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长嫂为妻 > 第110章 收容所
    看到刘石头也在罪奴的队伍里,谢知瞬间明白过来,卓军他们恐怕还是因为没看管好楚家人之事受到了责罚。

    只是不见卓军的身影,她就忍不住心慌,怕对方因为楚家之事遭遇什么不测。

    她回过眸去,就见楚淮也拧着浓眉。

    “七郎,官差们好像都跟着受罚了,卓大人,会不会……”

    楚淮侧目,安抚她:“大嫂莫急,罪奴们到了流放之地,便会立刻被安排到矿山采矿,今晚我们夜探矿山,想办法联络上刘大人。”

    “也只能如此了。”谢知压下心中焦虑。

    他们今晚原本也打算去矿山查探情况,可以说是歪打正着了。

    两人先是围着久安镇附近逛了一圈,按理说,久安镇外应该也和成和镇一样,城墙周围汇聚着不少难民。

    可久安镇城墙外却空荡荡的,除了守城的士兵,连进城出城的人都很少。

    很快两人就发现了原因。

    从后面赶过来的成和镇难民们刚刚要在城墙边坐下,立马就赶来了一队手持利刃的官兵。

    一番交流后,刚来的难民们居然欢天喜地跟着官兵走了。

    看着后面赶来的难民也陆续被带走,谢知茫然了。

    这些难民被带去哪了?

    难道是久安镇的守备是个好官,特别建立了机构收容难民?

    正想着,他们身后忽然不知打哪冒出来一队官兵,虽然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

    为首的官兵不等谢知跟楚淮商量要不要先离开,就满面笑容,快步跑了过来:“你们是成和镇过来投奔久安的难民?”

    楚淮应了一声:“是刚从成和镇来的。”

    “那你们算是来对地方了,咱们久安不像其他地方,守备大人是位为国为民的好官,早就下了命令,只要是来久安的难民,都能去统一的收容所,头一个月天天都有免费的救济餐,等过了一个月,可以以工换粮。”

    “你们也跟着我们走吧,晚会就带你们去收容所。”

    事已至此,两人推拒反倒显得可疑,于是只能暂时跟着走。

    谢知心里琢磨着,看这些人的样子,久安也不像是有瘟疫的样子啊。

    若真是有瘟疫,应该把人往外赶才对,哪有这么热情带人进去的。

    她看了一眼楚淮,见少年神色如常,并不慌乱,于是也静下心神,跟着这群人走。

    两人跟着进了城,便见到了所有被汇集在一起的成和镇难民们,足足有五六百人,这会儿全站在一起,全身的家当都放在了旁边官兵们准备的板车上。

    “大人,这粮回头真的还给俺的吧?”

    “老伯,放心吧,肯定会给你们的,这只不过是叫你们去收容所路上省点力气,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些板车跟你们一起过去。”年轻的官兵耐心解释着。

    闻言,难民们不由放下心来,不过视线还是紧紧盯着自家的粮。

    谢知和楚淮才到一会儿,带头的官兵就下令,让整个队伍往收容所去。

    难民们不由精神一振,个个面带喜色。

    还有妇人跟谢知搭话:“这久安镇的大人们比咱们成和镇好太多了,真是青天大老爷在世啊!”

    谢知还没回答,旁边的妇人就使劲点头:“可不是,成和镇有宋志达那个贪官和孙常富,咱们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好日子过,还是久安好,早就听说久安镇的守备大人是个好官。”

    这么说来,久安镇的守备还是早就美名在外了?

    谢知正想着,那带头的官兵又道:“收容所在镇外五里地的地方,再辛苦大家一会儿,很快就到了。”

    “才五里地,不远,大人,我们不辛苦。”立刻有难民讨好地回道。

    也有难民嘀咕起来:“这收容所怎么建在镇子外啊?”

    “这有什么,有收容所就不错了,赶紧走吧,万一去晚了住不下了可咋办。”

    听着难民们七嘴八舌议论,谢知悄悄问道:“七郎,你有没有觉得哪里怪怪的?”

    楚淮微微颔首:“官差们太热情了,不合常理。”

    谢知也这么觉得,这些官差也算是这个年头的上班族了吧,哪有人上了一天的班还这么热情的,工作狂么?

    而且这什么收容所建在五里之外,很不合常理。

    但现在两人也走不开了。

    她正想着,旁边楚淮又道:“大嫂别怕,万事有我在,想走,随时的事。”

    听他这么自信,谢知忍不住偷看他一眼。

    少年的眉眼低沉,并未有自傲自夸之意,只是在陈述事实。

    他有能力随时带着她走。

    谢知有空间在手,自然不怕,可看着他这个模样,也莫名觉得十分有安全感。

    于是她低低在他耳旁回答:“好。”

    漆黑的夜色渐渐压向了大地。

    今夜的天格外的黑,往常的夏夜总有半明半昧的清光,今夜才刚黑下来,没多久四周就已经伸手不见五指,黑得让人心悸。

    四周草木影影绰绰,犹如鬼影,众人心中惶惶时,前方却终于出现一抹橘红的火光。

    “快到了,走快点。”官兵喜悦道。

    众人心中因漆黑的夜色带来的不安不由稍稍驱散,加快了步伐。

    等到了跟前,他们才终于发现,前方的收容所不是他们想象中成排的房屋,而是一座大山。

    入口处,有上百名官兵把守着,其中一人上前,看向他们:“这就是成和镇来的难民?”

    “是,这一批有五百零五个,带进去安排一下。”

    “行。”

    两人交谈完毕,立刻有人招呼着难民们进山。

    难民们虽然想不明白,为啥收容所建在山里,但也只能稀里糊涂跟着走。

    有人走了一半,忽然想起自己的粮,于是回头看去,却见带他们来的官兵们正拉着载着他们粮食的板车往回走。

    “大人,我的粮!”这人瞬间急了,拔腿就朝外面跑。

    下一秒,官兵的脸色在晃动的火光下忽然变得狰狞,手中短粗的马鞭扬起,狠狠抽在了这人身上。

    “给老子进去!什么你的粮!那是成和镇孙老爷的粮!

    你们这群大胆的逃犯,抢了成和镇孙老爷的粮,还杀了孙老爷,畏罪潜逃,如今总算自投罗网了!”

    看到刘石头也在罪奴的队伍里,谢知瞬间明白过来,卓军他们恐怕还是因为没看管好楚家人之事受到了责罚。

    只是不见卓军的身影,她就忍不住心慌,怕对方因为楚家之事遭遇什么不测。

    她回过眸去,就见楚淮也拧着浓眉。

    “七郎,官差们好像都跟着受罚了,卓大人,会不会……”

    楚淮侧目,安抚她:“大嫂莫急,罪奴们到了流放之地,便会立刻被安排到矿山采矿,今晚我们夜探矿山,想办法联络上刘大人。”

    “也只能如此了。”谢知压下心中焦虑。

    他们今晚原本也打算去矿山查探情况,可以说是歪打正着了。

    两人先是围着久安镇附近逛了一圈,按理说,久安镇外应该也和成和镇一样,城墙周围汇聚着不少难民。

    可久安镇城墙外却空荡荡的,除了守城的士兵,连进城出城的人都很少。

    很快两人就发现了原因。

    从后面赶过来的成和镇难民们刚刚要在城墙边坐下,立马就赶来了一队手持利刃的官兵。

    一番交流后,刚来的难民们居然欢天喜地跟着官兵走了。

    看着后面赶来的难民也陆续被带走,谢知茫然了。

    这些难民被带去哪了?

    难道是久安镇的守备是个好官,特别建立了机构收容难民?

    正想着,他们身后忽然不知打哪冒出来一队官兵,虽然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

    为首的官兵不等谢知跟楚淮商量要不要先离开,就满面笑容,快步跑了过来:“你们是成和镇过来投奔久安的难民?”

    楚淮应了一声:“是刚从成和镇来的。”

    “那你们算是来对地方了,咱们久安不像其他地方,守备大人是位为国为民的好官,早就下了命令,只要是来久安的难民,都能去统一的收容所,头一个月天天都有免费的救济餐,等过了一个月,可以以工换粮。”

    “你们也跟着我们走吧,晚会就带你们去收容所。”

    事已至此,两人推拒反倒显得可疑,于是只能暂时跟着走。

    谢知心里琢磨着,看这些人的样子,久安也不像是有瘟疫的样子啊。

    若真是有瘟疫,应该把人往外赶才对,哪有这么热情带人进去的。

    她看了一眼楚淮,见少年神色如常,并不慌乱,于是也静下心神,跟着这群人走。

    两人跟着进了城,便见到了所有被汇集在一起的成和镇难民们,足足有五六百人,这会儿全站在一起,全身的家当都放在了旁边官兵们准备的板车上。

    “大人,这粮回头真的还给俺的吧?”

    “老伯,放心吧,肯定会给你们的,这只不过是叫你们去收容所路上省点力气,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些板车跟你们一起过去。”年轻的官兵耐心解释着。

    闻言,难民们不由放下心来,不过视线还是紧紧盯着自家的粮。

    谢知和楚淮才到一会儿,带头的官兵就下令,让整个队伍往收容所去。

    难民们不由精神一振,个个面带喜色。

    还有妇人跟谢知搭话:“这久安镇的大人们比咱们成和镇好太多了,真是青天大老爷在世啊!”

    谢知还没回答,旁边的妇人就使劲点头:“可不是,成和镇有宋志达那个贪官和孙常富,咱们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好日子过,还是久安好,早就听说久安镇的守备大人是个好官。”

    这么说来,久安镇的守备还是早就美名在外了?

    谢知正想着,那带头的官兵又道:“收容所在镇外五里地的地方,再辛苦大家一会儿,很快就到了。”

    “才五里地,不远,大人,我们不辛苦。”立刻有难民讨好地回道。

    也有难民嘀咕起来:“这收容所怎么建在镇子外啊?”

    “这有什么,有收容所就不错了,赶紧走吧,万一去晚了住不下了可咋办。”

    听着难民们七嘴八舌议论,谢知悄悄问道:“七郎,你有没有觉得哪里怪怪的?”

    楚淮微微颔首:“官差们太热情了,不合常理。”

    谢知也这么觉得,这些官差也算是这个年头的上班族了吧,哪有人上了一天的班还这么热情的,工作狂么?

    而且这什么收容所建在五里之外,很不合常理。

    但现在两人也走不开了。

    她正想着,旁边楚淮又道:“大嫂别怕,万事有我在,想走,随时的事。”

    听他这么自信,谢知忍不住偷看他一眼。

    少年的眉眼低沉,并未有自傲自夸之意,只是在陈述事实。

    他有能力随时带着她走。

    谢知有空间在手,自然不怕,可看着他这个模样,也莫名觉得十分有安全感。

    于是她低低在他耳旁回答:“好。”

    漆黑的夜色渐渐压向了大地。

    今夜的天格外的黑,往常的夏夜总有半明半昧的清光,今夜才刚黑下来,没多久四周就已经伸手不见五指,黑得让人心悸。

    四周草木影影绰绰,犹如鬼影,众人心中惶惶时,前方却终于出现一抹橘红的火光。

    “快到了,走快点。”官兵喜悦道。

    众人心中因漆黑的夜色带来的不安不由稍稍驱散,加快了步伐。

    等到了跟前,他们才终于发现,前方的收容所不是他们想象中成排的房屋,而是一座大山。

    入口处,有上百名官兵把守着,其中一人上前,看向他们:“这就是成和镇来的难民?”

    “是,这一批有五百零五个,带进去安排一下。”

    “行。”

    两人交谈完毕,立刻有人招呼着难民们进山。

    难民们虽然想不明白,为啥收容所建在山里,但也只能稀里糊涂跟着走。

    有人走了一半,忽然想起自己的粮,于是回头看去,却见带他们来的官兵们正拉着载着他们粮食的板车往回走。

    “大人,我的粮!”这人瞬间急了,拔腿就朝外面跑。

    下一秒,官兵的脸色在晃动的火光下忽然变得狰狞,手中短粗的马鞭扬起,狠狠抽在了这人身上。

    “给老子进去!什么你的粮!那是成和镇孙老爷的粮!

    你们这群大胆的逃犯,抢了成和镇孙老爷的粮,还杀了孙老爷,畏罪潜逃,如今总算自投罗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