的大笑起来,道“王景兴啊王景兴”

    在未入仕前的王朗,从容自如,对朝局看的十分透彻。但自从入仕以来,深陷其中,完全没了以往的洞彻明朗。

    王朗何尝不知,但朝局太过晦涩,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他怎么能如以前

    不过,杨彪这种反应,倒是令王朗没了之前那么紧张,坐到他边上,淡淡道“你有把握全身而退”

    杨彪笑容慢慢收敛,盯着那个冰洞,叹了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

    王朗默默思索,没有急着答话。

    杨彪这句话,可不是丧气话。

    杨彪想要全身而退,首先就是要朝野答应,是以要尽人事,安抚各方,既不能现在就对他下手,还要确保他离开尚书台后,不被秋后算账,反攻倒算。

    而听天命,则是宫里的态度。

    宫里对杨彪的不满,不是因杨彪担任丞相后的无为,而是作为四世三公的杨彪以及杨家与过往的阉党、何进、袁家等牵扯太深,关系复杂。

    如果宫里始终猜疑,甚至是记恨,那杨彪决然不可能安稳的抽身而走,太平无事。

    “你觉得,宫里是什么态度”好半晌,王朗轻声道。

    杨彪小眼睛眨动着,面无表情,道“猜不到。我试着打探过,没有人漏口风。”

    王朗神情动了动,眉头下意识的皱起,道“这么说来,要么是陛下没有提及。要么,是讳莫如深,不敢多嘴。”

    “我也是这么想的。”

    杨彪表面从容,心里可是一直提心吊胆。

    一旦他入罪,后果简直不可想象,他们四世三公的杨家,或许就要步袁氏的后尘了。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王朗转头看向杨彪,道“要不要,与钟繇聊一聊”

    钟繇,是公认的接替杨彪的下一任丞相。也是王朗的前任廷尉。

    杨彪摇头,道“我与二荀聊过,他们应该不会,毕竟我如果入罪,对他们也没好处。至于钟繇,我听说,刘虞要回京了。”

    王朗一怔,道“刘公回京为什么他,他回来任职何处”

    刘虞是中平六年的太尉,还是皇族,在现今朝野来说,威望隆重,甚至是压过皇甫嵩的

    在去年以前,刘虞是继任丞相的热门人选,朝野咸望。

    杨彪道“不清楚。”

    王朗若有所动,道“这么说来,我突然想起来,宫里,好像从未说过,由钟繇来继任丞相”

    杨彪小眼睛眨了眨,突然醒悟过来般,道“你是说,刘虞”

    王朗没好气的道“这种时候,你还装傻充愣”

    杨彪有些勉强笑了笑,道“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还是那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王朗心里还在想着刘虞回京的事,如果是刘虞任丞相,很多事情便好转圜了。

    刘虞向来公允、稳重,识大体,不是那种激进作为的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