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93章 天下一统
    走出地牢,项隆重新看见明媚的阳光,方才种种仿佛已经恍若隔世。

    张良立在项隆身后,问他:“世子殿下,难道就不好奇刚才刘邦与我说了些什么吗?”

    项隆回头微微笑道:

    “我曾与先生说过,我不以君臣之礼待您,而以朋友之礼待您。友朋之道,归之以义。您若愿说,我不问您也会告诉我,而您若不愿说,我自然也不会强求。”

    “世子殿下待人如光风霁月,如此心胸气度,实在令在下拜服。”张良有些感叹的说,“其实刘邦方才对我说,他在汉中还留有一个小儿子,希望我能够把他救下来,做他的老师,保护他长大成人。”

    “子房先生可答应了?”项隆问。

    “当然没有,我说会将此事禀告殿下,一切都由殿下定夺。”张良回答。

    “原来刚才刘邦最后几句话不仅仅是对我的诅咒,也可能是激将法,想要让我做件善事?”项隆想着,随后笑着摇了摇头,“刘邦这人,真是自作聪明,就算他实话实说,我项隆又岂是赶尽杀绝之人?”

    张良见项隆一直不说话,以为他不同意,于是试探着说:

    “殿下,这小孩子虽然是刘邦之子,但手中无兵无权,断然不会祸乱天下。再说有我悉心教导,不会让他出什么乱子的。”

    项隆回过神来,看张良一本正经劝自己,不由笑出声来:“子房先生误会我了,我并非暴虐之人,又怎会对一个小孩子痛下杀手?这件事情,我答应了。”

    张良却感到有些意外,连忙低头拱手行礼:“殿下宅心仁厚、大慈大悲,我替刘邦拜谢殿下了!”

    项隆赶忙扶起张良,对他说:“既如此,我这就派快马到汉中接来刘邦之子,让他与先生一见。”

    张良却连连摇头:“殿下恩德在下心领了,不过如今天下已经统一,在下平生夙愿已了,不愿久居朝中。我想带着这个孩子隐居终南山,从此求仙问道,聊以自慰此生。”

    项隆想劝张良留下,但突然想起真实历史中张良也是在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归隐江湖,他志向如此,自己何须强求?于是项隆自嘲地笑了笑:

    “好吧,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求的道,也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既然先生已经决定,我也不便强留。”

    随后,项隆对张良正色拱手:

    “山高水长,江湖路远,但若有缘,你我自会相见。”

    ……

    长安已破,刘邦已死,至此楚汉之间的争战终于宣告结束。

    在项隆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定都彭城的想法,而是把帝都定在长安,并在旧有基础上建造皇宫,扩建城市,完善长安附近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六个月后,大楚皇宫的建造虽然没有结束,但主体几座殿宇已经宣告落成,项羽也迫不及待,希望可以尽快加冕称帝。

    于是,在项羽一统天下半年后,大楚的开国大典正式举行。

    典礼举行当日,皇宫大殿外满满当当的分拨站立着各路英才。

    有以项隆、项声、项庄等人为首的皇亲国戚;

    有以英布、英斌、林笙歌等人为首的吴王旧部;

    有以冯宽、田甲、王诚、季布、桓楚等人为首的军方将领;

    有以虞岸、虞恒、顾辰、陆风、朱宏、张锐等人为首的江东世族以及各地的世家大族;

    还有张耳、柴武、丁复、丁礼等汉军降臣……

    可以说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此刻却几乎尽数集结在项羽麾下。

    辰时一过,朱漆铜钉的皇宫大门徐徐打开,在门外等候的一众人等,按部就班迈着方步,依先后顺序进入皇宫,走在大理石铺成的平坦大道上,一直通往刚刚建成的“天下第一殿”——天极殿。

    皇宫之中三步一人,五步一岗,每隔几步就立有一名持枪按剑的楚军精兵,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如同钉子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走到巍峨高大的天极殿前,神龟、仙鹤等各式香炉一齐焚了香,袅袅香烟飘散半空,也飘到人们中间,让人感觉似乎身处仙境。

    正在此时,大殿两侧早已准备多时的乐手们击鼓吹箫,编钟之声大作,瑟筝笙簧箫笛齐鸣,黄钟大吕,琴音袅袅,供奉们口中不紧不慢,喃喃有词唱道:

    “御句芒,春载阳,震位峙东方。顺时令,驾苍龙,骖吉良。见垂虹,青蓱渐芳。行庆施惠,恩波浩荡。一解御祝融,晷正长,南极星辉朗。驾朱辂,万骑腾骧。赞俊杰,遂贤良。二解蓐收节,露华初降,金风乍凉,兑列西方。载白旗,乘戎辂,移天仗。万宝告成,一人有庆天垂贶。三解颛帝司方,水泉始涸,天际彩虹藏。乘元辂,驾铁骊,云衢滉瀁。万叠明霞奉太阳,四时节物邀欢赏。四解皇谟圣德钦无两,舜日光天壤。花明采仗齐,云暖龙旗飏。际昌时,咸翘企仙舆降。际昌时,咸翘企仙舆降……”

    又是什么“万国瞻天,庆岁稔时昌。灿祥云,舜日丽中央。翕河乔岳纪诗章,附舆执靶标星象。胥极,复陈常,正恩威克壮。奉金根陟乡,奉金根陟乡。帝心昭格皇仁广,和铃戛击和鸾响。德化风行草上,刑措兵销,绩熙工亮……”

    在嘹亮高亢的歌声中,项羽身着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旅冕冠,脚踏飞龙在天朝靴,腰佩玉质腰带,一脸庄重肃穆,缓缓走到设在大殿中央的御座前,掀起衣袍稳稳坐下。

    之所以穿黄色龙袍,是因为在战国之后,楚国称他们是炎帝的后人,国色应该与炎黄同色,所以定国德为土,改穿黄色服饰。

    “乐止!”项羽坐下后,身旁的小太监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向吾皇行三跪九叩大礼!”

    “万岁!”满殿臣子齐刷刷跪下去,伏地叩头,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走出地牢,项隆重新看见明媚的阳光,方才种种仿佛已经恍若隔世。

    张良立在项隆身后,问他:“世子殿下,难道就不好奇刚才刘邦与我说了些什么吗?”

    项隆回头微微笑道:

    “我曾与先生说过,我不以君臣之礼待您,而以朋友之礼待您。友朋之道,归之以义。您若愿说,我不问您也会告诉我,而您若不愿说,我自然也不会强求。”

    “世子殿下待人如光风霁月,如此心胸气度,实在令在下拜服。”张良有些感叹的说,“其实刘邦方才对我说,他在汉中还留有一个小儿子,希望我能够把他救下来,做他的老师,保护他长大成人。”

    “子房先生可答应了?”项隆问。

    “当然没有,我说会将此事禀告殿下,一切都由殿下定夺。”张良回答。

    “原来刚才刘邦最后几句话不仅仅是对我的诅咒,也可能是激将法,想要让我做件善事?”项隆想着,随后笑着摇了摇头,“刘邦这人,真是自作聪明,就算他实话实说,我项隆又岂是赶尽杀绝之人?”

    张良见项隆一直不说话,以为他不同意,于是试探着说:

    “殿下,这小孩子虽然是刘邦之子,但手中无兵无权,断然不会祸乱天下。再说有我悉心教导,不会让他出什么乱子的。”

    项隆回过神来,看张良一本正经劝自己,不由笑出声来:“子房先生误会我了,我并非暴虐之人,又怎会对一个小孩子痛下杀手?这件事情,我答应了。”

    张良却感到有些意外,连忙低头拱手行礼:“殿下宅心仁厚、大慈大悲,我替刘邦拜谢殿下了!”

    项隆赶忙扶起张良,对他说:“既如此,我这就派快马到汉中接来刘邦之子,让他与先生一见。”

    张良却连连摇头:“殿下恩德在下心领了,不过如今天下已经统一,在下平生夙愿已了,不愿久居朝中。我想带着这个孩子隐居终南山,从此求仙问道,聊以自慰此生。”

    项隆想劝张良留下,但突然想起真实历史中张良也是在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归隐江湖,他志向如此,自己何须强求?于是项隆自嘲地笑了笑:

    “好吧,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求的道,也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既然先生已经决定,我也不便强留。”

    随后,项隆对张良正色拱手:

    “山高水长,江湖路远,但若有缘,你我自会相见。”

    ……

    长安已破,刘邦已死,至此楚汉之间的争战终于宣告结束。

    在项隆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定都彭城的想法,而是把帝都定在长安,并在旧有基础上建造皇宫,扩建城市,完善长安附近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六个月后,大楚皇宫的建造虽然没有结束,但主体几座殿宇已经宣告落成,项羽也迫不及待,希望可以尽快加冕称帝。

    于是,在项羽一统天下半年后,大楚的开国大典正式举行。

    典礼举行当日,皇宫大殿外满满当当的分拨站立着各路英才。

    有以项隆、项声、项庄等人为首的皇亲国戚;

    有以英布、英斌、林笙歌等人为首的吴王旧部;

    有以冯宽、田甲、王诚、季布、桓楚等人为首的军方将领;

    有以虞岸、虞恒、顾辰、陆风、朱宏、张锐等人为首的江东世族以及各地的世家大族;

    还有张耳、柴武、丁复、丁礼等汉军降臣……

    可以说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此刻却几乎尽数集结在项羽麾下。

    辰时一过,朱漆铜钉的皇宫大门徐徐打开,在门外等候的一众人等,按部就班迈着方步,依先后顺序进入皇宫,走在大理石铺成的平坦大道上,一直通往刚刚建成的“天下第一殿”——天极殿。

    皇宫之中三步一人,五步一岗,每隔几步就立有一名持枪按剑的楚军精兵,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如同钉子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走到巍峨高大的天极殿前,神龟、仙鹤等各式香炉一齐焚了香,袅袅香烟飘散半空,也飘到人们中间,让人感觉似乎身处仙境。

    正在此时,大殿两侧早已准备多时的乐手们击鼓吹箫,编钟之声大作,瑟筝笙簧箫笛齐鸣,黄钟大吕,琴音袅袅,供奉们口中不紧不慢,喃喃有词唱道:

    “御句芒,春载阳,震位峙东方。顺时令,驾苍龙,骖吉良。见垂虹,青蓱渐芳。行庆施惠,恩波浩荡。一解御祝融,晷正长,南极星辉朗。驾朱辂,万骑腾骧。赞俊杰,遂贤良。二解蓐收节,露华初降,金风乍凉,兑列西方。载白旗,乘戎辂,移天仗。万宝告成,一人有庆天垂贶。三解颛帝司方,水泉始涸,天际彩虹藏。乘元辂,驾铁骊,云衢滉瀁。万叠明霞奉太阳,四时节物邀欢赏。四解皇谟圣德钦无两,舜日光天壤。花明采仗齐,云暖龙旗飏。际昌时,咸翘企仙舆降。际昌时,咸翘企仙舆降……”

    又是什么“万国瞻天,庆岁稔时昌。灿祥云,舜日丽中央。翕河乔岳纪诗章,附舆执靶标星象。胥极,复陈常,正恩威克壮。奉金根陟乡,奉金根陟乡。帝心昭格皇仁广,和铃戛击和鸾响。德化风行草上,刑措兵销,绩熙工亮……”

    在嘹亮高亢的歌声中,项羽身着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旅冕冠,脚踏飞龙在天朝靴,腰佩玉质腰带,一脸庄重肃穆,缓缓走到设在大殿中央的御座前,掀起衣袍稳稳坐下。

    之所以穿黄色龙袍,是因为在战国之后,楚国称他们是炎帝的后人,国色应该与炎黄同色,所以定国德为土,改穿黄色服饰。

    “乐止!”项羽坐下后,身旁的小太监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向吾皇行三跪九叩大礼!”

    “万岁!”满殿臣子齐刷刷跪下去,伏地叩头,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