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铿锵种田记事 > 25、第二十四章
    到了要下地干活的时候,定了杜仲平与方胜在家管伙食,连着带着谨儿。

    因为这一夏天农活都不少,杜仲平也就没给学生放假,估计要是放了假,等学生再回来的时候,以前学的那点儿东西也就都还回来了。只是每天到了下午,学生们都赶着回家干活去了,再没有乱跑乱玩儿的,就连二柱这么一点点大的孩子,都要忙着去打猪草挖野菜回家喂鸡喂猪,再没工夫玩儿了,谨儿不免就落了单,但是,有爹爹每天陪着也是很好的。

    方胜本想着也跟着下地的,倒是杜安给劝住了,他是这么说的:“胜哥,你知道我家平哥儿是个不能干的,如今雇了这七八个人,每天中午的饭食都是不少,若是让他一个人做,就算勉强能入口,只怕别人要说咱们抠门儿,故意将饭食做的难吃,好省粮食,这话要是说出去,让人笑话不说,咱们可就什么名声也没了。再者说,他一人在家还带着谨儿,只怕顾得了那头儿顾不了这头儿,我也实在不放心,只有胜哥你是个心细的,还靠得住些,少不得请你多费心了。”

    因此方胜无法,只得留下张罗。

    杜家雇人时就说好了,每日除给钱若干,还包中午一顿伙食。比起周围人家的价钱来是不高也不低,连饭食都是看了别人的,自家照着做。一般来说,苞面的大饼子是管饱的,就着腌的咸菜,大葱大酱,大方的人家还有的给熬点儿高粱水饭,就是汤多粒少的那种,解解渴。所以杜家也不好太出头,也就是照着这么来的,顶多粥里多下点儿高粱就是了。

    所以,说起来两个人的这饭也是好做的。每天,早早地给学生下了学,杜仲平就先给谨儿教一段三字经或是千字文,就让谨儿拿个板凳坐在院子里自己个儿念。这边,方胜和面,厨房的大锅里煮上一大锅的稀饭,锅沿上贴一圈大饼子,剩下的就是烧火。这一锅出来,主食也就差不多了。杜仲平的活儿则是在咸菜缸里捞出咸菜,该切丝的切丝,该切片的切片,切完了还得打点儿水泡一会儿,要不就太咸了。杜仲平还拿炸过的油拌一拌,闻起来倒是香多了。方胜对他这种不出大格儿的好心肠也不太管,只要别过了就行。要知道,雇人做活的可不是一家两家,做主家的对这些人的待遇上,必须得保持一定的默契才行,要不被人说嘴还是小事,被人怨上可就不好了。

    准备好这些,杜仲平又去后院拔了点儿大葱,又装了一罐酱,等会儿一起带过去。等着粥熟的功夫,两人

    不免要闲聊几句。

    方胜叹口气道:“如今也是借了你们的光了,前两年,哪里还能雇人?不过是我和你八哥两个挣着干了。

    这边的草刚铲完,那边又长起来了,顾得这头儿顾不得那头儿,地里荒的不像话,收成也就更不好了。说起来

    ,倒是我拖累了你八哥,当兵攒下的那点儿钱,都花到我身上去了。”

    杜仲平从认识他起就是知道的,胜哥极是好强,只是身子又不争气,不免就抑郁些,总想着不拖累人。不

    免开解他道:“说起来倒是说不上你拖累八哥还是八哥拖累你,你想想,我常听八哥说起你们当兵时,有段时

    间缺粮,八哥在前营,干的是冲锋陷阵的营生,胜哥你在后头,干的是救死扶伤的事情。八哥说是那时候每天你都剩下半拉饼子给八哥,是也不是?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你每天多省下点儿粮食给他,现在还不知道怎么着呢?和你这份儿情谊比起来,几个钱算是什么呢?若是八哥能把你扔下不管,那也不是他了!”

    方胜微微眯起眼,回想起刚安家那会儿,一安定下来,他就躺倒了,赵八忙前忙后,一边请大夫抓药连着伺候他,一边还要种地做家务,忙的团团转,几个月下来几乎瘦的脱了形,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的。自己就是好了,也是做不动重活,可是自和他在一起,连一句重话都没受过。这辈子,能和这么一个人在一起,也算是享了福了。

    只是,自己也想能尽点儿力,不想让他一个人挨累受苦的。

    方胜转头道:“你给的那些书我倒是磕磕绊绊的都看了,可是也就只记得些药草,若是真有什么毛病,我也是不行的。就是诊脉,什么浮脉、沉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的,就是一一背下来,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样的,这没人教果真是不行的。”

    杜仲平见他转了话题,皱眉想了一会儿才道:“其实学医定是要有师傅手把手教才好,毕竟当大夫不比别的营生,一出差错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轻忽不得。”

    方胜也是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不甘心罢了。

    杜仲平犹豫一下才道:“胜哥,我倒是有个主意,说出来你听听,若是你觉得还行,咱们就从长计议,若是你觉得不行,也别生我的气,可好?”

    方胜奇道:“你有话说就是了,我跟你还有什么可生气的?不说别的,我比你大了好几岁,再不会与你置气的,且放心吧。”

    杜仲平就道:“我想着,咱们医人是不行了,可是胜哥你了那么多的医书,记了那么多的草药,白放着就太可惜了。我瞅着如今村里人家养的牲口越来越多了,若是万一有个什么毛病的也没办法,要是有个兽医在就是极好了的,就只是一点,兽医这名头倒是不太好听的。”

    方胜越听眼睛越亮:“这倒是个好路子,只是,我能行吗?”

    “你记得那么多的草药也不是白记的,左右那草药人吃牲口吃都是一样的,且又是不要钱的,若是人的话,咱们谁也没办法,牲口的话,咱们倒是可以养两头试试,总能试出来。”

    杜仲平看方胜听住了,接着道:“也不用想着钱不钱的,咱们先从小的开始试。再者,有病了的牲畜,想必人家都是极低的价钱就肯卖的,咱们住的这里又是村边,碍不着别人什么事儿,就在外边搭个棚子治。像是牛马那种大牲口,哪怕咱们十个里头能治好一个,最后也必然是赚的,况且自家又学到了手艺。就是卖牲口的人家,咱们也是帮了他的大忙了,他也只有感激的!”

    方胜想了想,法子倒是不错,只是还要再商量商量,若是真的成了,自己也有点儿事做。哪像现在,重活干不了,帮着学生收点儿草药什么的,毕竟不是正经的营生。

    只是眼看着到了中午,当下也顾不上核计了,忙忙的将饭菜粥水装好,赶了毛驴出去送饭,出门还不忘叮嘱杜仲平看好门户。

    入了夏,天亮的一天比一天早。众人都是早早下地干了活的,趁着早晨凉快,地里的苗儿也不大,露水也不那么重,再好没有的。等到吃了晌午饭,众人就可以在地头树荫下,歇上个把时辰,躲过最毒辣的日头,下午在接着干活。

    方胜带着吃喝的到了地头,忙完了的就过来帮着方胜卸下来,等着人差不多齐了,才你拿一个饼,我盛一碗粥的吃起来。赵八和杜安犁完了地,把牲口系在一边的树下,才过来吃饭。

    其实两个人的活儿比起雇的人要轻快多了,只是走了一上午,大太阳晒着,早渴的不像话,先不吃饼,都倒了碗粥来喝。

    众人忙忙的吃完了饭,谢过东家的饭食,也没什么力气说话闲聊,各自找地方眯一会儿。就是杜安,吃了饭也笑嘻嘻的跑到一边儿去了,留下这俩个人说话。

    方胜见杜安挤眉弄眼的跑开,又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赵八就道:“这臭小子,挤眉弄眼的干什么?咱们都是老夫老夫的了,害怕他这个不成?“

    方胜白他一眼,就是这个人脸皮最厚了,连带着杜安也没正行起来,还好意思说别人。

    到底还是把杜仲平说的话跟赵八说了,赵八想了一会儿:“我倒是觉得可行,医畜生总比医人简单。就是说破大天去,咱们也没能耐绑两个人来给你试验,养两头牲口可就简单多了。咱们现在手里也不是没有钱。”

    方胜道:“只是先跟你说说,要是真行,也得好好商量商量再说,且等着忙完这一阵子吧。”

    到了要下地干活的时候,定了杜仲平与方胜在家管伙食,连着带着谨儿。

    因为这一夏天农活都不少,杜仲平也就没给学生放假,估计要是放了假,等学生再回来的时候,以前学的那点儿东西也就都还回来了。只是每天到了下午,学生们都赶着回家干活去了,再没有乱跑乱玩儿的,就连二柱这么一点点大的孩子,都要忙着去打猪草挖野菜回家喂鸡喂猪,再没工夫玩儿了,谨儿不免就落了单,但是,有爹爹每天陪着也是很好的。

    方胜本想着也跟着下地的,倒是杜安给劝住了,他是这么说的:“胜哥,你知道我家平哥儿是个不能干的,如今雇了这七八个人,每天中午的饭食都是不少,若是让他一个人做,就算勉强能入口,只怕别人要说咱们抠门儿,故意将饭食做的难吃,好省粮食,这话要是说出去,让人笑话不说,咱们可就什么名声也没了。再者说,他一人在家还带着谨儿,只怕顾得了那头儿顾不了这头儿,我也实在不放心,只有胜哥你是个心细的,还靠得住些,少不得请你多费心了。”

    因此方胜无法,只得留下张罗。

    杜家雇人时就说好了,每日除给钱若干,还包中午一顿伙食。比起周围人家的价钱来是不高也不低,连饭食都是看了别人的,自家照着做。一般来说,苞面的大饼子是管饱的,就着腌的咸菜,大葱大酱,大方的人家还有的给熬点儿高粱水饭,就是汤多粒少的那种,解解渴。所以杜家也不好太出头,也就是照着这么来的,顶多粥里多下点儿高粱就是了。

    所以,说起来两个人的这饭也是好做的。每天,早早地给学生下了学,杜仲平就先给谨儿教一段三字经或是千字文,就让谨儿拿个板凳坐在院子里自己个儿念。这边,方胜和面,厨房的大锅里煮上一大锅的稀饭,锅沿上贴一圈大饼子,剩下的就是烧火。这一锅出来,主食也就差不多了。杜仲平的活儿则是在咸菜缸里捞出咸菜,该切丝的切丝,该切片的切片,切完了还得打点儿水泡一会儿,要不就太咸了。杜仲平还拿炸过的油拌一拌,闻起来倒是香多了。方胜对他这种不出大格儿的好心肠也不太管,只要别过了就行。要知道,雇人做活的可不是一家两家,做主家的对这些人的待遇上,必须得保持一定的默契才行,要不被人说嘴还是小事,被人怨上可就不好了。

    准备好这些,杜仲平又去后院拔了点儿大葱,又装了一罐酱,等会儿一起带过去。等着粥熟的功夫,两人

    不免要闲聊几句。

    方胜叹口气道:“如今也是借了你们的光了,前两年,哪里还能雇人?不过是我和你八哥两个挣着干了。

    这边的草刚铲完,那边又长起来了,顾得这头儿顾不得那头儿,地里荒的不像话,收成也就更不好了。说起来

    ,倒是我拖累了你八哥,当兵攒下的那点儿钱,都花到我身上去了。”

    杜仲平从认识他起就是知道的,胜哥极是好强,只是身子又不争气,不免就抑郁些,总想着不拖累人。不

    免开解他道:“说起来倒是说不上你拖累八哥还是八哥拖累你,你想想,我常听八哥说起你们当兵时,有段时

    间缺粮,八哥在前营,干的是冲锋陷阵的营生,胜哥你在后头,干的是救死扶伤的事情。八哥说是那时候每天你都剩下半拉饼子给八哥,是也不是?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你每天多省下点儿粮食给他,现在还不知道怎么着呢?和你这份儿情谊比起来,几个钱算是什么呢?若是八哥能把你扔下不管,那也不是他了!”

    方胜微微眯起眼,回想起刚安家那会儿,一安定下来,他就躺倒了,赵八忙前忙后,一边请大夫抓药连着伺候他,一边还要种地做家务,忙的团团转,几个月下来几乎瘦的脱了形,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的。自己就是好了,也是做不动重活,可是自和他在一起,连一句重话都没受过。这辈子,能和这么一个人在一起,也算是享了福了。

    只是,自己也想能尽点儿力,不想让他一个人挨累受苦的。

    方胜转头道:“你给的那些书我倒是磕磕绊绊的都看了,可是也就只记得些药草,若是真有什么毛病,我也是不行的。就是诊脉,什么浮脉、沉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的,就是一一背下来,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样的,这没人教果真是不行的。”

    杜仲平见他转了话题,皱眉想了一会儿才道:“其实学医定是要有师傅手把手教才好,毕竟当大夫不比别的营生,一出差错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轻忽不得。”

    方胜也是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不甘心罢了。

    杜仲平犹豫一下才道:“胜哥,我倒是有个主意,说出来你听听,若是你觉得还行,咱们就从长计议,若是你觉得不行,也别生我的气,可好?”

    方胜奇道:“你有话说就是了,我跟你还有什么可生气的?不说别的,我比你大了好几岁,再不会与你置气的,且放心吧。”

    杜仲平就道:“我想着,咱们医人是不行了,可是胜哥你了那么多的医书,记了那么多的草药,白放着就太可惜了。我瞅着如今村里人家养的牲口越来越多了,若是万一有个什么毛病的也没办法,要是有个兽医在就是极好了的,就只是一点,兽医这名头倒是不太好听的。”

    方胜越听眼睛越亮:“这倒是个好路子,只是,我能行吗?”

    “你记得那么多的草药也不是白记的,左右那草药人吃牲口吃都是一样的,且又是不要钱的,若是人的话,咱们谁也没办法,牲口的话,咱们倒是可以养两头试试,总能试出来。”

    杜仲平看方胜听住了,接着道:“也不用想着钱不钱的,咱们先从小的开始试。再者,有病了的牲畜,想必人家都是极低的价钱就肯卖的,咱们住的这里又是村边,碍不着别人什么事儿,就在外边搭个棚子治。像是牛马那种大牲口,哪怕咱们十个里头能治好一个,最后也必然是赚的,况且自家又学到了手艺。就是卖牲口的人家,咱们也是帮了他的大忙了,他也只有感激的!”

    方胜想了想,法子倒是不错,只是还要再商量商量,若是真的成了,自己也有点儿事做。哪像现在,重活干不了,帮着学生收点儿草药什么的,毕竟不是正经的营生。

    只是眼看着到了中午,当下也顾不上核计了,忙忙的将饭菜粥水装好,赶了毛驴出去送饭,出门还不忘叮嘱杜仲平看好门户。

    入了夏,天亮的一天比一天早。众人都是早早下地干了活的,趁着早晨凉快,地里的苗儿也不大,露水也不那么重,再好没有的。等到吃了晌午饭,众人就可以在地头树荫下,歇上个把时辰,躲过最毒辣的日头,下午在接着干活。

    方胜带着吃喝的到了地头,忙完了的就过来帮着方胜卸下来,等着人差不多齐了,才你拿一个饼,我盛一碗粥的吃起来。赵八和杜安犁完了地,把牲口系在一边的树下,才过来吃饭。

    其实两个人的活儿比起雇的人要轻快多了,只是走了一上午,大太阳晒着,早渴的不像话,先不吃饼,都倒了碗粥来喝。

    众人忙忙的吃完了饭,谢过东家的饭食,也没什么力气说话闲聊,各自找地方眯一会儿。就是杜安,吃了饭也笑嘻嘻的跑到一边儿去了,留下这俩个人说话。

    方胜见杜安挤眉弄眼的跑开,又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赵八就道:“这臭小子,挤眉弄眼的干什么?咱们都是老夫老夫的了,害怕他这个不成?“

    方胜白他一眼,就是这个人脸皮最厚了,连带着杜安也没正行起来,还好意思说别人。

    到底还是把杜仲平说的话跟赵八说了,赵八想了一会儿:“我倒是觉得可行,医畜生总比医人简单。就是说破大天去,咱们也没能耐绑两个人来给你试验,养两头牲口可就简单多了。咱们现在手里也不是没有钱。”

    方胜道:“只是先跟你说说,要是真行,也得好好商量商量再说,且等着忙完这一阵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