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69章 邯郸之战
    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行军,项隆率领两万玄武军骑兵终于从函谷关抵达邯郸城下。

    项隆抬头遥望远处的邯郸,只见城墙高耸,城池坚固,十分雄伟壮观。

    在项隆观察邯郸城的同时,守城的士兵也发现了楚军,于是立马报知彭旭。

    彭旭得知楚军前来进攻,显得并不十分惊慌,因为这一切原本就在彭越的设想当中。

    他一面派人骑快马飞报彭越请求支援,另一方面命令守城军士加强戒备,准备抵御楚军进攻。

    项隆见到邯郸城中严密的防守,不由长叹一声。因为他原本计划是对邯郸进行偷袭,趁彭越不备,一举占领他的大本营,切断其后路。

    但如今彭越早有防备,战役的突然性就消失了大半。如果自己在邯郸城外久攻不下,等到彭越大军调转头来,那么危险的可就是自己了。

    田甲明显也看出了这层利害关系,只见他皱起眉头问项隆:

    “殿下,现在这种情况,偷袭已经无望,我们还要攻城吗?还是说……干脆我们原路撤回。”

    “既来之,则安之,邯郸已经近在眼前,我们若不打一下就直接退走,恐怕于军心不利。”项隆思索片刻,很快得出了答案,“再说我们为了行军迅速,轻装简从,每人只带了二十天粮草。就算现在想撤,只怕粮草也接济不上了,只能硬着头皮先把邯郸打下来。”

    事已至此,项隆也只好下令攻城。其实用骑兵来攻城,当然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在这个年头,每一个骑兵可以说都是一块宝贝,是军队的重要战力。

    用骑兵攻城,就如同用金砖拍人,简直是浪费!但现在项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无奈一试了。

    号令一下,玄武军将士们呐喊着冲锋向前,争先恐后向城门杀去。

    虽然玄武军悍不畏死,但无奈汉军实在是准备充分。楚军一冲到城墙下,城上立刻箭如雨发,什么檑木、滚石之类的更是纷纷往楚军头上砸去。

    楚军只有临时建造的木梯,没有云梯、攻城锥等攻城利器,根本没办法突破汉军防御。一番激战下来,连城头都没摸到,楚军已经损失了上千人。

    项隆眼见攻击受阻,知道不能硬拼,只好鸣金收兵。

    第二日,不甘心的项隆再次下令进攻,但结果一如既往。楚军伤亡数千人,而邯郸城依然稳如泰山。

    当天夜里,项隆与田甲、王诚一同商议对策,三人大眼瞪小眼冥思苦想了几个时辰,也没想出解决办法。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项隆,此刻也沉默无语。

    就在三人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有士兵来报,说有一人自称卢绾,前来拜见世子殿下。

    项隆一听就来了兴头,卢绾?此时此地这种情况下,这老贼前来所为何事?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田甲开口问道:

    “殿下,此人前来可真是奇怪,不知道想搞些什么名堂?您见是不见?”

    项隆缓缓回答:“是非之时,是非之地,所来的必是是非之人,焉有不见之理?来人呐,快把卢绾请进来!”

    士兵正要去请卢绾,项隆却把他叫住:“等等!还是由我亲自迎接吧!”

    说完,项隆就脱下自己的鞋袜。田甲疑惑不解:

    “殿下,您见卢绾就见卢绾,干嘛脱鞋呀?”

    项隆呵呵笑道:“光脚见客,以示尊敬。这卢绾说不定就是我们攻下邯郸的关键,必须让他看到我的诚意。”

    项隆一直迎出辕门外,一见到卢绾,向前紧走几步,热情地拉住他的双手嘘寒问暖。

    卢绾见项隆如此热情,又如此重视自己,竟然光脚前来迎接,心中十分熨帖。

    二人携手走入中军帐内,刚一落座,卢绾就故作高深地卖弄起来:

    “殿下为破邯郸而来,可现下邯郸城中兵马齐整、准备充足,您可有破城之策?”

    项隆看到卢绾如此开门见山,也不隐瞒,只谦虚地一拱手:

    “小子却无良策,还请先生教我!”

    卢绾见项隆如此谦恭,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殿下不必多礼!我此来,就是要为殿下献上破城之策。”

    项隆连忙问:“有何良策?”

    “如今邯郸城内有三万人马,皆归彭旭指挥。彭旭此人,沉稳有余,应变不足,所以只需略施小计就可将其骗过。”卢绾摇头晃脑的说,“明晚子时,请殿下命人在西门南门佯攻,您可亲率主力到北门外设伏,到时候举火为号,我的人会打开北门,放殿下入城。”

    项隆听后大喜过望,忙站起身来,一把拉住卢绾的双手:

    “先生此计甚妙,若我能攻破邯郸,必定亲自上书父王,封先生为万户侯,赏千金,子孙后代,永享富贵!”

    卢绾得意大笑:“哈哈好,全凭殿下美言了!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这彭旭小贼殊为可恨,一直与我不合,若殿下能将其捉住,还望交由我来处理。”

    项隆不在乎地一摆手:“好说好说,别说一个小小的彭旭,到时候整个邯郸,都是先生的封地!”

    卢绾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不瞒殿下说,我今晚是偷偷溜出城的,只怕不能久留,就先回去了。明晚子时,我等殿下的好消息!”

    项隆又把卢绾送出营外,等到他回来后,王诚不无担心地问:

    “殿下,这卢绾素来狡诈,当日在九江,就是他引诱猛虎伤人。这样的人,他的话可信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项隆沉吟道,“而且我观其神色,似乎不像骗人。再说了,我们现在粮草短缺,又没有攻城武器,如果不信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

    第二天夜里子时,项隆依计在邯郸城西、城南发起佯攻,彭旭果然上当,调集主力部队进行防守。

    而此时安静的邯郸北门外,项隆、田甲等一万玄武军,已经在黑暗中等待多时,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准备随时咬断猎物的脖子。

    可子时已过,北门却毫无动静。田甲有些沉不住气,问项隆:“殿下,我们不会被卢绾这小子骗了吧?”

    项隆却摇摇头,声音沉稳地说:

    “不要急,我们再等一时,是真是假,自见分晓。”

    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行军,项隆率领两万玄武军骑兵终于从函谷关抵达邯郸城下。

    项隆抬头遥望远处的邯郸,只见城墙高耸,城池坚固,十分雄伟壮观。

    在项隆观察邯郸城的同时,守城的士兵也发现了楚军,于是立马报知彭旭。

    彭旭得知楚军前来进攻,显得并不十分惊慌,因为这一切原本就在彭越的设想当中。

    他一面派人骑快马飞报彭越请求支援,另一方面命令守城军士加强戒备,准备抵御楚军进攻。

    项隆见到邯郸城中严密的防守,不由长叹一声。因为他原本计划是对邯郸进行偷袭,趁彭越不备,一举占领他的大本营,切断其后路。

    但如今彭越早有防备,战役的突然性就消失了大半。如果自己在邯郸城外久攻不下,等到彭越大军调转头来,那么危险的可就是自己了。

    田甲明显也看出了这层利害关系,只见他皱起眉头问项隆:

    “殿下,现在这种情况,偷袭已经无望,我们还要攻城吗?还是说……干脆我们原路撤回。”

    “既来之,则安之,邯郸已经近在眼前,我们若不打一下就直接退走,恐怕于军心不利。”项隆思索片刻,很快得出了答案,“再说我们为了行军迅速,轻装简从,每人只带了二十天粮草。就算现在想撤,只怕粮草也接济不上了,只能硬着头皮先把邯郸打下来。”

    事已至此,项隆也只好下令攻城。其实用骑兵来攻城,当然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在这个年头,每一个骑兵可以说都是一块宝贝,是军队的重要战力。

    用骑兵攻城,就如同用金砖拍人,简直是浪费!但现在项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无奈一试了。

    号令一下,玄武军将士们呐喊着冲锋向前,争先恐后向城门杀去。

    虽然玄武军悍不畏死,但无奈汉军实在是准备充分。楚军一冲到城墙下,城上立刻箭如雨发,什么檑木、滚石之类的更是纷纷往楚军头上砸去。

    楚军只有临时建造的木梯,没有云梯、攻城锥等攻城利器,根本没办法突破汉军防御。一番激战下来,连城头都没摸到,楚军已经损失了上千人。

    项隆眼见攻击受阻,知道不能硬拼,只好鸣金收兵。

    第二日,不甘心的项隆再次下令进攻,但结果一如既往。楚军伤亡数千人,而邯郸城依然稳如泰山。

    当天夜里,项隆与田甲、王诚一同商议对策,三人大眼瞪小眼冥思苦想了几个时辰,也没想出解决办法。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项隆,此刻也沉默无语。

    就在三人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有士兵来报,说有一人自称卢绾,前来拜见世子殿下。

    项隆一听就来了兴头,卢绾?此时此地这种情况下,这老贼前来所为何事?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田甲开口问道:

    “殿下,此人前来可真是奇怪,不知道想搞些什么名堂?您见是不见?”

    项隆缓缓回答:“是非之时,是非之地,所来的必是是非之人,焉有不见之理?来人呐,快把卢绾请进来!”

    士兵正要去请卢绾,项隆却把他叫住:“等等!还是由我亲自迎接吧!”

    说完,项隆就脱下自己的鞋袜。田甲疑惑不解:

    “殿下,您见卢绾就见卢绾,干嘛脱鞋呀?”

    项隆呵呵笑道:“光脚见客,以示尊敬。这卢绾说不定就是我们攻下邯郸的关键,必须让他看到我的诚意。”

    项隆一直迎出辕门外,一见到卢绾,向前紧走几步,热情地拉住他的双手嘘寒问暖。

    卢绾见项隆如此热情,又如此重视自己,竟然光脚前来迎接,心中十分熨帖。

    二人携手走入中军帐内,刚一落座,卢绾就故作高深地卖弄起来:

    “殿下为破邯郸而来,可现下邯郸城中兵马齐整、准备充足,您可有破城之策?”

    项隆看到卢绾如此开门见山,也不隐瞒,只谦虚地一拱手:

    “小子却无良策,还请先生教我!”

    卢绾见项隆如此谦恭,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殿下不必多礼!我此来,就是要为殿下献上破城之策。”

    项隆连忙问:“有何良策?”

    “如今邯郸城内有三万人马,皆归彭旭指挥。彭旭此人,沉稳有余,应变不足,所以只需略施小计就可将其骗过。”卢绾摇头晃脑的说,“明晚子时,请殿下命人在西门南门佯攻,您可亲率主力到北门外设伏,到时候举火为号,我的人会打开北门,放殿下入城。”

    项隆听后大喜过望,忙站起身来,一把拉住卢绾的双手:

    “先生此计甚妙,若我能攻破邯郸,必定亲自上书父王,封先生为万户侯,赏千金,子孙后代,永享富贵!”

    卢绾得意大笑:“哈哈好,全凭殿下美言了!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这彭旭小贼殊为可恨,一直与我不合,若殿下能将其捉住,还望交由我来处理。”

    项隆不在乎地一摆手:“好说好说,别说一个小小的彭旭,到时候整个邯郸,都是先生的封地!”

    卢绾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不瞒殿下说,我今晚是偷偷溜出城的,只怕不能久留,就先回去了。明晚子时,我等殿下的好消息!”

    项隆又把卢绾送出营外,等到他回来后,王诚不无担心地问:

    “殿下,这卢绾素来狡诈,当日在九江,就是他引诱猛虎伤人。这样的人,他的话可信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项隆沉吟道,“而且我观其神色,似乎不像骗人。再说了,我们现在粮草短缺,又没有攻城武器,如果不信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

    第二天夜里子时,项隆依计在邯郸城西、城南发起佯攻,彭旭果然上当,调集主力部队进行防守。

    而此时安静的邯郸北门外,项隆、田甲等一万玄武军,已经在黑暗中等待多时,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准备随时咬断猎物的脖子。

    可子时已过,北门却毫无动静。田甲有些沉不住气,问项隆:“殿下,我们不会被卢绾这小子骗了吧?”

    项隆却摇摇头,声音沉稳地说:

    “不要急,我们再等一时,是真是假,自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