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chun][ri]渐浓,雨水纷纷,这两[ri]更是雨水不断,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夜。

    紫禁城被天水洗刷一新,雨过天晴,红砖绿瓦,繁花似锦。

    一个宫女微微猫着腰,手里牵着一个穿着[jing]致的小姑娘,小心翼翼的走过抄手游廊,往乾清宫里走。

    “小格格,雨天路滑,奴婢带着您走,可千万不能摔着了。”

    宫女低声的提醒道。

    “嗯,我知道。”被唤作小格格的姑娘小心的盯着脚下的路,被牵着,一步一步的迈着小步伐。

    皇宫里自然不似家里,就是下雨天为了防止主子们摔倒,洒扫的太监们顶着雨水扫着地面。

    雨刚停,路面上的积水就已经不见半分。

    只即便如此,宫女也不敢懈怠,毕竟她牵着的可不是普通的小贵人。

    小姑娘是当今圣上的母家,佟佳氏佟国维的女儿,佟蓉婉。

    蓉婉今年刚满五岁,穿着一身水清底淡紫刺绣飞燕摘花,吉祥如意对襟盘扣的旗袍,两把式的发髻上对称钗着风铃流苏,[nai]糕一般柔软白嫩的小脸儿上一双明亮的桃花眼,瞧着就像是可爱灵秀的白瓷娃娃一般。

    两人刚走上乾清宫的月台,乾清宫殿里面便走出一个微微猫着腰,笑得殷勤的太监,走到蓉婉的跟前儿规矩的行礼:“哎哟,蓉婉格格,您可来了。”

    “皇上早晨用膳的时候就问过了您呢。”

    蓉婉微微抬头瞧着笑得就像是家里后厨养的肥橘猫一般的太监,开[kou]的嗓音带着清甜。

    “梁九功,皇帝表哥可是在忙?”

    梁九功上前接过了小姑娘的手,牵着她往里走。

    “皇上[ri]理万机,可若是小格格来了,倒是可以舒心的歇息一会儿呢。”

    乾清宫她可来了不止一次,当初刚满月的时候便见到了先皇顺治爷呢,只可惜没见到传闻之中的董鄂妃。

    大清宫殿门槛儿高,梁九功说了句得罪主子,再抱着她进了门。

    乾清宫乃紫禁城后宫之首,且不说月台上四座鎏金香炉[ri][ri]不断焚着香,殿宇内可明晃晃都是铺满了的金砖。

    一进门儿,便瞧见了案桌后面,龙椅上坐着的皇帝。

    少年康熙,如今不过刚满十四岁的年纪。

    一张冷白的面容已初见凌厉的轮廓,眉若剑裁,狭长的丹凤眼如同狼毫在玉盘上勾勒晕染一般,带着山水墨画意蕴。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蓉婉在瞧见康熙时,这句出自宋代·郭茂倩《白石郎曲》,便有了具象化的描述。

    走到殿宇中间,梁九功将小姑娘放下。

    “皇上,蓉婉小格格到了。”

    “蓉婉给皇上请安。”小小的一个儿姑娘姿态已然有了几分端仪。

    “起来。”

    头顶上方传来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蓉婉尚未来得及抬头,便被一双修长有力的手扶了起来。

    少年牵着她的手,语气和煦:“昨儿舅舅就说太皇太后说是许久未曾见你了,便让你进了后宫。”

    少年天子,既是冠绝天下的姿容,凑近了看也只有更惊艳的。

    乾清宫内十分安静,鎏金兽首[kou]中吐着提神的香,周围明黄[se]的帷帐被金钩挂起,几人粗的柱子上雕刻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

    前世从未觉得皇家森严如神,如今身处这个环境,天家皇权,即便是在这乾清宫之中便能压得人不由得心生畏惧。

    可眼前少年即便因正在长个子的缘故显得不那么高壮,但却能稳稳的压住这满殿宇的龙气。

    如出鞘的利刃,也如正在成长为参天大树,[ri]后定是长成庇佑整个大清的君父。

    “昨[ri]一早,宫里的苏麻拉姑便让人送了信,午后趁着天气凉爽,也未曾下雨,我就进了宫。”

    蓉婉跟着康熙走到了南窗下的榻子上坐稳了,喘了[kou]气儿这才一字一句清晰的说道。

    说着,她便瞧见了榻子矮桌上放着的几本折子,最上面的一本略略有些歪,显然是被人翻阅过了。

    蓉婉也是被家里教着识字了的,便清晰的瞧见了帖子最上面写着“鳌拜请奏皇帝请安折”。

    鳌拜啊。

    她曾在襁褓之中见过一面鳌拜,她诞下的那一年,康熙正登上皇位,姑母孝康章皇后极为喜欢她,说她是佟家小福星,时不时的便让母亲带着她进宫来。

    就这么偶然在宫中见得一面。

    身姿高大雄伟,气势[bi]人,就是对着皇帝,行礼时也未弯下一点腰。

    何为功高盖主,何为君弱臣强,一目了然。

    “表妹可是认得上面的字?”

    少年的嗓音清朗,却已带着稳重。

    “嗯。”

    说着她伸手点了点鳌字,嘟了嘟嘴说道:“这个鳌字可真是复杂。”

    第 1 章

    “唔..”

    康熙瞧着那白生生的就像是小玉雕一般的手指,轻笑了声,说道:“字虽复杂,可世间却无人不识。”

    这话说的寻常,可蓉婉却听出了语气之下的冷淡。

    蓉婉内里虽年纪不小,可面儿上只是五岁的孩童。

    她自是知晓鳌拜之败,也会知道康熙[ri]后便是大清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的帝王。

    但她可不敢显露半分来,她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穿越的,又如何勇战四方,最后得到天下的。

    可她穿越而来几[ri]便知身边没有一个不是心思缜密之人,前世那些学习的知识和所谓的人情,怕是第一个便是“怀璧之罪”,第二个便是落入漩涡,最后怕是万劫不复,尸骨无存。

    如此,还是老老实实“重新做人”好了。

    况且,她可是历史上都有记载的康熙爷第二位皇后,佟佳氏呢。

    只是命不怎么好罢了。

    她不想进宫,只想老老实实做个皇帝表妹,抱着皇帝大腿,在宫外肆意过[ri]子呢。

    所以,和皇帝之间,可必须拥有最好的表兄妹之情!

    不是亲生,更胜于亲生才好!

    “鳌字可难学了,上面是个敖,下面还有个鱼。”

    “世间那么多人都知道这个复杂的鳌字,因为下面的鱼字吗?”

    “我听说民间很多人也喜欢吃鱼呢!”

    女童的声音清脆的在殿宇之中响起,天真烂漫。

    那张瓷娃娃一般的小脸儿上,那双好看的桃花眼含着润泽的光一派天真灵秀的和少年漆黑如墨的眼眸对视。

    宫女奉上点心,和温热的[nai]茶。

    梁九功挥了挥手,身边的侍从鱼贯而出,他也走到了门[kou],陷入了[yin]影之中,如同无物。

    少年将点心碟子往前推了推,笑着说道:“蓉婉可是爱听典故?”

    蓉婉伸着小手捻起一块儿小[kou]小[kou]的吃着,嘴巴不空,她连连点头。

    南窗半开,窗外景致落入眼中,茵茵翠翠的林木含着水韵,带着生机勃勃。

    偶然一阵带着昨夜雨夜残留的清凉缓缓落入窗中,不觉冷,倒是颇有些醒脑。

    晨光熹微,淡黄[se]的[ri]光缓缓地落在少年如玉一般的侧容上,另一侧倒是显得有些暗。

    高挺的鼻梁如同刀削的峰被[ri]光一分为二,一半光明,一半黑暗。

    “那你可听过“鲤鱼跃龙门”这一典故呢?”

    蓉婉点了点头,然后语气就像是炫耀一般的说道:“蓉婉不光是知道鲤鱼跃龙门,还知道东海龙王,也知道管东海龙王的天帝呢。”

    话音落,屋子里骤然陷入了安静之中。

    不过转息之间....

    “好,好。”

    少年骤然朗笑出声,那双如墨的眼中骤然染上了笑意。

    “蓉婉是有大智慧的小姑娘。”

    远处[yin]影里站着的梁九功缓缓地吐出了一[kou]气,旁人或许不知,但他此后在主子身边总归是知道一二的。

    如今鳌拜把持朝政,竟是完全没经过皇帝的同意径直换了皇帝身边的侍卫,皇帝不过问了一句,就被鳌拜一句:“按照祖制,皇帝尚未亲政,不得左右国事”就这么了解了此事。

    如此轻视怠慢,皇帝如何咽的下这[kou]气?

    但如今他说是皇帝,却被拘于皇位之上,尚不能亲政,如何能和鳌拜相抗?

    为此,他这几[ri]神[se]倒是越发的冷淡了。

    直到此时蓉婉格格的话,就像是此刻穿过窗[kou]的光,慢慢的扫开了层层的雾霭。

    童言童语,听着一派的天真烂漫,倒是道出了真相。

    即便是鳌拜如今妄图把持朝政,怕一时间也无称帝的心思,或者是有,恐心中也有些疑虑所在。

    但此忧虑不是因为皇帝之龙威,怕是有得位不正的朝堂压力,更有后宫太皇太后之威严。

    唯独不会惧怕尚未长大的康熙爷。

    这些话,他知道,皇帝如今心思越发深,定是更清楚。

    只是蓉婉格格语气天真,说起来便扫去了几分黑暗和血腥味。

    朝堂黑暗,[bo]云诡谲。

    梁九功抬抬头,看向对面相对而坐的少年和小姑娘。

    远处逐渐被[ri]光驱散的乌云慢慢的成团,朝着紫禁城袭来,就像是吞天的怪兽一般,要将眼前如同壁人的两个人吞噬殆尽。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作者】贺知章)

    也不知能不能再一次见到这样的[chun][ri]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