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不是文豪 > 第7章罪与罚
    []
    他一开始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还不太相信,反复验算了3遍,才确认就是这么多。
    一万八千元,五位数,五个音节,用嘴巴读出来,刚好集齐a音的三种前鼻韵母,韵律上像李白的古风诗。
    尽管王子虚的目标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以及那高达600万元的稿费。但那个目标对于他来始终是个过于遥远的风景,他还没指望在头30年获得这个褒奖。
    而那些近处的景色,《西河文艺》几百元的稿费就是他想象力的极限了,哪怕是头部文学期刊的作者,一篇稿费也无非只有上千元,而且需要度过漫长的时间才能拿到手。
    而左子良的承诺,相当于许诺他每个月一万八千元的稿费。王子虚做梦都想不到这种好事。
    他嗫嚅半天,才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你不会付不起稿费吧?”
    左子良终于被他惹烦了,道:“去去去,我什么人还开不起你的工资?这样,你要是能做到稳定每天产出两篇,一个月产出60篇以上,总字数超过12万字,我就另外再给你加2000元的全勤奖,你看行不行?”
    王子虚生怕他反悔,马上道:“一言为定。”
    尽管有了左子良的保证,王子虚还是担心写作质量下降的问题。
    目标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必须对自己写下的每一行字负责。但是面对两万块钱的稿费,他怎能不动容?这钱几乎能够解决他生活上的一切问题。经历了痛苦的天人交战后,他心一横,心想去他妈的,反正写得不好也有钱。我就写。
    为了在写作之前做好充分心理建设,他去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传记又找出来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露出欣慰的笑。
    陀氏是他最崇拜的作家之一。《卡拉马佐夫兄弟》他读过很多遍,每一遍都是一次全新的澎湃。尽管陀氏并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但那明显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问题,而不是陀氏的问题不是吗?
    诺奖的评审会总是有些暗戳戳的成分。为了攻击意识形态,像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最重要的作家他们不颁奖,反而把奖发给蒲宁、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次重要作者。以王子虚看来,陀氏没有获奖无损他的光辉,反倒是诺奖的耻辱。
    然而就是这样大作家,也有欠钱的时候。他为了还债而去赌博,因此欠了更多的债。《罪与罚》这样的煌煌巨著是在欠了一屁股债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这明经济上的压力无损作家的创作力,创作速度加快也并不代表必定会降低创作质量。
    最重要的是,反正左子良自己都了质量下降无所谓,他又何必去帮老板操心?
    怀揣着这种心态,王子虚开始加紧码字,写了大概半个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左子良给拿捏了。
    以他的性格,就算让他降低质量,他也根本做不到。他会审视写的每一行字,反复炼字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不炼字他还不会写了。以前下班回家后写三个时就睡觉,现在他必须花上两倍的时间,才能准时交稿,不仅数量远超从前,质量也丝毫没降低。
    不过,他上床睡觉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从11点前准时睡觉,到后来凌晨2、3点才爬上床。在多次将熟睡中的妻子吵醒后,愤怒的妻子以影响备孕为由,把他踢出房间,让他去房睡觉。
    如此一个星期后,王子虚每天早晨8点起床,头发蓬乱,眼歪嘴斜,双眼下黑眼圈像用了十年的锅底,开会的时候头一歪睡着了,要不是被旁边的人推醒,差点来得及当众发出响亮鼾声,单位同事都惊讶地问他晚上干嘛去了,他只能缄口不语。
    上班以外的所有时间,王子虚都在雕琢自己的脚本。他一没事就在脑海中模拟各种各样的情话。女同事跟他话的时候,他脱口而出一句,完自己都不记得自己了什么,对方却诧异得满脸通红,连声想不到你也学坏了。下班之后,还特意来问他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喝酒。
    王子虚当然没有那个美国时间。他已全身心投入写作大业中。
    他将电脑搬到了家里的阳台上,每到夜晚,就点起一盏LED灯,不知名的虫子用头敲击着窗户玻璃,窗外响起蟋蟀的叫声,这些声音同他机箱的轰鸣、键盘的清脆响声混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深夜谐乐。
    这种强度的写作不仅对他的手速形成考验,更是对他才华的一种压榨。最初一个星期,他还能依靠过往经验创作出许多精彩纷呈的脚本,但第二个星期就进入颓势,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被榨过的甘蔗,已经流不出汁液,只能挤出干瘪的粉末。
    他创作中被打断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创作间隙,他必须阅读更多书籍对自己充电。写作的任务榨取他,他就榨取别人。
    如果以前王子虚的阅读是在深山寻溪谷,精心采集,饮一杯涓涓细流,现在便是不辞江海,管它水清水浊,颠沛世界,我大口痛饮川洪。
    尼采: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他就是在一切杯子里痛饮,只要它是水。
    渡边淳一的几本书已经被他翻出褶子,他已经无法从这个作家身上榨出营养,必须转而寻求其他人帮助,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米兰·昆德拉、张贤亮、王波……这些过去看来沾点流氓的作家,此时都成了王子虚的养分。
    这些作家文字中的养分,被他大口汲入体内,再用他独特的方式加工,从手指尖流出。在这加工的过程中,有什么东西永久性地留了下来。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台纯粹的文字加工机器。尽管他不知道自己在制造什么。要按左子良的观点来看,他应该是在制造力比多。
    他感觉到自己的文在飞速提升。不是提升,而是飞速提升。
    他现在觉得,过去的自己文还是太稚嫩了一些。比如被左子良盛赞的“仰韶人与陶器”那个比喻,其实上不得台面。他现在能写出更好的比喻,更加精确、直接、震撼人心。
    汪曾祺的节奏,查良铮的韵律,沈从文的工,钱钟书的妙喻,鲁迅的冷冽,还有王波的俏皮……他将这些尽数鲸吞入体,再化为自身精纯能量。
    夜晚孤灯,照耀在阳台的彩色窗纸上流光溢彩,诗一样的语言从指间自然流泻,这一刻,王子虚佝偻的身体蜷缩在方丈间,灵魂却巍然屹立于大地之上,新成一峰。
    左子良和王子虚都没有料到,他们两人轻易定下的这个口头承诺,彻底引爆了整个APP,在两人不知道的地方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