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42章 初至九江
    九江城外的黄土驿道上,一队人马正马不停蹄地赶着路,马蹄下尘土飞扬,远远看去仿佛一条土黄色的长龙。

    项隆抬头,墨色的楚国大旗在他头顶翻飞,在疾风的吹拂下舒展着。

    远方苍白的天空下,九江城一动不动的矗立在那里,好似沉默地等待贵客的到来。

    这一行人身不解甲,已经整整行进了十日之久,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远处依稀可见的九江城。

    “殿下,看来今日我们就能到达九江城了。”冯宽从项隆身后赶上,语气中略带些兴奋之意。

    “一连赶了这么多天路,将士们都累坏了,今天总算能好好歇歇。”

    “是啊,我们马不停蹄赶往九江,就是怕路上出现什么差池,如今顺利抵达,我也算长舒一口气。”项隆回复道。

    等到一行人来到九江城下,却不想被守门的士兵拦住,只见一名身穿偏将服色的人对他们高喊:

    “来者何人?还不放下兵刃,速速下马,不要再向前了,不然我们可要不客气啦!”

    项隆骑在马背上,看到城门前持戈的武士结成战斗阵型严阵以待,城楼上几十道寒光闪闪的箭矢也一动不动地对准自己。

    他并不惊慌,只是哈哈一笑,举起手中象征使节的旌节,又指了指身后的“楚”字大旗,对那名偏将高喊:

    “我乃楚国使臣,奉楚王之命特来拜会淮南王,共商国是,前日已有文书通报,尔等不得阻拦!”

    守城将领想起几日前确有王命,说是近日会有楚国使者前来,让他不必阻拦。

    于是那名偏将挥手收队,放项隆等人入城。

    项隆将一行人安置在国使驿站,见天色尚早,于是对冯宽和王诚说:

    “今日觐见英布是没有指望了,但现在天色还早,我不愿在客栈中闷着,不如我们一起去城中逛逛,一面领略一下这九江城的风光,一面也可打听一下英布的虚实。”

    王诚对项隆的提议无可无不可,冯宽却是个一刻也闲不下来的人,一听项隆的提议,连忙赞同:

    “殿下说的是,这国使驿站虽然建得豪华高大,但到处都是英布的耳目,呆在这儿让人心烦,就算殿下不说,我也早就想出去看看了。”

    于是三人联袂走出客栈,其时已是傍晚时分,九江城街道两旁灯火初照,忙碌一天的人们尚未完全回到家中,街道之上人群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正当三人不紧不慢地在街边散步,却听街道另一头传来响亮的喊镖声:

    “亮镖威——合吾——合合吾啊——亮镖威——合吾——合合吾啊——”

    伴随着喊声愈来愈近,项隆看到十几名镖师和趟子手押运着两辆马车,渐渐由远及近走来。

    道路两旁的百姓们似乎很怕镖局之人,一听到喊镖声,就忙不迭地让开道路,退至两旁。

    一名卖水果的小贩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自己的摊子,一个不小心,一筐水灵灵的鸭梨被掀翻到路上,他也来不及去捡,而是像躲避瘟神一样匆匆离开。

    项隆定睛一看,只见马车上红白色的镖旗迎风而展,上面写着四个烫金大字——怀威镖局。

    项隆心中觉得好笑,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碰上熟人。

    但他并不想与怀威镖局的人牵扯上什么关系,正要转身避开,却不想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怀威镖局总镖头宋毅已经认出他来,远远喊道:

    “喂,前面那位可是楚隆楚兄弟,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怀威镖局总镖头宋毅,我们在吴中城外田家客栈见过的!”

    项隆见宋毅已经认出自己来,再躲有失礼数,只得面带微笑敷衍道:

    “哦,原来是宋镖头,实在是久违了。”

    眨眼间,宋毅一行人已经来到项隆面前。宋毅一偏身跳下马来,大笑着寒暄:

    “哈哈,没想到还真是楚隆、楚雄二位兄弟,想不到今日我们还能再次见面,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啊!”

    宋毅又指了指项隆和冯宽身后带着铁面具一言不发的王诚,问道:

    “这位兄弟造型颇为奇特,之前也不曾见过,敢问尊姓大名?”

    王诚并没有理会宋毅的问话,倒是项隆抢先一步回答说:

    “哦,这位是在下的一位朋友,为人沉默寡言,惜字如金,宋镖头莫要见怪。”

    宋毅满不在乎地哈哈一笑:“这有什么打紧,宋某这些年走南闯北,也见过不少奇人异事,不爱说话而已,算不上什么的。”

    随后,宋毅话锋一转,又问道:

    “不知楚兄弟此来九江是为何事?莫不成你在这九江城中也有亲戚,还是来投亲的?”

    项隆见宋毅有意无意地盘问自己,并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可一时间又找不到一个好的理由,只好打个哈哈:

    “宋大哥说笑了,我哪里有这么许多亲戚可投?我们不过是在吴中呆腻了,前来九江观览一二,并没有什么其他事情。”

    宋毅却话中有话,笑着说:“如今天下大乱,兵戈未平,楚兄弟倒有心情游山玩水,当真是好兴致!既如此,楚兄弟不妨来我镖局坐坐,一方面可以向楚兄弟切磋切磋武艺,另一方面出门在外也好有个照应。”

    项隆好似浑然不知宋毅话中的讥讽之意,只是淡淡一笑:

    “宋镖头客气了,我兄弟三人都是山村野夫、闲云野鹤,平时散漫惯了,喜欢独来独往。

    再说宋镖头身份贵重,事务繁忙,我们前去恐多有不便,还是不打扰了。”

    就在项隆和宋毅两人寒暄时,镖局众人中闪出一名妙龄少女,相貌倒是明艳动人,神情中却给人一种难以亲近之感。她胯下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一身红衣明艳如火,但表情却寒若冰霜,与一身衣装形成鲜明对比。只见她有些不耐烦地对宋毅说:

    “宋叔,只顾说话,也不怕误了时辰。这批货十分重要,今天必须送到,我们还是快些动身吧。”

    九江城外的黄土驿道上,一队人马正马不停蹄地赶着路,马蹄下尘土飞扬,远远看去仿佛一条土黄色的长龙。

    项隆抬头,墨色的楚国大旗在他头顶翻飞,在疾风的吹拂下舒展着。

    远方苍白的天空下,九江城一动不动的矗立在那里,好似沉默地等待贵客的到来。

    这一行人身不解甲,已经整整行进了十日之久,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远处依稀可见的九江城。

    “殿下,看来今日我们就能到达九江城了。”冯宽从项隆身后赶上,语气中略带些兴奋之意。

    “一连赶了这么多天路,将士们都累坏了,今天总算能好好歇歇。”

    “是啊,我们马不停蹄赶往九江,就是怕路上出现什么差池,如今顺利抵达,我也算长舒一口气。”项隆回复道。

    等到一行人来到九江城下,却不想被守门的士兵拦住,只见一名身穿偏将服色的人对他们高喊:

    “来者何人?还不放下兵刃,速速下马,不要再向前了,不然我们可要不客气啦!”

    项隆骑在马背上,看到城门前持戈的武士结成战斗阵型严阵以待,城楼上几十道寒光闪闪的箭矢也一动不动地对准自己。

    他并不惊慌,只是哈哈一笑,举起手中象征使节的旌节,又指了指身后的“楚”字大旗,对那名偏将高喊:

    “我乃楚国使臣,奉楚王之命特来拜会淮南王,共商国是,前日已有文书通报,尔等不得阻拦!”

    守城将领想起几日前确有王命,说是近日会有楚国使者前来,让他不必阻拦。

    于是那名偏将挥手收队,放项隆等人入城。

    项隆将一行人安置在国使驿站,见天色尚早,于是对冯宽和王诚说:

    “今日觐见英布是没有指望了,但现在天色还早,我不愿在客栈中闷着,不如我们一起去城中逛逛,一面领略一下这九江城的风光,一面也可打听一下英布的虚实。”

    王诚对项隆的提议无可无不可,冯宽却是个一刻也闲不下来的人,一听项隆的提议,连忙赞同:

    “殿下说的是,这国使驿站虽然建得豪华高大,但到处都是英布的耳目,呆在这儿让人心烦,就算殿下不说,我也早就想出去看看了。”

    于是三人联袂走出客栈,其时已是傍晚时分,九江城街道两旁灯火初照,忙碌一天的人们尚未完全回到家中,街道之上人群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正当三人不紧不慢地在街边散步,却听街道另一头传来响亮的喊镖声:

    “亮镖威——合吾——合合吾啊——亮镖威——合吾——合合吾啊——”

    伴随着喊声愈来愈近,项隆看到十几名镖师和趟子手押运着两辆马车,渐渐由远及近走来。

    道路两旁的百姓们似乎很怕镖局之人,一听到喊镖声,就忙不迭地让开道路,退至两旁。

    一名卖水果的小贩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自己的摊子,一个不小心,一筐水灵灵的鸭梨被掀翻到路上,他也来不及去捡,而是像躲避瘟神一样匆匆离开。

    项隆定睛一看,只见马车上红白色的镖旗迎风而展,上面写着四个烫金大字——怀威镖局。

    项隆心中觉得好笑,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碰上熟人。

    但他并不想与怀威镖局的人牵扯上什么关系,正要转身避开,却不想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怀威镖局总镖头宋毅已经认出他来,远远喊道:

    “喂,前面那位可是楚隆楚兄弟,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怀威镖局总镖头宋毅,我们在吴中城外田家客栈见过的!”

    项隆见宋毅已经认出自己来,再躲有失礼数,只得面带微笑敷衍道:

    “哦,原来是宋镖头,实在是久违了。”

    眨眼间,宋毅一行人已经来到项隆面前。宋毅一偏身跳下马来,大笑着寒暄:

    “哈哈,没想到还真是楚隆、楚雄二位兄弟,想不到今日我们还能再次见面,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啊!”

    宋毅又指了指项隆和冯宽身后带着铁面具一言不发的王诚,问道:

    “这位兄弟造型颇为奇特,之前也不曾见过,敢问尊姓大名?”

    王诚并没有理会宋毅的问话,倒是项隆抢先一步回答说:

    “哦,这位是在下的一位朋友,为人沉默寡言,惜字如金,宋镖头莫要见怪。”

    宋毅满不在乎地哈哈一笑:“这有什么打紧,宋某这些年走南闯北,也见过不少奇人异事,不爱说话而已,算不上什么的。”

    随后,宋毅话锋一转,又问道:

    “不知楚兄弟此来九江是为何事?莫不成你在这九江城中也有亲戚,还是来投亲的?”

    项隆见宋毅有意无意地盘问自己,并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可一时间又找不到一个好的理由,只好打个哈哈:

    “宋大哥说笑了,我哪里有这么许多亲戚可投?我们不过是在吴中呆腻了,前来九江观览一二,并没有什么其他事情。”

    宋毅却话中有话,笑着说:“如今天下大乱,兵戈未平,楚兄弟倒有心情游山玩水,当真是好兴致!既如此,楚兄弟不妨来我镖局坐坐,一方面可以向楚兄弟切磋切磋武艺,另一方面出门在外也好有个照应。”

    项隆好似浑然不知宋毅话中的讥讽之意,只是淡淡一笑:

    “宋镖头客气了,我兄弟三人都是山村野夫、闲云野鹤,平时散漫惯了,喜欢独来独往。

    再说宋镖头身份贵重,事务繁忙,我们前去恐多有不便,还是不打扰了。”

    就在项隆和宋毅两人寒暄时,镖局众人中闪出一名妙龄少女,相貌倒是明艳动人,神情中却给人一种难以亲近之感。她胯下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一身红衣明艳如火,但表情却寒若冰霜,与一身衣装形成鲜明对比。只见她有些不耐烦地对宋毅说:

    “宋叔,只顾说话,也不怕误了时辰。这批货十分重要,今天必须送到,我们还是快些动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