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 > 殷诵和哪吒把镇国神鼎拖走了
    殷诵和哪吒把镇国神鼎拖走了

    殷诵拖着麻袋,两条小腿跑得飞快。商容一个鬼魂都追不上。

    殷诵呲溜跑到最前排。这一排放着整个金匮大殿最珍贵的文献。

    殷诵踮起脚就去够上面摆着的甲骨。踮脚都够不着,就从商城兑换梯子,爬上去拿。

    商容站在下面,眼巴巴望着噔噔噔爬到不锈钢梯子最上面的殷诵。当看到殷诵一出手就抱走了成汤著作《汤誓》、《汤诰》的时候,商容心痛得双手直捂胸。

    殷诵将前面几排的文献搜刮一空,然后推着梯子瞄上了中间的架子。直到麻袋装得满满当当,他才停手。

    差点背过气的商容,看到殷诵终于停手,那一[kou]气喘了回来。

    殷诵将麻袋袋[kou]扎紧,扛到肩膀上,想把麻袋扛去窗户。但是不行,麻袋里一大半是[gui]壳和青铜金铭文,剩下的竹简份量同样不轻。殷诵用力弓了弓腰,墩在地上的麻袋,纹丝不动。

    殷诵从小跟着哪吒后面跑,今年虽然只有六岁,他的身体比十一二岁的孩子都要强壮。就是这样强壮的体魄,殷诵依旧扛不动麻袋。

    刚刚缓过气的商容,看到殷诵的尴尬局面,立即欢喜地跑到殷诵面前,喜滋滋地打趣:“你看,老夫都说要少拿一点。现在扛不动,还要把东西掏出一大半放回去。”

    殷诵松开麻袋。他转身,歪头看着扛不动的麻袋。麻袋里的东西他肯定要带走,不可能放回去的。他的力气虽然小,扛不动麻袋,但是他有表哥啊!

    殷诵立即从商城兑换了一根五十米长的粗麻绳。殷诵将麻绳的一端捆住麻袋,然后抓着另一端跑到窗户。殷诵将麻绳递给哪吒。

    哪吒那把力气,别说小孩子,就是十几二十个大人加一起都比不上。哪吒接过粗麻绳往外收。麻绳另一端的麻袋立即受力,被拖到墙角。

    哪吒手上用力,往上一提,装着大商太庙最有价值的文献的麻袋,被他提溜了出去。

    哪吒解下豹皮囊,将麻袋连同麻绳一起装了进去。

    殷诵回头,十分有礼貌地朝愁眉苦脸的商容摆摆手说再见。然后,殷诵伸出手臂攀住哪吒伸过来的胳膊,想要爬出去。

    殷诵正要用脚蹬墙面,忽然心有感应。殷诵再次回头,向大殿正位上看去。但是那里除了一张厚重的沉香长案,再没有别的。

    殷诵眨眨眼。哪吒唤了一声,殷诵回头,两脚用力一蹬,手上借哪吒的力气,顺利地钻了出去。

    商容站在大殿中央,愁眉摇头地望着殷诵爬出窗户。老者没有阻止,更没有引来太庙的护卫。

    当窗户被哪吒关上,老丞相叹息一声。他收起愁容,转身向大殿正位上看去。

    一道雍容华服的妇人,出现在长案前方的玉石台阶上。商容向妇人躬身行礼:“娘娘。”

    妇人正是元后姜氏的亡魂。

    姜王后手臂垂在身体两侧,两只手蜷缩藏在长袖下。这双手曾被按在火红的铜柱上,炮烙至焦黑见骨。

    姜王后发髻蓬松,半张脸被乌黑的长发遮掩,毫无一国之母的端庄体面。

    生前她的一只眼睛被生生剜去,乌发遮住的眼眶空无一物。

    即使做了诸多掩饰,刚刚她依旧不敢现形。姜王后怕自己的模样吓到孩子。他还这样年幼,受到惊吓会生病的,就像她的两个儿子那样。

    姜王后望向已经关合的窗户。

    这个孩子长得真像小时候的她呀。那时候,她在东鲁,胆量也像这么大。明明有父亲和弟弟在,她什么祸都敢闯的。

    她怎么就嫁到这么遥远的朝歌呢?

    殷诵从金匮大殿出来。两个小鬼又去了其他三个殿阁,如法炮制了一遍。豹皮囊装了整整八个大麻袋,殷诵尤不满足。金鼎阁最大的青铜鼎都被他挑中,让哪吒拖了出去。

    殷诵和哪吒把镇国神鼎拖走了

    两个小布丁完全没有想过,这件重达三千斤的青铜鼎,对整个大商王室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哪吒收起青铜鼎,拍拍手,问了殷诵一声,还要收什么。

    殷诵打了个哈欠,揉起了眼睛。

    哪吒见殷诵这副困倦的模样,也不用等殷诵回答。哪吒直接蹬上风火轮,扛起殷诵飞出了太庙。

    回到皇华驿馆的时候,殷诵已经就着哪吒的肩膀打起了呼噜。哪吒扛着殷诵回到自己的房间,两个人共享了一张床。

    馆驿的床很大,两个六、七岁小孩睡在上面不仅不挤,还能各自倒个个。一个从床头转到床尾,一个从床尾滚到床头。

    就是殷诵喜欢卷被子。到了早晨,两条被子都被他一个人卷走了。得亏哪吒天生仙骨,不畏寒暑。不然这样寒气料峭的初[chun],哪吒肯定冻生病。

    第二天早晨起来,殷诵没有让哪吒把八个麻袋取出来。昨天他们动作太大了,尤其是最后一个鼎十分沉重,即便是哪吒都略觉得吃力。哪吒拽着麻绳用力的时候,青铜鼎倾斜着被拖出来,压碎了一路的地砖。殷诵胳膊粗细的麻绳,五根拧成的一股,都差点崩断了。

    殷诵琢磨着,最迟到今天早上,太庙那边肯定发觉了。太庙根本兜不住,肯定会上报。紧接着就是全城封锁和地毯式大搜查。他们此时拿出麻袋,是上赶着被拿住呢。

    果然,上午辰时刚过,驿馆外面吵闹起来。没一会儿,驿丞领着一队军官跑进馆驿,一个屋子一个屋子进行搜查。

    随从阳荣打听了一下,得知这队军官是护国武成王旗下,为的正是太庙宝藏失窃,来搜查贼子和失窃的宝物的。

    因为太庙众多失物中,有一样是镇国神鼎。据说大商大半国运都压在这件神鼎上。负责搜查的军官半点不敢马虎。即便是哪吒和殷诵这样的小孩,都要仔细地盘问。

    阳荣他们四个对昨晚上的事一无所知,军官在他们这里什么都问不出来。

    哪吒是个杀神,人生字典里就没有“害怕”和“心虚”。

    殷诵同样不心虚。小朋友坚定地认为,子孙拿祖先的东西绝不能叫“偷”。他分明是合法继承!作为先祖代表的商容,都同意了呢。

    官兵在他们这里,就更加问不出东西了。

    [ji]飞狗跳一上午,军官半点线索都没找到。一队人悻悻地离开皇华驿馆。

    殷诵有些好奇,按照搜查军官的说法,虽然太庙失了大量宝物,连镇国神鼎都弄丢了,纣王竟然只是下令武成王搜查全城,务必将丢失的宝器全部追回。

    以残暴著称的纣王,竟然没有大发雷霆,降罪微子这个太庙负责人!

    这可真是奇了!

    这还是暴君吗?

    纣王已经昏聩到这种程度了吗?

    殷诵满脑子问号。他将这个疑惑告诉了哪吒。哪吒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下午,梧子揣着袖子从外面跑回来,告诉殷诵和哪吒,他从老乡那里打探到一件事。

    “小人出身北崇。当时一起逃难的同乡,一多半去了西岐。昨天在街上喝茶,坐在隔壁桌的就是小人的同乡。”

    “他现在发达了,成了伯侯府上的仆从。六年前,他跟随西伯侯入了朝歌。西伯侯被押后,这位老乡一直留在朝歌。小人猜想他在替西伯侯留意这边的风声。”

    “他租的房子就在中谏大夫费仲的斜对门。他告诉我,今天一大早,天蒙蒙亮,就有人送了一个大箱子进费府。”

    “那箱子沉得很。路面都被车轮压出了两道印子。”

    梧子的老乡没说,这个大箱子是谁送的,也没说大箱子里装的什么,用来做什么的。但是殷诵和哪吒都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