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90章 攻陷长安
    经过一夜激战,项隆攻下了函谷关,此时天色已经打了亮,士兵也十分疲惫。

    可项隆未做丝毫停留,而是立即率领三万骑兵直扑长安,防止刘邦逃脱。

    此时的刘邦刚刚从睡梦中苏醒,压根不知道函谷关已经失手的消息。这也怨不得刘邦,函谷关的丢失实在是太快了,他如何能够料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函谷关竟然能在短短一夜之内易主,又如何想到在夏侯婴的统率下,八万大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等到楚军士兵已经把长安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在用早膳的刘邦才得到函谷关陷落、长安被围的消息。

    只见刘盈匆匆忙忙跑进刘邦寝殿,连行礼也来不及,气喘吁吁向刘邦禀报:

    “父王,大事不好!儿臣刚刚接到线报,函谷关……函谷关已经于昨夜失守!”

    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圆睁双眼,把手中的肉夹馍重重摔在桌子上:

    “什么!怎么可能!函谷关地势险要、坚如磐石,又有夏侯婴率领八万大军防守,怎么会一夜之内就被攻破?你的消息准确吗?”

    这刘盈乃是刘邦和其妻吕雉的嫡长子,年方二十,生得面如冠玉,一派儒雅风度。

    可此时这位少公子也失去了往日平和从容的气度,冠也没戴,头发散乱着,一脸焦急之色对刘邦解释:

    “父王,千真万确!听说敌将项隆率领一支精兵从一条无人知道的小路突然杀入函谷关中,夏侯婴来不及反抗,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刘邦猛然抽出悬挂在架上的宝剑,恶狠狠道:

    “可恶!可恶!夏侯婴这个废物,枉费我对他的多年栽培和信任,若是韩信,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失误!”

    说到韩信,刘邦突然沉默下来,自己曾经是那样怀疑韩信,可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只有韩信才是唯一能与项羽正面交锋的人。

    可刘邦知道,就算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韩信虽然死在夏侯婴手上,但和他刘邦自然也脱不了关系。

    可刘邦身旁的刘盈却无法猜透他父亲此时心中的想法,他所担心的,是眼下的局面:

    “父王,这些事情我们以后再提,如今楚军已经把长安团团包围,城内早已乱成一锅粥,还请父王早做打算!”

    刘邦一听这话,抬起脚来就是一个飞踹:

    “混账东西!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早说?!刚才与我说了那么多废话,最重要的事情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说完,刘邦光着双脚跑出殿外,对外面乱作一团的下人高喊:

    “萧何!萧何!!陈平!陈平!!你们这群狗奴才慌什么?告诉我萧何何在?陈平何在?”

    可下人们只顾自己逃命,早已不再听从刘邦这位主公的号令,只有刘盈跟在刘邦身后跑出来,抓住刘邦的手焦急的说:

    “父王,父王!萧伯父和陈伯父都在自己府中,一时半会恐怕赶不过来。就算他们能赶来,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我们还是赶快逃命吧!”

    刘邦一把挣脱刘盈,痛苦的用双手抱住头,喃喃自语:

    “完了!全完了!现在张良、韩信、萧何、陈平都不在我身边,我该怎么办?我又怎么跑得掉?”

    刘盈扶住刘邦双肩,强行让他镇定下来:

    “父王莫慌,儿臣早有准备,儿臣已令樊哙将军找来几套寻常百姓的衣服,父王可以化装成百姓逃出城去。蓝田大营尚有儿臣的五百死士,父王可让他们护送您前往汉中,依托巴蜀之地,再同项羽周旋!”

    话音未落,只见樊哙抱着几身粗布麻衣跑到刘邦面前,不由分说就往刘邦身上套。

    刘邦此时才微微镇定下来,一面手忙脚乱地换衣服,一面对刘盈说:

    “有理有理,我儿这些年真是长进了,为父方才差点慌了神。”

    可刘邦却见刘盈并不换衣服,于是好奇地问:“我儿还愣着干嘛,快快换衣服啊!”

    刘盈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正了正袍袖,对刘邦坚定地说:

    “父王,就由樊哙将军护送您出城,儿臣会留在这吸引楚军视线,确保父王您可以安全离开!”

    刘邦有些惊讶地盯着自己这个向来柔弱的儿子,随后叹了一口气:

    “唉,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父王我就不再说什么了。我儿放心,如果为父能逃过此劫,必定救你出去!”

    刘盈知道刘邦所说是一句毫无依凭的空话,可他还是握紧了刘邦的双手,点头说道:

    “父王的生养之恩,儿臣无以为报,只能尽可能拖住敌人,为父王求得一线生机。只要父王您多保重,儿臣便死而无憾了!”

    随后刘盈又对樊哙嘱咐道:“樊将军,父王的安危就交给您了,希望你们一切平安。”

    刘邦在樊哙的搀扶下走出宫门,骑马向城南方向飞奔。他回头看了看自己儿子坚毅的身影,有些恋恋不舍地挥了挥手,随后便不再耽搁,伏在马背上一路疾驰而去。

    ……

    项隆这边把长安城包围了个严严实实,由于之前守城的兵马已经全数调往函谷关,此时的长安是一座真真正正的空城,除了城门口几名洒扫街道的老兵,楚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顺利入城。

    项隆一面让手下将领分兵把守各个城门,下严令绝不能让刘邦逃脱。项隆自己则亲率一支人马,慢慢悠悠朝王宫行进。

    就这样,项隆一路上没遇到任何抵抗,轻轻松松来到王宫。却看到巍峨宫殿的台阶上,站着一位身形瘦弱的年轻人,手中紧握一支长弓,对项隆等人大喊:

    “楚贼!尔等何敢来此地受死?我乃大汉世子刘盈是也,只要有我在,绝对不叫你们踏入王宫一步!”

    说罢,刘盈举起手中的弓箭,朝项隆射来。

    可刘盈并非武将出身,再加上身形瘦弱,力气不大,他射出的箭还没来到项隆面前,就无力地掉在了地上。

    项隆听到这就是历史中的汉惠帝刘盈,心中暗想:

    没想到这位世子殿下看起来儒雅柔弱,但性格却如此坚韧勇敢,明明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还能有尊严地战斗下去,光凭这份心性,就已经远超很多人了。如果不是因为身在不同阵营,我还真想与这位世子交个朋友。

    经过一夜激战,项隆攻下了函谷关,此时天色已经打了亮,士兵也十分疲惫。

    可项隆未做丝毫停留,而是立即率领三万骑兵直扑长安,防止刘邦逃脱。

    此时的刘邦刚刚从睡梦中苏醒,压根不知道函谷关已经失手的消息。这也怨不得刘邦,函谷关的丢失实在是太快了,他如何能够料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函谷关竟然能在短短一夜之内易主,又如何想到在夏侯婴的统率下,八万大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等到楚军士兵已经把长安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在用早膳的刘邦才得到函谷关陷落、长安被围的消息。

    只见刘盈匆匆忙忙跑进刘邦寝殿,连行礼也来不及,气喘吁吁向刘邦禀报:

    “父王,大事不好!儿臣刚刚接到线报,函谷关……函谷关已经于昨夜失守!”

    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圆睁双眼,把手中的肉夹馍重重摔在桌子上:

    “什么!怎么可能!函谷关地势险要、坚如磐石,又有夏侯婴率领八万大军防守,怎么会一夜之内就被攻破?你的消息准确吗?”

    这刘盈乃是刘邦和其妻吕雉的嫡长子,年方二十,生得面如冠玉,一派儒雅风度。

    可此时这位少公子也失去了往日平和从容的气度,冠也没戴,头发散乱着,一脸焦急之色对刘邦解释:

    “父王,千真万确!听说敌将项隆率领一支精兵从一条无人知道的小路突然杀入函谷关中,夏侯婴来不及反抗,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刘邦猛然抽出悬挂在架上的宝剑,恶狠狠道:

    “可恶!可恶!夏侯婴这个废物,枉费我对他的多年栽培和信任,若是韩信,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失误!”

    说到韩信,刘邦突然沉默下来,自己曾经是那样怀疑韩信,可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只有韩信才是唯一能与项羽正面交锋的人。

    可刘邦知道,就算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韩信虽然死在夏侯婴手上,但和他刘邦自然也脱不了关系。

    可刘邦身旁的刘盈却无法猜透他父亲此时心中的想法,他所担心的,是眼下的局面:

    “父王,这些事情我们以后再提,如今楚军已经把长安团团包围,城内早已乱成一锅粥,还请父王早做打算!”

    刘邦一听这话,抬起脚来就是一个飞踹:

    “混账东西!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早说?!刚才与我说了那么多废话,最重要的事情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说完,刘邦光着双脚跑出殿外,对外面乱作一团的下人高喊:

    “萧何!萧何!!陈平!陈平!!你们这群狗奴才慌什么?告诉我萧何何在?陈平何在?”

    可下人们只顾自己逃命,早已不再听从刘邦这位主公的号令,只有刘盈跟在刘邦身后跑出来,抓住刘邦的手焦急的说:

    “父王,父王!萧伯父和陈伯父都在自己府中,一时半会恐怕赶不过来。就算他们能赶来,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我们还是赶快逃命吧!”

    刘邦一把挣脱刘盈,痛苦的用双手抱住头,喃喃自语:

    “完了!全完了!现在张良、韩信、萧何、陈平都不在我身边,我该怎么办?我又怎么跑得掉?”

    刘盈扶住刘邦双肩,强行让他镇定下来:

    “父王莫慌,儿臣早有准备,儿臣已令樊哙将军找来几套寻常百姓的衣服,父王可以化装成百姓逃出城去。蓝田大营尚有儿臣的五百死士,父王可让他们护送您前往汉中,依托巴蜀之地,再同项羽周旋!”

    话音未落,只见樊哙抱着几身粗布麻衣跑到刘邦面前,不由分说就往刘邦身上套。

    刘邦此时才微微镇定下来,一面手忙脚乱地换衣服,一面对刘盈说:

    “有理有理,我儿这些年真是长进了,为父方才差点慌了神。”

    可刘邦却见刘盈并不换衣服,于是好奇地问:“我儿还愣着干嘛,快快换衣服啊!”

    刘盈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正了正袍袖,对刘邦坚定地说:

    “父王,就由樊哙将军护送您出城,儿臣会留在这吸引楚军视线,确保父王您可以安全离开!”

    刘邦有些惊讶地盯着自己这个向来柔弱的儿子,随后叹了一口气:

    “唉,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父王我就不再说什么了。我儿放心,如果为父能逃过此劫,必定救你出去!”

    刘盈知道刘邦所说是一句毫无依凭的空话,可他还是握紧了刘邦的双手,点头说道:

    “父王的生养之恩,儿臣无以为报,只能尽可能拖住敌人,为父王求得一线生机。只要父王您多保重,儿臣便死而无憾了!”

    随后刘盈又对樊哙嘱咐道:“樊将军,父王的安危就交给您了,希望你们一切平安。”

    刘邦在樊哙的搀扶下走出宫门,骑马向城南方向飞奔。他回头看了看自己儿子坚毅的身影,有些恋恋不舍地挥了挥手,随后便不再耽搁,伏在马背上一路疾驰而去。

    ……

    项隆这边把长安城包围了个严严实实,由于之前守城的兵马已经全数调往函谷关,此时的长安是一座真真正正的空城,除了城门口几名洒扫街道的老兵,楚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顺利入城。

    项隆一面让手下将领分兵把守各个城门,下严令绝不能让刘邦逃脱。项隆自己则亲率一支人马,慢慢悠悠朝王宫行进。

    就这样,项隆一路上没遇到任何抵抗,轻轻松松来到王宫。却看到巍峨宫殿的台阶上,站着一位身形瘦弱的年轻人,手中紧握一支长弓,对项隆等人大喊:

    “楚贼!尔等何敢来此地受死?我乃大汉世子刘盈是也,只要有我在,绝对不叫你们踏入王宫一步!”

    说罢,刘盈举起手中的弓箭,朝项隆射来。

    可刘盈并非武将出身,再加上身形瘦弱,力气不大,他射出的箭还没来到项隆面前,就无力地掉在了地上。

    项隆听到这就是历史中的汉惠帝刘盈,心中暗想:

    没想到这位世子殿下看起来儒雅柔弱,但性格却如此坚韧勇敢,明明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还能有尊严地战斗下去,光凭这份心性,就已经远超很多人了。如果不是因为身在不同阵营,我还真想与这位世子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