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30章 新的鸿门宴(二)
    听了顾辰的话后,项羽冷笑两声,不急不慢地说:

    “哈哈,顾族长莫急,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的美姬我是不会要的。更何况今天是我请诸位,哪有让客人自备舞乐的道理。”

    随后,他假意嗔怪下人:

    “看看你们干的好差使,怎么能叫诸位大人无聊枯坐呢?”

    只见项羽抬起手来“啪啪”轻拍两下手掌,随后大声说道:“来人,奏乐,起舞!”

    随着项羽一声令下,只见十几名身材健硕的武士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持着利刃,整齐地列队进入。

    一时间,钟鼓之乐大起,武士们随着乐曲之声,一面舞剑,一面高声唱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原来这就是项隆在垓下之战时,根据《楚辞·国殇》中的诗句而谱写的军歌。这一次,项隆变换了曲调,使得歌声中少了一些当日垓下之战时的凄凉萧瑟之声,却多了几分高亢雄壮之意。

    再配合战鼓、长号、编钟等乐器的演奏,更是铮铮有金石之音。几个族长听得耳边嗡嗡作响,感觉这歌声好像要将房顶的屋瓦都掀翻了。

    更令族长们心惊肉跳的是,武士们起舞时动作极大,有好几次他们手中的刀剑仿佛就要刺到族长们身上。

    陆风眼睁睁地看着那闪着寒光的剑尖又一次划过自己面前,额角不由流下冷汗。可他此时毫无办法,只好默默咽了一口唾沫,如坐针毡地继续观看。

    好不容易等到歌舞结束,看着武士们有序地退出厅外,五位族长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待到乐声渐渐平息,只听项羽款款而言:

    “前两次我请诸位前来会宴,诸位不是生病就是忙碌,总是没空,说明还是缘分未到啊。今日各位族长倒是来得齐整,好不容易嘛,看来是我们缘分已到。”

    说着,项羽命人上酒,然后自己满上一杯,起身敬众人:

    “有诸位在,是我项羽的福分,来,我敬诸位一杯!”

    众人如何听不出项羽话中的语带双关之意,都面露尴尬之色。又见项羽亲自敬酒,忙站起身来,口中连道“不敢不敢”,也满满饮了一大觥。

    项羽看到各族族长心怀鬼胎的样子,不由得心中暗笑,一转头对身边的项隆说:

    “本王今日还要处理军务、政务,所以不便多饮,项隆,你替孤多劝诸位族长几杯。”

    项隆拱手领命,从座位上站起来,单手提着一整坛酒走到大厅中间,笑着说:

    “诸位世伯请了,这宴席之上饭菜倒是其次,但怎能没有好酒?来来来,我敬诸位世伯,还望各位能给我项隆三分薄面,莫要逃酒。”

    说着,项隆走向离自己最近的虞恒身边,给他和自己都满满倒上了一大觥,一伸手说道:“虞世伯,请!”随后“咕咚咕咚”两口,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虞恒见项隆干了,不敢推辞,也扬起头一口喝尽杯中之酒。这酒刚入唇齿上有三分香醇之感,待到咽下去,却从喉咙中泛起一阵辛辣苦涩之意。虞恒喝不惯这烈酒,直呛得连连咳嗽几声,脸上瞬间泛起红色。

    项隆见到后一笑,也不说话,就来到第二桌陆风面前,照葫芦画瓢继续劝酒。

    就这样,项隆轮桌依次劝酒,一圈下来别人喝一觥他喝五觥。可因为年少力壮,再加上天生的好酒量,这一轮轮喝下来,项隆并没喝醉,却把几位族长喝得七荤八素,一个个玉山倾颓的样子。

    虞恒心中暗想:好哇,这项羽父子甚至都不愿意上几盘饭菜装点门面,只这般一股脑地劝酒,看来是有心把我们灌醉。不行,我要想个办法,绝对不能再喝了。

    就在虞恒绞尽脑汁想拒绝理由的时候,突然冯宽从门外走进,附在项隆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只见正在开怀畅饮的项隆瞬间变了脸色,狞笑着说:

    “好啊,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把他抓到了!这还用说什么,把他给我带上来!”

    看到众人都用疑惑的眼光望向自己,项隆放下酒觥缓缓解释:

    “前几日,父王命我在吴中城外捉拿了一名和刘邦书信往来的秘使,从他身上,我们不仅搜集到了有人和刘邦勾结的书信,还发现了陆家的家徽。”

    说到这项隆用余光扫了陆风一眼,又接着说:“所以近日来我一直在试图找出与刘邦勾结的幕后真凶,想不到这么凑巧,就在今日,真凶终于抓捕归案了。”

    话音刚落,只见两名士兵压着一人进入大殿。此人正是当日和陆家族长陆风商量好,要当替罪羊的陆家分支小族长陆康。

    只见他此刻身上满是尘土,半旧的锦袍也在扭打中被撕破,脸上一副惶恐之色,双腿战栗着跪在大厅中央。

    “陆康,”项隆瞥了陆风一眼,格格笑道:“你好大的胆子!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你就敢与刘邦私通款曲。我谅你一个小小的分支族长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说吧,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你,或者是谁替你撑腰了?说出来,我可以饶你不死。”

    这陆康早就与陆风商量好了要当这个替罪羊,只有这样陆风才肯救他的族人。

    想到这,陆康抬头偷偷看了在一旁端坐的陆风一眼,说道:

    “大王饶命,世子饶命,是小人糊涂,见大王和世子在垓下吃了败仗,以为江东即将易主,所以才做出通敌的蠢事,并没有什么人指示小人,望大王明察。”

    项隆心知他言不由衷,可无奈并没有什么关键性的证据,只得又问:

    “好啊,你说自己没人指示。那我问你,十几日前,送密信之人突然在狱中被人暗杀,这也是你做的吗?你一个小小的小族族长,哪来的这么大的本事!”

    听了顾辰的话后,项羽冷笑两声,不急不慢地说:

    “哈哈,顾族长莫急,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的美姬我是不会要的。更何况今天是我请诸位,哪有让客人自备舞乐的道理。”

    随后,他假意嗔怪下人:

    “看看你们干的好差使,怎么能叫诸位大人无聊枯坐呢?”

    只见项羽抬起手来“啪啪”轻拍两下手掌,随后大声说道:“来人,奏乐,起舞!”

    随着项羽一声令下,只见十几名身材健硕的武士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持着利刃,整齐地列队进入。

    一时间,钟鼓之乐大起,武士们随着乐曲之声,一面舞剑,一面高声唱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原来这就是项隆在垓下之战时,根据《楚辞·国殇》中的诗句而谱写的军歌。这一次,项隆变换了曲调,使得歌声中少了一些当日垓下之战时的凄凉萧瑟之声,却多了几分高亢雄壮之意。

    再配合战鼓、长号、编钟等乐器的演奏,更是铮铮有金石之音。几个族长听得耳边嗡嗡作响,感觉这歌声好像要将房顶的屋瓦都掀翻了。

    更令族长们心惊肉跳的是,武士们起舞时动作极大,有好几次他们手中的刀剑仿佛就要刺到族长们身上。

    陆风眼睁睁地看着那闪着寒光的剑尖又一次划过自己面前,额角不由流下冷汗。可他此时毫无办法,只好默默咽了一口唾沫,如坐针毡地继续观看。

    好不容易等到歌舞结束,看着武士们有序地退出厅外,五位族长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待到乐声渐渐平息,只听项羽款款而言:

    “前两次我请诸位前来会宴,诸位不是生病就是忙碌,总是没空,说明还是缘分未到啊。今日各位族长倒是来得齐整,好不容易嘛,看来是我们缘分已到。”

    说着,项羽命人上酒,然后自己满上一杯,起身敬众人:

    “有诸位在,是我项羽的福分,来,我敬诸位一杯!”

    众人如何听不出项羽话中的语带双关之意,都面露尴尬之色。又见项羽亲自敬酒,忙站起身来,口中连道“不敢不敢”,也满满饮了一大觥。

    项羽看到各族族长心怀鬼胎的样子,不由得心中暗笑,一转头对身边的项隆说:

    “本王今日还要处理军务、政务,所以不便多饮,项隆,你替孤多劝诸位族长几杯。”

    项隆拱手领命,从座位上站起来,单手提着一整坛酒走到大厅中间,笑着说:

    “诸位世伯请了,这宴席之上饭菜倒是其次,但怎能没有好酒?来来来,我敬诸位世伯,还望各位能给我项隆三分薄面,莫要逃酒。”

    说着,项隆走向离自己最近的虞恒身边,给他和自己都满满倒上了一大觥,一伸手说道:“虞世伯,请!”随后“咕咚咕咚”两口,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虞恒见项隆干了,不敢推辞,也扬起头一口喝尽杯中之酒。这酒刚入唇齿上有三分香醇之感,待到咽下去,却从喉咙中泛起一阵辛辣苦涩之意。虞恒喝不惯这烈酒,直呛得连连咳嗽几声,脸上瞬间泛起红色。

    项隆见到后一笑,也不说话,就来到第二桌陆风面前,照葫芦画瓢继续劝酒。

    就这样,项隆轮桌依次劝酒,一圈下来别人喝一觥他喝五觥。可因为年少力壮,再加上天生的好酒量,这一轮轮喝下来,项隆并没喝醉,却把几位族长喝得七荤八素,一个个玉山倾颓的样子。

    虞恒心中暗想:好哇,这项羽父子甚至都不愿意上几盘饭菜装点门面,只这般一股脑地劝酒,看来是有心把我们灌醉。不行,我要想个办法,绝对不能再喝了。

    就在虞恒绞尽脑汁想拒绝理由的时候,突然冯宽从门外走进,附在项隆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只见正在开怀畅饮的项隆瞬间变了脸色,狞笑着说:

    “好啊,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把他抓到了!这还用说什么,把他给我带上来!”

    看到众人都用疑惑的眼光望向自己,项隆放下酒觥缓缓解释:

    “前几日,父王命我在吴中城外捉拿了一名和刘邦书信往来的秘使,从他身上,我们不仅搜集到了有人和刘邦勾结的书信,还发现了陆家的家徽。”

    说到这项隆用余光扫了陆风一眼,又接着说:“所以近日来我一直在试图找出与刘邦勾结的幕后真凶,想不到这么凑巧,就在今日,真凶终于抓捕归案了。”

    话音刚落,只见两名士兵压着一人进入大殿。此人正是当日和陆家族长陆风商量好,要当替罪羊的陆家分支小族长陆康。

    只见他此刻身上满是尘土,半旧的锦袍也在扭打中被撕破,脸上一副惶恐之色,双腿战栗着跪在大厅中央。

    “陆康,”项隆瞥了陆风一眼,格格笑道:“你好大的胆子!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你就敢与刘邦私通款曲。我谅你一个小小的分支族长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说吧,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你,或者是谁替你撑腰了?说出来,我可以饶你不死。”

    这陆康早就与陆风商量好了要当这个替罪羊,只有这样陆风才肯救他的族人。

    想到这,陆康抬头偷偷看了在一旁端坐的陆风一眼,说道:

    “大王饶命,世子饶命,是小人糊涂,见大王和世子在垓下吃了败仗,以为江东即将易主,所以才做出通敌的蠢事,并没有什么人指示小人,望大王明察。”

    项隆心知他言不由衷,可无奈并没有什么关键性的证据,只得又问:

    “好啊,你说自己没人指示。那我问你,十几日前,送密信之人突然在狱中被人暗杀,这也是你做的吗?你一个小小的小族族长,哪来的这么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