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红楼之谁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 正文 283 第 283 章 庆和十二年的时候,因……
    庆和十一年的时候, 因为西南、西北都不太平,所以, 莫磐一家就都没回京。

    今年, 莫磐和怀宁郡主仍旧不回京,但他上书给庆和帝,要莲哥儿和大皇子一起, 带着林黛玉回京,一同回来的, 还有严学书考察团的一行人。

    庆和帝自然是答应了。

    西北雪还未化的时候,大皇子就带着一行人出发了,等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快五月了, 正好回家过端午。

    进京之后, 林黛玉在侍卫的护送下, 先回林府, 去拜见林如海, 大皇子和莲哥儿、严学书一行, 则是直接去了大明宫,拜见太上皇、庆和帝和华柔大长公主。

    华柔大长公主看见快年没见的金孙, 又是拍又是揉又是哭的不放手,莲哥儿则是很有大人模样的哄自家老祖母,华柔大长公主被他哄的又哭又笑,直道他长大了,会哄人了。

    可不是?

    莲哥儿今年十了, 他的身高随了父亲,从小长的就高,如今, 已经是个少年模样了。

    作为少主,莲哥儿在宫中,一直跟太上皇和庆和帝说西北之事说到傍晚,要不是华柔大长公主催促,他可能就要宿在宫中了。

    林黛玉回到林府,林如海早就等着她了,父女一年多未见,都甚是想念,只觉着有说不完的话。

    林黛玉跟父亲说:“......因为关外时不时的就要打仗,所以严学士带的团队就都在平安州一带考察地形,那边离战场远着呢,因此就安全的紧,若不是很大的胜仗,我们那里都听不到捷报的。我一开始随着大嫂住在西宁郡王府里,后来大嫂去了会宁城,王府里就是严学士带着官员和学子们住在外院,我就带着丹彤和嬷嬷们住在内院,生活读书什么的,都便宜的紧。”

    林如海就笑道:“你怎的没去会宁城看看?”不会是因为吴家小子住在王府里,女儿舍不得去吧?

    林黛玉就脸上一红,笑道:“怎的没去?去年开春的时候,严学士就带着我们一起去了,一直住到下雪才回王府呢。”

    林如海就点头,正色道:“哦,原来是有严学士带着,这样,老父我可就放心了。”

    他这话说的一本正经,但林黛玉却从中听出了不正经来。

    算了,林黛玉心想,我还是多给父亲说说北国的风光吧,什么正经不正经的,随他去吧。

    严学书带着考察团去了西北近两年的功夫,即便每一个月都会写折子给庆和帝汇报,但有些情况,庆和帝都要当面问一问,才会了解的更详尽,做决断的时候,也能更放心一些。

    严学书毕竟已经上了年纪了,他的一只眼睛还不好使,因此,严学书陛见的时候,就带上了吴奉礼和另外几个他觉着很不错的学生。

    庆和帝有什么想问的,就由吴奉礼这些学生解答,他们有解答的不祥尽的地方,严学书就再补充。

    严学书的这些学生,既然跟着严学书学习,就是以后打算走农科这一道的,或是做官,或是做吏,都是一条出路。若是做官,那得非常有才华,非常有天赋,让人能看到他们的成绩才行,因此,他们以后的出路,几乎百分百的可能性就是走吏这一条路了。

    但是,他们拜的老师是大学士,能被严学书看中的学生,天然就多了一条进阶的通天梯,就比如这一次,他们若是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好的话,很可能庆和帝当场就授官了。

    因此,严学书的这些学生,在回答庆和帝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有的故作镇定,有的结结巴巴,有的甚至脑袋空空的,当然也有能摒除紧张,顺利答题的。

    吴奉礼是属于还可以的那一种。

    之所以说是还可以,是因为他以前见过几回庆和帝,不止庆和帝,他还见过几回太上皇,都是在惠慈大师的祈安寺内。因此,这次陛见,其实吴奉礼的紧张感是不多了。

    加之他性子憨直,做事认真,此次考察报告也写了不少,并不怕庆和帝提问,因此,在众多学子中,他表现的是最游刃有余的。

    陛见完毕后,庆和帝每一个人都有所赏赐,吴奉礼的这个则是多赏赐了一柄宫扇和一套文房四宝。

    庆和帝对严学书笑道:“朕听闻,爱卿此次西北之行,顺道培养出了一位女夫子,这柄宫扇和文房四宝,就赐给她吧。”

    话是说给严学书的,东西却是归了吴奉礼的名下,那么庆和帝说的那个女夫子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等出了宫门的时候,严学书就让他们自己回自己家。

    分别的时候,就有人跟吴奉礼叹道:“到底是我们狭隘了,以前见林姑娘不守妇德,抛头露面出来教书的时候,还颇有微词,现在陛下竟赏赐了林姑娘,还口上褒扬了她,吴兄回去了,就代我等跟林姑娘说句抱歉吧。”

    吴奉礼代林黛玉受了这一礼里,脸上挂着客气的笑,对那人,也是对旁边听话的人道:“她并未将尔等的‘微词’,放在心上,否则,也就不会一直教田间顽童读书识字了,所以,诸位可以放心回家了。”

    那几个人脸上都有些不自在,有羞愧不已的,但更多的是不屑不以为然的,他们能跟吴奉礼道上一句歉,不过是为着皇帝的赏赐罢了,其实在他们心里,还是觉着林黛玉出来教书,是大逆不道,颠倒纲常的行为,是让人不耻的。

    对这些人的嘴脸,吴奉礼早就看的清楚了,并不跟这些个愚人一般计较,只略微点一点头,就转身离开了。

    就有人气恼道:“神气什么?不过是个商贾之子,士农工商,他还不如我们呢。”

    就有另一人笑道:“能随意出入公主府的商贾之子,能见到皇帝和太上皇的商贾之子,这样的商贾之子,你见过几个?以后可莫要再说这样让人发笑的话了。人家能跟当朝一品大学士家结亲,你能吗?咱们当中的又有谁能?”

    那些心中不忿的人不免有些讪讪,还有的忍不住露出一丝嫉妒的神色来。

    他们中的有的人,能娶上媳妇就是万幸了,哪里还能跟大学士家的千金结亲呢?这可是痴心妄想了。

    第二日,吴奉礼带着庆和帝的赏赐去林家拜访。

    林如海这才知道林黛玉在西北都做了些什么。

    林如海看着神色有些缀缀的女儿,神色轻松的问道:“竟还有这等好事,玉儿你怎么昨天不与我说呢?”

    吴奉礼也有些茫然,怎么,林黛玉在西北为顽童启蒙的事,竟然是瞒着林如海的吗?

    西北施行军屯制,他们在军屯里搞调查的时候,林黛玉也没有一个人闷在王府里闭门不出。西北苦寒,无论是成了亲的妇人,还是未成亲的姑娘们,只要还想吃饭,就得出门做活,因此,西北的街道上,到处可见大姑娘小媳妇们,怀宁郡主也鼓励林黛玉有时间有兴致了就出去走走,只要多带上人,不要出事就行了。

    因此,林黛玉有一段时间,其实是跟着严学书他们在军屯地区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严学书他们搞调研,林黛玉就跟军屯里的小孩子们混在一起。

    林黛玉是个好读书的,她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书,那里的小孩子们见了好奇,林黛玉就教他们认一些字,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只要来找她问的,找她学的,无论难易,她都教,久而久之,她这里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学堂,跟她学习的人,也就尊称她一声夫子。

    在这一教一学之间,林黛玉寻找到了极大的人生乐趣,她心潮澎湃,又踌躇疑虑,以至于回到京师之后,都不敢跟父亲提及这些事。

    林黛玉嗫嚅道:“那么多事,哪里说的过来?我还想着,过几日再说与父亲听呢。”

    林如海就笑道:“好啊,等你想说了,就跟为父好好说说。唉,吾家有女初长成,竟也能为顽童启蒙读书了,也不枉你从小就读了满肚子的书。”

    林黛玉有些雀跃道:“父亲不反对女儿教人读书?”

    林如海就笑道:“陛下都称赞你是女夫子呢,为父难道能违逆圣恩吗?”

    林黛玉笑的小脸放光,点头应道:“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再没有比他老人家更像圣人的皇帝了。”

    林如海摇摇头,笑道:“比皇帝更像圣人的,自然就是太上皇了,你这话可是说错了。”

    林黛玉眨眨眼睛,俏皮应是。

    既然两个孩子都回京了,吴林两家就商量了一个日子,为吴奉礼和林黛玉正式放了小定,算是将亲事给定了下来。

    林黛玉今年虚岁十五,要等到明年才算是及笄,因此,这亲事,要等到后年以及大后年才能办,时间充裕的很,林如海可以慢慢的为女儿准备嫁妆。

    吴林两家定亲礼这日,林家着实热闹了一日。

    莫青鸾跟严夫人去了吴家,莫家个嫂子、王家祖母、王家大伯母、余家亲家母、黄家亲家母、以及王嫣的婆婆跟王嫣等女眷,则是来林家给林黛玉撑场子。

    还有王熙凤带着春和史湘云也来了。

    在众人的见证下,在媒人喜气盈腮的吉祥话中,吴舅妈为林黛玉插戴好四金四银,这亲,就算是定下来了。

    之后,就是热闹的筵席。

    林黛玉招待着惜春和史湘云,王熙凤则是带着迎春和探春去和众位夫人们寒暄。

    史湘云跟林黛玉道:“大老爷让凤姐姐带着迎春姐姐来,似是要给她说人家呢。”

    迎春今年已经十六了,是该说人家了,看大舅舅的意思,这是要在文官圈子里给迎春找婆家。以迎春绵软的性子,能嫁入文官家庭,或许算是个好去处。只是,以林黛玉的眼光来看,这嫁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其实没多大差别,还是要看自己。人文官家庭里,也想要个能立得住能成为丈夫助力的媳妇呢,一味的绵软是绝对不行的。

    但这话,林黛玉是不能说的。

    林黛玉就笑道:“大舅舅有心了。”

    迎春这样的,或许能招某些婆婆喜欢,也是不一定的。

    就比如,余夫人就挺喜欢迎春的。

    她家里有个庶子,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了。迎春这样绵软的,嫁给嫡子她怕儿媳妇立不起来,让儿子太辛苦,但做庶子媳妇,就能减少许多争端,家庭和睦呢。

    她跟王熙凤仔细打听了迎春的出身之后,就有些犹疑了,荣国府的孙女,即便是庶出,他们这样的人家,也是不好提出给庶子迎娶的,怕人家说自家看不上国公府邸。

    王熙凤见有门,就热情的跟余夫人攀谈,仔细打听她家里的丁口。

    余夫人就半推半就的说起家里现如今五子两女,老大和老二都是嫡出,已经娶妻了,老老四老五是庶出,老四老五才十来岁的年纪,不成器,倒是老,今年已经十八,去年才考取了秀才功名,如今正在书院攻读,只是,举业固然重要,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了,她正发愁呢。

    王熙凤听到是庶子的时候,心里就有些不大乐意,等听到已经中了秀才功名的时候,心里就有些动摇了。

    听公公的意思,是要给迎春找个会读书的,不看门第,只看人品。

    这不看门第一项,王熙凤琢磨着,或许也不论嫡庶的。

    其实要王熙凤看,今日来林家的这些人家,门第都不低,若是以此来看,庶出,似乎真的不算什么。

    关键得是看男人顶不顶用,以及,婆婆是不是好相处。

    余夫人面上自然是慈爱和气的,说话也不重不急的,一派的官家夫人样子。

    王熙凤再看看木讷讷的迎春,心下叹气,二丫头这个木头人性子,她连自己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辖制不住,以后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子,真不好说。

    王熙凤带着姑娘们回家,先去回了贾母,就去了贾赦的院中,要给贾赦回话。

    贾赦院子里,只有邢夫人一个人在,不见贾赦。

    王熙凤跟邢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婆媳两个一边说话,一边等贾赦。

    王熙凤看着精神头不大高的邢夫人,心下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

    该!让她逞能,让她逼着自己去抄捡大观园!结果呢?谁的屋子里都没出事,偏她自己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出事了。这下子,邢夫人不仅被自己弄了一个好大的没脸,还被公公贾赦知道后,直接给禁了足,连门都不给出。

    按照道理,今日去给林黛玉小定,应该是由邢夫人带着王熙凤等小辈们去的,结果,邢夫人礼物都收拾好了,门面也穿戴好了,临走了,贾赦却只让王熙凤自己带着姑娘们去,将邢夫人给赶了回来。

    邢夫人在儿媳妇面前丢了面子,即便她以前也没有什么面子,但直接被贾赦当着儿媳妇的面剥下面子,还是不一样的。

    因此,王熙凤说十句话,她也就回上一两句,也不知道是给王熙凤没脸,还是自己觉着没脸。

    好在,没一会,贾赦就回来了,带着荀哥儿。

    王熙凤让下人带着荀哥儿回自己家,她则是恭敬的将她今日见到的人家都给贾赦说了一遍。

    她道:“......对二妹妹感兴趣的人家,有余家鸿胪寺卿家和翰林黄家两家。从家世上来看,余家要更富裕一些,但余家嫡出的大少爷和二少爷已经成亲了,现在正当龄的,只有庶出的少爷,不过,这个少爷,在去年已经考了秀才了,可以称一句少年英才。翰林黄家,说的倒是嫡出的少爷,但这位少爷,如今只在国子监读书,身上并无功名。”

    贾赦思量片刻,问王熙凤:“你觉着,以你妹妹的性子,哪家会比较好一些?”

    王熙凤忙笑道:“这个,让媳妇儿来看,这两家,都是很好的。余家这边,余太太见着庶子出息,就想给庶子娶个性子软和的媳妇儿,想着家和万事兴呢,这点子,二妹妹是可的。但坏就坏在这为公子太有出息了一些,这样出息的儿郎,自己有些成算也是有的,媳妇儿就怕,二妹妹嫁过去,不得夫君喜欢,岂不是害了二妹妹?”

    贾赦捋着胡须点头,并不说话。

    王熙凤就继续道:“这位黄家的少爷,眼下还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是随着父母居住罢了。黄夫人的长子,娶的就是莫夫人的义女吴妍吴小姐,如今小夫妻两个都在西北,黄夫人膝下寂寞,就想给小儿子娶个知冷知热的媳妇儿。”

    其实是大儿媳妇太霸道了,黄夫人就想找个能受她拿捏的小儿媳妇。

    那位吴妍吴老板,在京中,可是大大的有名,贾赦一听王熙凤的话,就对黄夫人的心思猜个不就不离十。

    王熙凤继续道:“若是这样,二妹妹倒是合适的,但那位少爷,以后不知前程,父母在的时候还好,若是父母不在了,或者以后分家了,这些都是说不好的事。而且,若是二妹妹嫁过去,在黄夫人手下讨生活,日子着实难料。”

    贾赦就道:“在婆婆手下讨生活,有几个儿媳妇有好过日子的?”

    王熙凤这就知道,她公公这是相中了黄家了。

    她还以为,贾赦会相中余家呢,毕竟,余家少爷挺会读书的,但又想想,跟黄家结亲的是莫家,以后迎春嫁过去,跟吴妍就是妯娌了,王熙凤就理解贾赦了。

    既然相中了,王熙凤就找了个日子,邀黄夫人一行人到大观园里玩了一回。

    黄夫人看着安分守拙面容秀美的迎春,心下虽然不大满意她庶出的身份,但贤德妃的妹子,有这么一个身份在,配他们一个清贫翰林家,也算可以了。

    黄大人心下则是有些犹豫,无他,他在朝中听的多了,对荣国府这些老牌勋贵们,都是下意识的远着些的,更何况现在竟然也跟他们结亲了?

    黄夫人则是不以为意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爷不喜欢荣国府,就不跟那边的亲家来往,贾姑娘的姑父林大人、林表妹的婆家吴老爷还不够老爷来往的?况且,我就是喜欢这姑娘柔顺的性子。”

    ‘柔顺’这两个字,可算是顶到黄夫人的心坎上了。

    黄大人失笑,她这老妻,越老越小孩了,她这是,还在因着大儿媳妇不受管教的事不平呢。

    罢了,既然老妻喜欢,就贾家姑娘吧,而且,他那小儿子他知道,是个诸事平平的,能娶个不挑唆四的媳妇陪着过一生,也是福气呢。

    就这样,黄贾两家定亲下聘迎亲一条龙走下来,也就四个月的功夫,迎春就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