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长嫂为妻 > 第149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老杨身后的几个徒弟比他还兴奋,早就等着石墨了,这会儿一个个朝着板车冲过去,给板车旁一个拉货的人冲了一个趔趄,又赶紧赔不是。

    场地上闹哄哄的,谢知抽空到了楚淮身边来。

    “七郎,改日让娘帮你量量你的尺寸,还得找人量将士们的,等咱们正式开始炼钢,就给你做一套钢甲出来。”

    谢知翻阅过资料。

    冷兵器时代,历史上所有的铁甲里,钢制的板甲是最轻便也是最灵活的,防护性也最好。

    一旦开始炼钢,除了武器,他们就也能开始做盔甲了。

    届时他们的一整个护卫队装备下来,不比西荣甚至是北苍的骑兵装备差。

    五百人打上千人,也绰绰有余。

    热武器短时间之内他们也不可能大量配备,所以板甲加冷兵器是目前的最优选。

    楚淮看着他:“娘…这几日在忙,大嫂帮我量吧。”

    谢知怔了怔,自己自然是比林氏更忙的,不过既然他这么开口了,她自不会拒绝,点点头:“行,晚会大嫂给你量一下,不过我感觉你最近是不是长高啦?看来以后还得经常给你调整。”

    她感觉不是自己的错觉,一个月而已,少年的个头就高了不少。

    这个年纪,的确正是个头突飞猛进的年纪。

    卓军此时也正好路过,听到眼中不由羡慕。

    他也好想让楚大夫人帮忙量一下。

    他简直想变成此刻的楚将军,跟楚大夫人多接触一会儿。

    不过谢知也刚好看见他:“卓大人也是,等头一批盔甲做出来,先给你安排上。”

    卓军顿时心花怒放,灿烂笑道:“多谢楚大夫人!”

    看他笑得那么张扬,楚淮绷着面容。

    给他的训练量还不够大么?还有心思打大嫂的主意。

    看来也该把他送去识字,时间多的话,就去学兵书。

    谢知没急着给楚淮量尺寸,而是先忙着关注高炉这边。

    老杨带着工人们,很快就烧了二十多口石墨坩埚出来,这数量暂时够用了,毕竟如今他们所有的活都还是建立在人工的基础上亲力亲为,有生产力,但远不如机械化时代。

    等到正式开炉这天,寨子里重要的人全都来了,天天沉浸在密林里研究烧玻璃的楚香绫也跑了来。

    工人们也全部围在高炉旁边。

    他们从两侧的砖梯上去,从上方上材料,高炉两边还有牛木匠做的两个大大的风箱,炉子点起来之后,工人就开始鼓动风箱,让炉子内的温度升高。

    老杨看着时候差不多了,一声哟呵,几个工人将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倒入第一个高炉中。

    漫长的等待后,火红的生铁水从第一个高炉出来,流到第二个高炉里,等到炼成熟铁水,熟铁水又流到了坩埚里。

    一个坩埚里的铁水满了,立刻有工人用铁钳架着换第二个空的坩埚过来。

    熟铁水在坩埚内不断吸收石墨,增加低碳熟铁水的含碳量,形成钢水,钢水或直接浇铸成钢锭,或直接被郭铁匠带着的几个徒弟和工人们带走,用他们打铁的那一套技术来锻造各种钢铁用具。

    正值盛夏,天气燥热,高炉里更是温度飙升,周围的所有人站了不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口干舌燥。

    可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睁大眼睛,看着坩埚里的钢水被倒出来浇铸钢锭,一个个屏息凝神,手脚都忘了在哪。

    终于,老杨用钳子夹住了第一块亮闪闪的钢锭起来,拿到了众人面前。

    “我看看我看看。”吴老三挤到了前面,瞪大眼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

    钢锭银光闪闪,简直像是银子一般,比他黑不溜秋的大铁刀不知道好看了多少。

    他都不敢想,这样做出来一把刀有多好看,多威风!

    “简直太神奇了。”楚香绫在旁边感慨,她最近一直留在工坊这边,看工人们做各种东西,也不错过大嫂上的每一堂课。

    比起原始的木工和铁工,她感觉大嫂说的化工简直就像是传说中的仙法,分明就是点石成金。

    谢知笑着对楚淮和几个当家的道:“以后这炼钢也算是踏上正轨了,只要材料不断,就能一直产出。”

    王猛搓搓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断,绝对不能断!老二,要是缺钱你就说,我带人去掏那些肥羊老巢去!”

    众人的激动之心难以平息,又到了郭铁匠这边。

    郭铁匠这边,这段时间他也早和孬蛋带着人搭了炭火炉出来,炭火炉上面的结构是烟囱,下面是炉膛,进气口安了风门,也是用来提升炉温的。

    地上还建起了一个深入地面的铁砧台用来打铁,郭铁匠有经验,所以建的铁砧台质量还是十分靠谱的,不论怎么打铁,砧台都纹丝不动。

    他和孬蛋带着其他人将钢水倒入从前自己用的模具之后,待到冷却凝固一些,就开始用打铁的开锤捶打。

    他们之前就打过长刀、大刀,现在也不在话下,叮叮当当地捶打着,身上的肌肉时不时隆起,等到刀的形状差不多出来,就开始用小锤修平刀身、延展刀身,而后再用铁砧过渡刀刃的厚薄,鳖盖砧打磨刃线。

    郭铁匠出着力气,还不断教着几个徒弟:“等会儿最后一步刃口的硬度主要看颜色变化,蓝、黄、白,白色最硬。”

    寨子里管事的全在旁边看着,铁匠们不由有些压力,可比起压力,他们心中热情更加澎湃。

    足足快一个半时辰,周围的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敲打、磨砂、蘸火、水淬…刺啦一声,钢刀成了!

    等候已久的众人不由上前一步。

    郭铁匠检查着刃口泛着的颜色,确定是白色,顿时觉得不负众望,如释负重地松了口气,将寨子里的第一把钢刀交向了谢知。

    “楚大夫人,请您过目!”

    雪白的刀芒在钢刀上折射。

    谢知小心翼翼接到了手中。

    感受着手中的钢刀的重量,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她的唇忍不住翘起,伸手将钢刀举起,让在场所有人都能看见。

    而后她转过身,双手握着刀背,郑重地看着楚淮。

    “七郎。”

    老杨身后的几个徒弟比他还兴奋,早就等着石墨了,这会儿一个个朝着板车冲过去,给板车旁一个拉货的人冲了一个趔趄,又赶紧赔不是。

    场地上闹哄哄的,谢知抽空到了楚淮身边来。

    “七郎,改日让娘帮你量量你的尺寸,还得找人量将士们的,等咱们正式开始炼钢,就给你做一套钢甲出来。”

    谢知翻阅过资料。

    冷兵器时代,历史上所有的铁甲里,钢制的板甲是最轻便也是最灵活的,防护性也最好。

    一旦开始炼钢,除了武器,他们就也能开始做盔甲了。

    届时他们的一整个护卫队装备下来,不比西荣甚至是北苍的骑兵装备差。

    五百人打上千人,也绰绰有余。

    热武器短时间之内他们也不可能大量配备,所以板甲加冷兵器是目前的最优选。

    楚淮看着他:“娘…这几日在忙,大嫂帮我量吧。”

    谢知怔了怔,自己自然是比林氏更忙的,不过既然他这么开口了,她自不会拒绝,点点头:“行,晚会大嫂给你量一下,不过我感觉你最近是不是长高啦?看来以后还得经常给你调整。”

    她感觉不是自己的错觉,一个月而已,少年的个头就高了不少。

    这个年纪,的确正是个头突飞猛进的年纪。

    卓军此时也正好路过,听到眼中不由羡慕。

    他也好想让楚大夫人帮忙量一下。

    他简直想变成此刻的楚将军,跟楚大夫人多接触一会儿。

    不过谢知也刚好看见他:“卓大人也是,等头一批盔甲做出来,先给你安排上。”

    卓军顿时心花怒放,灿烂笑道:“多谢楚大夫人!”

    看他笑得那么张扬,楚淮绷着面容。

    给他的训练量还不够大么?还有心思打大嫂的主意。

    看来也该把他送去识字,时间多的话,就去学兵书。

    谢知没急着给楚淮量尺寸,而是先忙着关注高炉这边。

    老杨带着工人们,很快就烧了二十多口石墨坩埚出来,这数量暂时够用了,毕竟如今他们所有的活都还是建立在人工的基础上亲力亲为,有生产力,但远不如机械化时代。

    等到正式开炉这天,寨子里重要的人全都来了,天天沉浸在密林里研究烧玻璃的楚香绫也跑了来。

    工人们也全部围在高炉旁边。

    他们从两侧的砖梯上去,从上方上材料,高炉两边还有牛木匠做的两个大大的风箱,炉子点起来之后,工人就开始鼓动风箱,让炉子内的温度升高。

    老杨看着时候差不多了,一声哟呵,几个工人将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倒入第一个高炉中。

    漫长的等待后,火红的生铁水从第一个高炉出来,流到第二个高炉里,等到炼成熟铁水,熟铁水又流到了坩埚里。

    一个坩埚里的铁水满了,立刻有工人用铁钳架着换第二个空的坩埚过来。

    熟铁水在坩埚内不断吸收石墨,增加低碳熟铁水的含碳量,形成钢水,钢水或直接浇铸成钢锭,或直接被郭铁匠带着的几个徒弟和工人们带走,用他们打铁的那一套技术来锻造各种钢铁用具。

    正值盛夏,天气燥热,高炉里更是温度飙升,周围的所有人站了不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口干舌燥。

    可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睁大眼睛,看着坩埚里的钢水被倒出来浇铸钢锭,一个个屏息凝神,手脚都忘了在哪。

    终于,老杨用钳子夹住了第一块亮闪闪的钢锭起来,拿到了众人面前。

    “我看看我看看。”吴老三挤到了前面,瞪大眼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

    钢锭银光闪闪,简直像是银子一般,比他黑不溜秋的大铁刀不知道好看了多少。

    他都不敢想,这样做出来一把刀有多好看,多威风!

    “简直太神奇了。”楚香绫在旁边感慨,她最近一直留在工坊这边,看工人们做各种东西,也不错过大嫂上的每一堂课。

    比起原始的木工和铁工,她感觉大嫂说的化工简直就像是传说中的仙法,分明就是点石成金。

    谢知笑着对楚淮和几个当家的道:“以后这炼钢也算是踏上正轨了,只要材料不断,就能一直产出。”

    王猛搓搓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断,绝对不能断!老二,要是缺钱你就说,我带人去掏那些肥羊老巢去!”

    众人的激动之心难以平息,又到了郭铁匠这边。

    郭铁匠这边,这段时间他也早和孬蛋带着人搭了炭火炉出来,炭火炉上面的结构是烟囱,下面是炉膛,进气口安了风门,也是用来提升炉温的。

    地上还建起了一个深入地面的铁砧台用来打铁,郭铁匠有经验,所以建的铁砧台质量还是十分靠谱的,不论怎么打铁,砧台都纹丝不动。

    他和孬蛋带着其他人将钢水倒入从前自己用的模具之后,待到冷却凝固一些,就开始用打铁的开锤捶打。

    他们之前就打过长刀、大刀,现在也不在话下,叮叮当当地捶打着,身上的肌肉时不时隆起,等到刀的形状差不多出来,就开始用小锤修平刀身、延展刀身,而后再用铁砧过渡刀刃的厚薄,鳖盖砧打磨刃线。

    郭铁匠出着力气,还不断教着几个徒弟:“等会儿最后一步刃口的硬度主要看颜色变化,蓝、黄、白,白色最硬。”

    寨子里管事的全在旁边看着,铁匠们不由有些压力,可比起压力,他们心中热情更加澎湃。

    足足快一个半时辰,周围的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敲打、磨砂、蘸火、水淬…刺啦一声,钢刀成了!

    等候已久的众人不由上前一步。

    郭铁匠检查着刃口泛着的颜色,确定是白色,顿时觉得不负众望,如释负重地松了口气,将寨子里的第一把钢刀交向了谢知。

    “楚大夫人,请您过目!”

    雪白的刀芒在钢刀上折射。

    谢知小心翼翼接到了手中。

    感受着手中的钢刀的重量,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她的唇忍不住翘起,伸手将钢刀举起,让在场所有人都能看见。

    而后她转过身,双手握着刀背,郑重地看着楚淮。

    “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