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铿锵种田记事 > 55、第五十四章
    家都说小孩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话果然不假,杜仲平在心里偷偷腹诽着。

    这小娃娃可能是前两天被饿怕了,因此不管是冲的奶还是熬得汤,真正是来者不拒,几人也就彻底的放下了心,只要能吃就好。吃得好了,哭起来就是中气十足的,饿了要哭,尿了要哭,甚至半夜醒了也要哭。方胜经常抱着孩子在地上一走就走半宿,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赵八心疼得不得了,只是那小东西居然还挑人,没奈何,只能包了家里其他的杂事,在孩子睡着时慢慢地给方胜揉揉胳膊。

    还是杜仲平看着方胜两眼上抹不去的黑眼圈,想着这么着不是办法,出了个主意:白天时别顺着那孩子,多让他玩儿会,晚上累了自然也就不那么闹了。方胜还有点儿舍不得,他总心疼那孩子前些天吃了苦,怎么着都顺着。还是赵八狠得下心,特意到集市上买了花花绿绿的拨浪鼓小风车天天逗着玩儿,这才好些。

    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杜安。要说杜安做生意的时候倒有几分精明,遇到家里的事儿就有点儿一根筋了。他这两天干了件糗事:他看着方胜他们带着孩子辛苦,就想着好好做点儿好的慰劳慰劳。走到集市上买菜时和人闲话,说起家里的带孩子辛苦啊什么的,偏那卖菜的竟是个外村的,又不熟,就道,那你就给做点儿炖猪蹄、炖鸡汤、还有鲶鱼什么的给补补吧。杜安也没多想,按着人家教的就做起来了。

    一顿两顿的大家还没觉出来,连着两天才反映过味儿来:这黄豆炖猪脚、老母鸡汤就不说了,什么鲶鱼汤、小粥红糖卧鸡蛋分明是产妇吃了下奶的啊?这给两个大男人吃算怎么回事?方胜两个啼笑皆非,既感动于杜安这么心疼自己,又觉得实在好笑。杜安也没想到竟然闹了这么大个乌龙,也是不好意思之极。还是杜仲平给他打了个圆场,让他把那好容易得的鲶鱼汤给单良家送去,他家媳妇奶水不足,正到处寻摸这个呢。

    杜安送了东西去单良家,果然单良十分领情,特意把他带进屋子看了看他的儿子。出了月子的孩子果然已经不是前些天那红皮猴子样了,长开了白白胖胖很是可爱。最重要的是,小孩儿是放在吊在棚上的悠车里的,单良媳妇就坐在旁边,时不时的推一下,悠车晃晃悠悠的,小孩儿一点儿都不闹。

    回去一说,赵八一拍大腿才想起这码事儿。可是一时半会儿哪里寻去?想来想去,里正家已经养了两个孩子,定是有的。赵八风风火火直奔着里正家去了。

    有了悠车,果然好多了,孩子再不用时时抱着。赵八把小孩子的玩儿意儿给吊在悠车顶上,小孩儿醒了自己都能玩儿半天。

    乖乖的小孩儿还是很惹人爱的,能吃会长,没几天就又是白胖白胖的了,两个眼睛黑亮黑亮的,软软的手指抓到什么都往嘴里送,就连流口水都显得小嘴儿红红的。小孩儿不哭了,谨儿也就愿意往跟前凑合了,谨儿还是挺有脾气的,这小东西一来胜叔八叔就不跟自己玩儿了,还呜呜哇哇一直吵,他才不愿意搭理呢。更别说还抢了自己的衣裳和旺旺的口粮。杜仲平对于谨儿的小性子真是哭笑不得,只得哄着他,以后弟弟跟在你后头,就像二柱跟在大柱后头,多么威风。想了想大柱平日里威风的样子,谨儿总算肯亲近小孩儿了。

    这小孩儿小孩儿的叫着也不是回事,方胜和赵八正正经经的要给孩子起个名。这孩子算是两个人的,名字就成了问题。赵八最爽利的人,就道这名字里得有两个人的信息才好,才能体现出这是两人一起养的孩子啊。名字是肯定不能重了的,这和长辈同名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就只能从姓氏上下功夫,嘴里把“方赵”、“赵方”来回念了两遍,直接拍板定了大名就叫“赵方”。

    杜仲平点头说好,这“方”字属水,又是个吉字,这孩子可不是因为“水大”才到北方来的?这正是合了与赵八方胜两人的缘分。听得杜仲平这样讲,两人自是欢喜的,就定了小名叫“水生”。

    今年这个年必得好好庆祝一下,添丁进口不说,两家的日子都是又顺又好,自当好好预备预备。赵八家添了个小水生,这可是大事,年前已经是来不及了,年后定然要办桌酒席请村里大家伙儿热闹热闹。

    一备起年货来几人都忙开了。自家的猪还没长大,只能去外头买猪买羊的,连着鸡鸭之类的,因怕小孩子眼睛干净,并不敢带回来杀,只能在外头杀好了拿回家来收拾。这活儿自然就是杜安赵八他们的事儿,方胜也要帮着烧水,还得喂自家的几头猪,过年的馒头也得预备得了,忙得团团转。杜仲平则是因为去年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今年来求对子福字的人越发多了。几人想来想去,只得把水生的悠车白天挂到杜家屋里来,杜仲平没人时照看一下,大人都忙起来,谨儿就帮着推几下。这个年,竟是大人小孩儿没一个闲着的。

    谨儿这几天,生怕后来的弟弟抢走自己的爹爹安叔,整天跟在杜仲平屁股后头,像个小跟屁虫,又表现的好像小了两岁,吃饭要喂、睡觉要哄,提出各种磨人的要求,连着他的小狗旺旺也在杜仲平脚下转来转去。杜仲平看着谨儿,如何不明白他的小心思,虽说这个时候正忙,他也不忍心伤了谨儿的心,小孩子可都是很敏感的,和杜安两个拿出十足的耐心伺候着这小祖宗,总算是有点儿效果。

    谨儿见这两天各种任性的要求一一得到满足,果然爹爹还是最疼自己的,对那新来的小弟弟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防备之心了。杜仲平乘机教他要“拿出男子汉的担当来,照顾家里弱小”,谨儿想着大柱的模样,竟也肯了。只是小弟弟小,他自己也不大,想要帮着喂喂奶啊,抱一抱啊,实在是力不从心,大人也都不放心啊。最多也就只能帮着推推悠车,在小弟弟哭的时候找找人罢了。谨儿有点儿忧郁,好容易有爱心一把,竟然还无处施展,最后只得把满腔的爱心都放到旺旺身上,除了喂食,还找了把小梳子给小狗梳毛挠痒痒,真是无微不至。在看了大人给小弟弟洗澡之后,甚至也想效仿,还是杜仲平哭笑不得的阻止了。开玩笑,这个时候给狗洗澡可没什么吹风机之类的,一准儿的会感冒。再说,也没听说过村里谁家还给狗洗澡的。就算这样,小狗旺旺也算是青牛村最幸福的狗了吧?

    赵八他们运气着实不错,小小的水生很能吃,长得也壮实。只是奶末当初是给小狗买的,实在不是很多,现在再去买,人家已经收摊回家过年了。眼看着吃食渐少,方胜他们别提多着急了。虽说汤也吃,但是到底不怎么顶饿,吃了不多时又饿不说,还导致要洗的尿布多了不少,方胜他们屋里拉了几条绳子,挂的满满都是。最严重的时候洗了没干那头就又尿了,弄得赵八那么大个子一人蹲在火盆边上烤尿布,实在让人看了喷饭。

    杜安记得谨儿几个月时,已经能吃糊了,就找了小石磨出来,将泡好,一点一点磨碎了,再小火去煮,里头稍稍加点儿蛋黄,一块儿煮熟了喂给小东西。试了试,果然好多了。几个大人才算是松了口气。能吃就能长,眼见着小水生一天比一天白胖,小手小脚也越来越有劲儿。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给小孩儿洗澡的时候。屋里烧的热乎乎的,在拿大盆备上热水,白净净的小娃娃放进去,那小手小脚扑腾的,满地都是水。谨儿躲在爹爹身后,探出小脑袋去羞小弟弟:真是羞人啊,光溜溜的,什么都被看光了。自己洗澡就只要爹爹在一边,别人是不给看的。只可惜他的小弟弟太小,完全不懂,倒是让他白费了心思。

    转眼就是大年,杜家今年没了刚来时的忐忑,人人都是高兴的:杜仲平是因为一年下来事事皆顺,总算背井离乡大老远的功夫没白费,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自家三口了;杜安则是欣喜于与杜仲平关系越来越亲密,也许有一天他们也能像赵八他们两口子一样,恩,自己也得有些本事,才好站在平哥儿身边,和他携手过一辈子;小小的谨儿有好多好多的事值得高兴,有了可以带着自己到处跑到处玩儿的朋友,还能和自己一起背书,自己还有了一只在村里最漂亮的小狗,还有还有,家里有个会吐口水泡泡的小弟弟,也许过两年,自己身后就能有个小尾巴?就像大柱哥哥那样,多威风。

    大年三十的饭菜依然是那么丰盛,摇曳的烛光也依然那么温暖,顺顺利利的又过了一年,来年的光景只有更好。桌上的几人都是满心的欢喜,看着身边的两个孩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家都说小孩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话果然不假,杜仲平在心里偷偷腹诽着。

    这小娃娃可能是前两天被饿怕了,因此不管是冲的奶还是熬得汤,真正是来者不拒,几人也就彻底的放下了心,只要能吃就好。吃得好了,哭起来就是中气十足的,饿了要哭,尿了要哭,甚至半夜醒了也要哭。方胜经常抱着孩子在地上一走就走半宿,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赵八心疼得不得了,只是那小东西居然还挑人,没奈何,只能包了家里其他的杂事,在孩子睡着时慢慢地给方胜揉揉胳膊。

    还是杜仲平看着方胜两眼上抹不去的黑眼圈,想着这么着不是办法,出了个主意:白天时别顺着那孩子,多让他玩儿会,晚上累了自然也就不那么闹了。方胜还有点儿舍不得,他总心疼那孩子前些天吃了苦,怎么着都顺着。还是赵八狠得下心,特意到集市上买了花花绿绿的拨浪鼓小风车天天逗着玩儿,这才好些。

    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杜安。要说杜安做生意的时候倒有几分精明,遇到家里的事儿就有点儿一根筋了。他这两天干了件糗事:他看着方胜他们带着孩子辛苦,就想着好好做点儿好的慰劳慰劳。走到集市上买菜时和人闲话,说起家里的带孩子辛苦啊什么的,偏那卖菜的竟是个外村的,又不熟,就道,那你就给做点儿炖猪蹄、炖鸡汤、还有鲶鱼什么的给补补吧。杜安也没多想,按着人家教的就做起来了。

    一顿两顿的大家还没觉出来,连着两天才反映过味儿来:这黄豆炖猪脚、老母鸡汤就不说了,什么鲶鱼汤、小粥红糖卧鸡蛋分明是产妇吃了下奶的啊?这给两个大男人吃算怎么回事?方胜两个啼笑皆非,既感动于杜安这么心疼自己,又觉得实在好笑。杜安也没想到竟然闹了这么大个乌龙,也是不好意思之极。还是杜仲平给他打了个圆场,让他把那好容易得的鲶鱼汤给单良家送去,他家媳妇奶水不足,正到处寻摸这个呢。

    杜安送了东西去单良家,果然单良十分领情,特意把他带进屋子看了看他的儿子。出了月子的孩子果然已经不是前些天那红皮猴子样了,长开了白白胖胖很是可爱。最重要的是,小孩儿是放在吊在棚上的悠车里的,单良媳妇就坐在旁边,时不时的推一下,悠车晃晃悠悠的,小孩儿一点儿都不闹。

    回去一说,赵八一拍大腿才想起这码事儿。可是一时半会儿哪里寻去?想来想去,里正家已经养了两个孩子,定是有的。赵八风风火火直奔着里正家去了。

    有了悠车,果然好多了,孩子再不用时时抱着。赵八把小孩子的玩儿意儿给吊在悠车顶上,小孩儿醒了自己都能玩儿半天。

    乖乖的小孩儿还是很惹人爱的,能吃会长,没几天就又是白胖白胖的了,两个眼睛黑亮黑亮的,软软的手指抓到什么都往嘴里送,就连流口水都显得小嘴儿红红的。小孩儿不哭了,谨儿也就愿意往跟前凑合了,谨儿还是挺有脾气的,这小东西一来胜叔八叔就不跟自己玩儿了,还呜呜哇哇一直吵,他才不愿意搭理呢。更别说还抢了自己的衣裳和旺旺的口粮。杜仲平对于谨儿的小性子真是哭笑不得,只得哄着他,以后弟弟跟在你后头,就像二柱跟在大柱后头,多么威风。想了想大柱平日里威风的样子,谨儿总算肯亲近小孩儿了。

    这小孩儿小孩儿的叫着也不是回事,方胜和赵八正正经经的要给孩子起个名。这孩子算是两个人的,名字就成了问题。赵八最爽利的人,就道这名字里得有两个人的信息才好,才能体现出这是两人一起养的孩子啊。名字是肯定不能重了的,这和长辈同名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就只能从姓氏上下功夫,嘴里把“方赵”、“赵方”来回念了两遍,直接拍板定了大名就叫“赵方”。

    杜仲平点头说好,这“方”字属水,又是个吉字,这孩子可不是因为“水大”才到北方来的?这正是合了与赵八方胜两人的缘分。听得杜仲平这样讲,两人自是欢喜的,就定了小名叫“水生”。

    今年这个年必得好好庆祝一下,添丁进口不说,两家的日子都是又顺又好,自当好好预备预备。赵八家添了个小水生,这可是大事,年前已经是来不及了,年后定然要办桌酒席请村里大家伙儿热闹热闹。

    一备起年货来几人都忙开了。自家的猪还没长大,只能去外头买猪买羊的,连着鸡鸭之类的,因怕小孩子眼睛干净,并不敢带回来杀,只能在外头杀好了拿回家来收拾。这活儿自然就是杜安赵八他们的事儿,方胜也要帮着烧水,还得喂自家的几头猪,过年的馒头也得预备得了,忙得团团转。杜仲平则是因为去年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今年来求对子福字的人越发多了。几人想来想去,只得把水生的悠车白天挂到杜家屋里来,杜仲平没人时照看一下,大人都忙起来,谨儿就帮着推几下。这个年,竟是大人小孩儿没一个闲着的。

    谨儿这几天,生怕后来的弟弟抢走自己的爹爹安叔,整天跟在杜仲平屁股后头,像个小跟屁虫,又表现的好像小了两岁,吃饭要喂、睡觉要哄,提出各种磨人的要求,连着他的小狗旺旺也在杜仲平脚下转来转去。杜仲平看着谨儿,如何不明白他的小心思,虽说这个时候正忙,他也不忍心伤了谨儿的心,小孩子可都是很敏感的,和杜安两个拿出十足的耐心伺候着这小祖宗,总算是有点儿效果。

    谨儿见这两天各种任性的要求一一得到满足,果然爹爹还是最疼自己的,对那新来的小弟弟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防备之心了。杜仲平乘机教他要“拿出男子汉的担当来,照顾家里弱小”,谨儿想着大柱的模样,竟也肯了。只是小弟弟小,他自己也不大,想要帮着喂喂奶啊,抱一抱啊,实在是力不从心,大人也都不放心啊。最多也就只能帮着推推悠车,在小弟弟哭的时候找找人罢了。谨儿有点儿忧郁,好容易有爱心一把,竟然还无处施展,最后只得把满腔的爱心都放到旺旺身上,除了喂食,还找了把小梳子给小狗梳毛挠痒痒,真是无微不至。在看了大人给小弟弟洗澡之后,甚至也想效仿,还是杜仲平哭笑不得的阻止了。开玩笑,这个时候给狗洗澡可没什么吹风机之类的,一准儿的会感冒。再说,也没听说过村里谁家还给狗洗澡的。就算这样,小狗旺旺也算是青牛村最幸福的狗了吧?

    赵八他们运气着实不错,小小的水生很能吃,长得也壮实。只是奶末当初是给小狗买的,实在不是很多,现在再去买,人家已经收摊回家过年了。眼看着吃食渐少,方胜他们别提多着急了。虽说汤也吃,但是到底不怎么顶饿,吃了不多时又饿不说,还导致要洗的尿布多了不少,方胜他们屋里拉了几条绳子,挂的满满都是。最严重的时候洗了没干那头就又尿了,弄得赵八那么大个子一人蹲在火盆边上烤尿布,实在让人看了喷饭。

    杜安记得谨儿几个月时,已经能吃糊了,就找了小石磨出来,将泡好,一点一点磨碎了,再小火去煮,里头稍稍加点儿蛋黄,一块儿煮熟了喂给小东西。试了试,果然好多了。几个大人才算是松了口气。能吃就能长,眼见着小水生一天比一天白胖,小手小脚也越来越有劲儿。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给小孩儿洗澡的时候。屋里烧的热乎乎的,在拿大盆备上热水,白净净的小娃娃放进去,那小手小脚扑腾的,满地都是水。谨儿躲在爹爹身后,探出小脑袋去羞小弟弟:真是羞人啊,光溜溜的,什么都被看光了。自己洗澡就只要爹爹在一边,别人是不给看的。只可惜他的小弟弟太小,完全不懂,倒是让他白费了心思。

    转眼就是大年,杜家今年没了刚来时的忐忑,人人都是高兴的:杜仲平是因为一年下来事事皆顺,总算背井离乡大老远的功夫没白费,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自家三口了;杜安则是欣喜于与杜仲平关系越来越亲密,也许有一天他们也能像赵八他们两口子一样,恩,自己也得有些本事,才好站在平哥儿身边,和他携手过一辈子;小小的谨儿有好多好多的事值得高兴,有了可以带着自己到处跑到处玩儿的朋友,还能和自己一起背书,自己还有了一只在村里最漂亮的小狗,还有还有,家里有个会吐口水泡泡的小弟弟,也许过两年,自己身后就能有个小尾巴?就像大柱哥哥那样,多威风。

    大年三十的饭菜依然是那么丰盛,摇曳的烛光也依然那么温暖,顺顺利利的又过了一年,来年的光景只有更好。桌上的几人都是满心的欢喜,看着身边的两个孩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