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长嫂为妻 > 第137章 他是个男人
    “也不知是哪家,也有这么大能耐。”王大力嘀咕了句。

    许青松忖度着:“光是几艘商船,不值得出这么大价钱,恐怕这家是冲着战船去的。”

    楚淮也点头。

    二人没有深入往下说,但谢知也听明白了。

    反正拍这战船的人定然是野心勃勃。

    不论如何,他们今天算是大赚一笔,每个人心情还处于极度兴奋之中。

    许青松已经冷静下来,分析着他们离开久安镇之前要买什么。

    “我们带的人不够,最好能买些有身契的人手帮忙把粮食运回去,身契可以日后再消,还有得买些牲畜、布匹回去……楚大夫人,您还有什么想买的么?”

    听到要买人,谢知微微惊异之后,就看开了,虽然她不赞同奴隶制,但废除奴隶制不是朝夕之事,把奴隶带回去待遇不比寨民们差,对他们而言反而是好事。

    等日后他们一心为寨子里做贡献,攒够工分再消契就是了。

    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没抬上来时,去大谈平等,无异于异想天开。

    “我要再买些粮食种子、黄豆粉,熟石膏粉…就是烧石膏粉,还有硝石和硫磺……”

    谢知掰着手指头数了一堆,可每个人都仔细听着,生怕漏买了她需要的东西。

    现在他们兜里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多痛快。

    竞拍结束,拍卖师洋洋洒洒一段告别语后,整个拍卖阁里的人都在离场,但议论声还是不绝于耳。

    “今天那琉璃盏是真绝,咱们等会儿看看到底是谁家拍走了,到时候看能不能买一套回来,要是能拿一套回来,孝敬给守备大人,还愁那差事没着落?”

    “我觉得在这镇子里送人都太浪费了,该直接拿去孝敬京城里的大人,说不定能在京城里给咱们安排一个差事,还用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儿?”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王家众人也不意外。

    他们原先也是京中官宦人家,自然明白,这些玻璃盏的确只是些漂亮花瓶似的用具,但因为它稀有、罕见,它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

    有这样稀缺的东西,也是一种身份和财力的证明。拿去送人做人情,那人情可就大了。

    这一批琉璃盏送到京城去,献给那些贵族,能换来的利益恐怕远远不止三万多两。

    他们接下来可得趁着消息还没流通,赶着时间,加班加点把玻璃运到各地去卖,翻手万两黄金,好像也不是梦里才有的事。

    一行人默不作声下了楼,刚到了楼下,就看到万泽亲自上了五楼某个雅间,似乎是去接待哪位大人物。

    那一间也许就是拍下玻璃和战船的那家了。

    他们在原地等了会儿,没见到有人出来,只能先跟着义卖行的小厮到了后院,去结算银两和取货。

    “各位爷,你们这拍卖所得一共是三万两千四百两银子,扣去一成抽成,拍卖粮食和硝石矿的银两,还结余两万四千一百两,各位爷可需要咱们万氏钱庄帮忙存款?”

    “要一万四千一百两现银,剩下的存着。”谢知回道。

    虽然银子放在自己手里才放心,但万家这么大户人家开的钱庄,轻易绝不会跑路,考虑到他们接下来还要在久安镇买不少东西,来回拉银子太麻烦,索性存一部分,等以后来再用。

    小厮也没多问,应了声后连忙去办事了。

    “许二爷,那买人的事就先交由我来办,晚会我把人带过来?”柳氏叫了许老二在外的称呼。

    若是在外面还叫二当家的,恐怕他们现在就被抓了。

    许青松看了眼谢知,谢知自是点头。

    见识过柳氏的本事,她觉得买卖这种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办。

    王家人身上本就背着他们这一趟过来带的现银,这会儿便一起先行离去了。

    留下的人则等着交接银子。

    谢知想到一会儿就能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忍不住心潮澎湃,凑近自家七郎嘀咕:“七郎,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咱们现在有钱了,想买什么都能给你买。”

    楚淮看着她靠近,心跳抑制不住地再一次加速,他用力摇了一下头:“给大嫂买。”

    他虽回答得驴头不对马嘴,但谢知却听得高兴。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也把自己当成真心相待的亲姐姐了呗。

    谢知这次再也没忍住,抬手揉了一下他的头。

    楚淮抿了抿唇,唇角弯着。

    许青松见四下暂时无人,也放心在一旁笑道:“楚大夫人也没比楚将军大几岁吧,倒是像是长辈照顾孩子似的。”

    “……”少年唇畔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大嫂摸他的头,是因为把他当作小孩儿……么?

    从前被谢知如此对待时,楚淮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可如今,因着心中那些隐秘的、难以言说的心思,他不想被她当作孩子看待。

    他是一个男人,不是孩子了。

    谢知闻言,笑容却更粲然:“大两岁也是长辈,我呀,是彻底把七郎当成自己的亲弟弟看待。”

    “我也早跟七郎说过,若是他愿意,就把我当亲姐姐看。”

    谢知没发现,自己每说一句,少年的眼瞳就暗沉一分,到最后,整个人几乎快要碎了。

    他不愿意当长嫂的弟弟。

    谢知一无所觉,刚说完,就见那小厮去而复返,连忙停下了。

    他们的称呼也不能随便让人听到,不然就麻烦了。

    许青松对她笑了笑后,视线似乎不经意地看向了楚淮。

    但少年很敏锐,片刻间便恢复了平时沉静如水的模样。

    “客人,你们的银子已经清点好了,需要客人们自己带车来拉,你们的货也是……敢问客人几时取货?”

    “先给我们拿两千两吧,待一个时辰后我们带人来拉货。”

    谢知想了想,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拍卖行这么大个地方也不敢随便耍无赖,索性他们也趁着这个时间先去购置货物。

    小厮连忙应声,带着他们去取银子。

    可到地方谢知才发现,两千两银子就有一百多斤了,还真不好带走,于是又让他换了万家发行的银票给自己。

    反正万家钱庄的银票在久安镇上是通用的。

    等出了义卖行,几人就直奔久安镇上的市场而去。

    “也不知是哪家,也有这么大能耐。”王大力嘀咕了句。

    许青松忖度着:“光是几艘商船,不值得出这么大价钱,恐怕这家是冲着战船去的。”

    楚淮也点头。

    二人没有深入往下说,但谢知也听明白了。

    反正拍这战船的人定然是野心勃勃。

    不论如何,他们今天算是大赚一笔,每个人心情还处于极度兴奋之中。

    许青松已经冷静下来,分析着他们离开久安镇之前要买什么。

    “我们带的人不够,最好能买些有身契的人手帮忙把粮食运回去,身契可以日后再消,还有得买些牲畜、布匹回去……楚大夫人,您还有什么想买的么?”

    听到要买人,谢知微微惊异之后,就看开了,虽然她不赞同奴隶制,但废除奴隶制不是朝夕之事,把奴隶带回去待遇不比寨民们差,对他们而言反而是好事。

    等日后他们一心为寨子里做贡献,攒够工分再消契就是了。

    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没抬上来时,去大谈平等,无异于异想天开。

    “我要再买些粮食种子、黄豆粉,熟石膏粉…就是烧石膏粉,还有硝石和硫磺……”

    谢知掰着手指头数了一堆,可每个人都仔细听着,生怕漏买了她需要的东西。

    现在他们兜里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多痛快。

    竞拍结束,拍卖师洋洋洒洒一段告别语后,整个拍卖阁里的人都在离场,但议论声还是不绝于耳。

    “今天那琉璃盏是真绝,咱们等会儿看看到底是谁家拍走了,到时候看能不能买一套回来,要是能拿一套回来,孝敬给守备大人,还愁那差事没着落?”

    “我觉得在这镇子里送人都太浪费了,该直接拿去孝敬京城里的大人,说不定能在京城里给咱们安排一个差事,还用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儿?”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王家众人也不意外。

    他们原先也是京中官宦人家,自然明白,这些玻璃盏的确只是些漂亮花瓶似的用具,但因为它稀有、罕见,它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

    有这样稀缺的东西,也是一种身份和财力的证明。拿去送人做人情,那人情可就大了。

    这一批琉璃盏送到京城去,献给那些贵族,能换来的利益恐怕远远不止三万多两。

    他们接下来可得趁着消息还没流通,赶着时间,加班加点把玻璃运到各地去卖,翻手万两黄金,好像也不是梦里才有的事。

    一行人默不作声下了楼,刚到了楼下,就看到万泽亲自上了五楼某个雅间,似乎是去接待哪位大人物。

    那一间也许就是拍下玻璃和战船的那家了。

    他们在原地等了会儿,没见到有人出来,只能先跟着义卖行的小厮到了后院,去结算银两和取货。

    “各位爷,你们这拍卖所得一共是三万两千四百两银子,扣去一成抽成,拍卖粮食和硝石矿的银两,还结余两万四千一百两,各位爷可需要咱们万氏钱庄帮忙存款?”

    “要一万四千一百两现银,剩下的存着。”谢知回道。

    虽然银子放在自己手里才放心,但万家这么大户人家开的钱庄,轻易绝不会跑路,考虑到他们接下来还要在久安镇买不少东西,来回拉银子太麻烦,索性存一部分,等以后来再用。

    小厮也没多问,应了声后连忙去办事了。

    “许二爷,那买人的事就先交由我来办,晚会我把人带过来?”柳氏叫了许老二在外的称呼。

    若是在外面还叫二当家的,恐怕他们现在就被抓了。

    许青松看了眼谢知,谢知自是点头。

    见识过柳氏的本事,她觉得买卖这种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办。

    王家人身上本就背着他们这一趟过来带的现银,这会儿便一起先行离去了。

    留下的人则等着交接银子。

    谢知想到一会儿就能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忍不住心潮澎湃,凑近自家七郎嘀咕:“七郎,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咱们现在有钱了,想买什么都能给你买。”

    楚淮看着她靠近,心跳抑制不住地再一次加速,他用力摇了一下头:“给大嫂买。”

    他虽回答得驴头不对马嘴,但谢知却听得高兴。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也把自己当成真心相待的亲姐姐了呗。

    谢知这次再也没忍住,抬手揉了一下他的头。

    楚淮抿了抿唇,唇角弯着。

    许青松见四下暂时无人,也放心在一旁笑道:“楚大夫人也没比楚将军大几岁吧,倒是像是长辈照顾孩子似的。”

    “……”少年唇畔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大嫂摸他的头,是因为把他当作小孩儿……么?

    从前被谢知如此对待时,楚淮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可如今,因着心中那些隐秘的、难以言说的心思,他不想被她当作孩子看待。

    他是一个男人,不是孩子了。

    谢知闻言,笑容却更粲然:“大两岁也是长辈,我呀,是彻底把七郎当成自己的亲弟弟看待。”

    “我也早跟七郎说过,若是他愿意,就把我当亲姐姐看。”

    谢知没发现,自己每说一句,少年的眼瞳就暗沉一分,到最后,整个人几乎快要碎了。

    他不愿意当长嫂的弟弟。

    谢知一无所觉,刚说完,就见那小厮去而复返,连忙停下了。

    他们的称呼也不能随便让人听到,不然就麻烦了。

    许青松对她笑了笑后,视线似乎不经意地看向了楚淮。

    但少年很敏锐,片刻间便恢复了平时沉静如水的模样。

    “客人,你们的银子已经清点好了,需要客人们自己带车来拉,你们的货也是……敢问客人几时取货?”

    “先给我们拿两千两吧,待一个时辰后我们带人来拉货。”

    谢知想了想,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拍卖行这么大个地方也不敢随便耍无赖,索性他们也趁着这个时间先去购置货物。

    小厮连忙应声,带着他们去取银子。

    可到地方谢知才发现,两千两银子就有一百多斤了,还真不好带走,于是又让他换了万家发行的银票给自己。

    反正万家钱庄的银票在久安镇上是通用的。

    等出了义卖行,几人就直奔久安镇上的市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