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自由与荣耀 > 第十二节尼斯湖水怪
    一天后,威廉带着刀疤,克雷格雷兄弟等共二十人来到了尼斯湖的南岸。

    我们用什么船只靠近迈克法迪恩呢?威廉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面前的尼斯湖,尼斯湖两岸陡峭,树林茂密,湖水很浑浊,几乎看不清楚水面下的物体。南面的岸边根本就没有什么码头,湖面上也看不见船只。

    威廉回忆着他在未来时空所见到过的船,要快还要遮人耳目,龙舟两字跃了出来。威廉未来时空的家乡在九一八以前每年端午都会举行龙舟比赛,还依稀记得当时的盛况,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说道:“。。。。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

    “我们先吃饭吧?”格雷的提议打断了威廉的回忆。。。。

    威廉等人用了四天时间做完了一艘简易的龙舟,长二十,十八只桨。船头虽然未饰龙头,但威廉也顽皮地象征性的找了个厂字形的大树枝装了上去。此外威廉还用多余的木料做了只木鼓。大家最后商定由熟悉水性的刀疤负责掌舵,威廉负责敲击鼓点,其余的人负责划桨。

    当天夜里他们在远离北岸的湖面上试着划了一夜。“鼓点单声的话,报到单数的人划桨,双声则双数的人划桨。”威廉都忘记自己目前已经解释到第几次了,边上格雷克雷兄弟俩要求宵夜的声音不时的打断他。

    捕鱼节当天,爱尔兰军团长迈克法迪恩踌躇满志的当先跳上停泊在尼斯湖北岸码头的战船。迈克法迪恩是一名英格兰贵族酒后乱性与一名爱尔兰贵族之女生下的野种。虽然那名爱尔兰贵族一直抚养他长大,但他的童年却十分的悲惨,杂种这个称号从他一出生就在他的身上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为了能够忘却自己的童年,他逃出爱尔兰,在伦敦参加了爱德华一世的军队。在西征爱尔兰的战斗,他是靠着血腥屠杀自己的族人才换来今天的身份和地位。迈克法迪恩并不后悔这么做,那些说自己卖族求荣的话都是狗屎,手中能掌握住生杀予夺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码头上的战船以桨划动长约三十,共分两层,上层本是配置士兵作战的,由于今天所有的高层军官都要外出钓鱼导致没有空余的地方容纳士兵,所以只上了十名迈克法迪恩的侍卫。下层是二十个奴隶划桨的地方。

    等所有的十来名军官都上了船,战船离岸朝着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的湖心驶去。。。。

    载着迈克法迪恩的战船从此失踪了,再也没人见到过迈克法迪恩军团长和他的军官们。

    根据爱尔兰士兵比利的叙述,他当时在岸边的高坡上放哨,尼斯湖的湖心正起着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美丽,所以便多看了几眼。却看见在靠近南岸的水域上有一只二十多长,个子细细的水怪,前端有长长的脖子和扁小的头部,远远能听见那水怪发出咚,咚咚的

    叫声,正急速地冲向湖心正在钓鱼的迈克法迪恩的战船,然后自己就被这恐怖的景象吓晕了。醒来后那水怪和军团长的战船都消失不见了。

    根据捕鱼节前夜巡岸哨兵杰瑞的叙述,那天夜里巡逻队整队十名士兵都在尼斯湖岸边巡逻,当时他和他的同伴都听见在湖的远处有咚咚的声音,声音非常的低沉。他和他的同伴都非常害怕,纷纷往营地逃去。在逃跑的路上,他无意中回头看去,看见在湖的尽头最黑暗的地方有一只水怪在水面上滑行,速度极快。因为整支巡逻队有失职嫌疑,所以捕鱼节当天他们都不敢对别人说。

    从此,尼斯湖水怪的传闻层出不穷,传遍了整个英伦三岛。(本段故事纯属yy。关于尼斯湖水怪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565年,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他的仆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仆人袭来,多亏教士及时相救,仆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后,十多个世纪里,有关水怪出现的消息多达一万多宗。)

    刀疤在战船消失的第二天就回到早已经军心涣散的爱尔兰军团营地,经过他的劝说以及营地边的尼斯湖里有水怪的阴影,五千名爱尔兰士兵全体拨乱反正起义了。

    威廉将新加入的五千爱尔兰士兵挑选精壮打散后分别编入先前成立的飞鹰,海蛇,暴熊,雪狼四营,并将四营扩编为四个千人队,以先前的两营兵力为一个千人队,设立正副千夫长,刀疤因招降有功升职为飞鹰团千夫长。多余的士兵扩编到其他几个特种营,斥候营扩编到二百人,弓手营扩编为弓手千人队共计二百名普通弓手,一百名长弓手,七百名神臂弓手。随着神臂弓的制造进度和弓手训练的熟练度的进展,威廉打算逐渐用神臂弓取代先前的弓手配置。工匠营在加入爱尔兰人后也增加到了五百人,继续全力制造神臂弓和巨斩剑。最后将多余的人手成立一个辎重营,负责起义军后勤补给的输送和保管。所有的武器按各自的兵种统一配置,有不同的都交工匠营融了再重新打造。

    全军移动到尼斯湖北岸原爱尔兰军团营地驻扎,日夜练兵,威廉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将起义军和爱尔兰兵团这两支部队整合在一起。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