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54章 狭路相逢
    就在楚汉主力于长江进行决战的同时,另一场战斗也在悄然进行当中。其规模虽然不如主力决战那样盛大,但也决定着楚汉两国的盛衰兴亡。

    决战前夕,项隆曾率领手下一众文臣武将,彻夜研究汉军可能的登陆地点。众人一致认为,除了刘邦所帅主力的进攻路线之外,还有一处也必然是双方攻防的要地,这里就是牛渚矶。

    牛渚矶,即是后世所称的采石矶。此处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是北兵南进的最后天险,突破此天险,大军便过了长江,再无阻挡,所以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虽然重要,但此时楚军已经无兵可调。本来正面战场十二万对四十万,兵力就不如敌军。如果再调重兵驻守此地,那么正面战场就更显得兵力空虚。

    思来想去,项隆最终拍板,决定亲率五千玄武军扼守此地。希望以少量精锐部队拖住敌人大军前进的步伐,为主力决战争取时间。

    战略已定,项隆率军星夜赶来。登上牛渚矶,他眺望长江,只见江面洪波涌起,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金光粼粼。看到如此壮阔的景象,项隆对身边的冯宽感叹:

    “此地山川形胜,确实是兵家必争之要地。若能给我三万精兵,必叫汉军一人一马无法踏入我江东之地。”

    冯宽点头赞同,随后又安慰项隆道:

    “是啊,此地确实险要。不过即便没有三万精兵,凭殿下之能,靠我五千玄武军也定能阻挡敌军。”

    “那就要看汉军统兵上将是何人了,”项隆摇摇头,眉目中显露出担心之色,“若是周勃、樊哙、夏侯婴之流我自然不惧,但若韩信亲统大军前来攻打,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冯宽皱起眉头思考片刻:“这韩信可是汉军的大将军,难道不在正面战场指挥作战,反而会亲自率军进攻我侧翼?”

    项隆沉重地点了点头:“恐怕正是如此。韩信虽为兵仙,但指挥水军并非其所长,所以即便在正面战场,也未必会起到多大效果。我若是他,必然率领一支十万人的偏师进攻这里,然后挥师北上,对秣陵形成包夹之势。到时候我军后路被抄,进退失据,而敌军则可水陆并进,我军危矣!”

    说到这里项隆停顿了一下,随后又苦笑道:“十万人,对汉军来讲只是一只偏师,但对我们而言,已经快赶上主力了。”

    项隆向来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也对手下玄武军的战斗力有信心,可他即将面对的人是韩信,这让他不得不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项隆此时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见他定了定神,很快做出部署:

    “王诚何在?”

    “末将在!”

    “命你率两千人驻守山上,用神机弩扼守江岸,如果敌军渡江,只管射之。”

    “末将领命!”王诚干脆答道。

    “冯宽,你和剩下的三千人随我驻扎在山下,随时对登岸的敌军进行冲击。”项隆又回头对冯宽说。

    “那江面之上殿下不打算派兵防守了吗?”冯宽疑惑地问道。

    “我们已经没有多余兵力进行江防了,只好把大门打开,把敌人引进门后再做反击。”项隆苦笑摇头。

    ……

    第二日拂晓,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整片天空被映照成粉红色。看着如此美丽的朝霞,如果不是即将到来的大战,想必今天会是一个平静而美好的日子。

    不过来不及感叹风景的秀美,此刻,韩信的十万水陆大军已经云集江北,随时准备渡江发动攻势。

    韩信披甲持剑,站在高高的楼船上,向南岸望去,只见对面的牛渚港一片平静,长江江面上也看不到任何楚国守卫部队。

    韩信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当中。韩信明白,以楚国现在的兵力,绝无可能守住如此漫长的长江防线。因此,他在侧翼的攻势必然不会受到强烈的抵抗,最多只是一些小股部队而已,他相信自己可以将其迅速清扫。

    于是韩信自信满满地发布命令:

    “夏侯婴将军!”

    “末将在!”

    “我命你率两万部队为前军,先行在牛渚港登岸,抢占牛渚矶制高点。登岸后务必迅速展开,加强纵深,为后续大军登陆提供保障。”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夏侯婴显得自信满满,他表面恭敬,但心中却对韩信的话不以为然。

    他觉得汉军兵力数倍于楚军,楚军必然无力在这个方向部署军队。眼见对岸静悄悄的毫无人声,根本就是一座空港,何须如此小心翼翼?直接冲过去便是了。

    因此,他让自己的侄子夏侯陵为先锋,率领大军进攻。夏侯陵带人攻入牛渚港,发现这里果然连一个楚军人影都见不到。

    然而夏侯陵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觉得有些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江东之战必定是楚汉之间最后一场战争。现在汉军独占天时、地利、人和,无论项羽再怎么挣扎,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他希望能在这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中建功立业,可现在连个楚军人影都见不到,怎么和别人抢功劳?到时候论功行赏,他可不想屈居末位。

    因此,急于求成的他忘记了韩信的命令,并没有组织防御阵型,反而把手下士兵四散分开。汉军乱哄哄地三五成群,仿佛来这里度假游玩一般。

    而夏侯陵不知道的是,他现在的一举一动,全部都落入到项隆眼中。

    冯宽见项隆目不转睛地望着牛渚港汉军的动向,略有些焦急地说:

    “殿下,敌人先头部队已经登岸,我们还不出击吗?”

    项隆此刻心中波澜不惊,十分沉稳:

    “不急。看样子敌人只有两三千人的先头部队,若现在出击,即便胜了战果也不大。等到敌人登陆一万人的时候,我们再击其半渡,消灭敌人先锋以挫其锐气。”

    就在楚汉主力于长江进行决战的同时,另一场战斗也在悄然进行当中。其规模虽然不如主力决战那样盛大,但也决定着楚汉两国的盛衰兴亡。

    决战前夕,项隆曾率领手下一众文臣武将,彻夜研究汉军可能的登陆地点。众人一致认为,除了刘邦所帅主力的进攻路线之外,还有一处也必然是双方攻防的要地,这里就是牛渚矶。

    牛渚矶,即是后世所称的采石矶。此处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是北兵南进的最后天险,突破此天险,大军便过了长江,再无阻挡,所以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虽然重要,但此时楚军已经无兵可调。本来正面战场十二万对四十万,兵力就不如敌军。如果再调重兵驻守此地,那么正面战场就更显得兵力空虚。

    思来想去,项隆最终拍板,决定亲率五千玄武军扼守此地。希望以少量精锐部队拖住敌人大军前进的步伐,为主力决战争取时间。

    战略已定,项隆率军星夜赶来。登上牛渚矶,他眺望长江,只见江面洪波涌起,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金光粼粼。看到如此壮阔的景象,项隆对身边的冯宽感叹:

    “此地山川形胜,确实是兵家必争之要地。若能给我三万精兵,必叫汉军一人一马无法踏入我江东之地。”

    冯宽点头赞同,随后又安慰项隆道:

    “是啊,此地确实险要。不过即便没有三万精兵,凭殿下之能,靠我五千玄武军也定能阻挡敌军。”

    “那就要看汉军统兵上将是何人了,”项隆摇摇头,眉目中显露出担心之色,“若是周勃、樊哙、夏侯婴之流我自然不惧,但若韩信亲统大军前来攻打,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冯宽皱起眉头思考片刻:“这韩信可是汉军的大将军,难道不在正面战场指挥作战,反而会亲自率军进攻我侧翼?”

    项隆沉重地点了点头:“恐怕正是如此。韩信虽为兵仙,但指挥水军并非其所长,所以即便在正面战场,也未必会起到多大效果。我若是他,必然率领一支十万人的偏师进攻这里,然后挥师北上,对秣陵形成包夹之势。到时候我军后路被抄,进退失据,而敌军则可水陆并进,我军危矣!”

    说到这里项隆停顿了一下,随后又苦笑道:“十万人,对汉军来讲只是一只偏师,但对我们而言,已经快赶上主力了。”

    项隆向来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也对手下玄武军的战斗力有信心,可他即将面对的人是韩信,这让他不得不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项隆此时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见他定了定神,很快做出部署:

    “王诚何在?”

    “末将在!”

    “命你率两千人驻守山上,用神机弩扼守江岸,如果敌军渡江,只管射之。”

    “末将领命!”王诚干脆答道。

    “冯宽,你和剩下的三千人随我驻扎在山下,随时对登岸的敌军进行冲击。”项隆又回头对冯宽说。

    “那江面之上殿下不打算派兵防守了吗?”冯宽疑惑地问道。

    “我们已经没有多余兵力进行江防了,只好把大门打开,把敌人引进门后再做反击。”项隆苦笑摇头。

    ……

    第二日拂晓,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整片天空被映照成粉红色。看着如此美丽的朝霞,如果不是即将到来的大战,想必今天会是一个平静而美好的日子。

    不过来不及感叹风景的秀美,此刻,韩信的十万水陆大军已经云集江北,随时准备渡江发动攻势。

    韩信披甲持剑,站在高高的楼船上,向南岸望去,只见对面的牛渚港一片平静,长江江面上也看不到任何楚国守卫部队。

    韩信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当中。韩信明白,以楚国现在的兵力,绝无可能守住如此漫长的长江防线。因此,他在侧翼的攻势必然不会受到强烈的抵抗,最多只是一些小股部队而已,他相信自己可以将其迅速清扫。

    于是韩信自信满满地发布命令:

    “夏侯婴将军!”

    “末将在!”

    “我命你率两万部队为前军,先行在牛渚港登岸,抢占牛渚矶制高点。登岸后务必迅速展开,加强纵深,为后续大军登陆提供保障。”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夏侯婴显得自信满满,他表面恭敬,但心中却对韩信的话不以为然。

    他觉得汉军兵力数倍于楚军,楚军必然无力在这个方向部署军队。眼见对岸静悄悄的毫无人声,根本就是一座空港,何须如此小心翼翼?直接冲过去便是了。

    因此,他让自己的侄子夏侯陵为先锋,率领大军进攻。夏侯陵带人攻入牛渚港,发现这里果然连一个楚军人影都见不到。

    然而夏侯陵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觉得有些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江东之战必定是楚汉之间最后一场战争。现在汉军独占天时、地利、人和,无论项羽再怎么挣扎,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他希望能在这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中建功立业,可现在连个楚军人影都见不到,怎么和别人抢功劳?到时候论功行赏,他可不想屈居末位。

    因此,急于求成的他忘记了韩信的命令,并没有组织防御阵型,反而把手下士兵四散分开。汉军乱哄哄地三五成群,仿佛来这里度假游玩一般。

    而夏侯陵不知道的是,他现在的一举一动,全部都落入到项隆眼中。

    冯宽见项隆目不转睛地望着牛渚港汉军的动向,略有些焦急地说:

    “殿下,敌人先头部队已经登岸,我们还不出击吗?”

    项隆此刻心中波澜不惊,十分沉稳:

    “不急。看样子敌人只有两三千人的先头部队,若现在出击,即便胜了战果也不大。等到敌人登陆一万人的时候,我们再击其半渡,消灭敌人先锋以挫其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