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人类太空探索史 > 正文 运载火箭:飞天大力士
    火箭技术用于空间探测和开发,为人类通向太空架起了桥梁。火箭好像化身博士,会变化出无数身手不凡、形态各异的运载火箭,成为飞天的大力士,也将人类的理想送上太空。
    1957年10月4日,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苏联(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意大利、印度、巴西、以色列和欧洲空间局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先后研制和发射成功30多种不同性能的运载火箭。
    作为最精密的运载器,运载火箭由多个系统组成:箭体结构系统是运载火箭的“身体”,推进系统是运载火箭的“肌肉”,控制系统是运载火箭的“大脑”,遥测系统是运载火箭的“神经”,  外弹道测量系统是运载火箭的“感觉”,瞄准系统是运载火箭的“眼睛”,安全系统是运载火箭的“心眼”。
    运载火箭的结构,从上到下分为四大舱段:
    一、有效载荷舱段:位于火箭的头部,装载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它的外部是流线型整流罩,保护航天器和减少空气阻力。当火箭飞出大气层时,它会自动分离、抛弃。
    二、控制舱段:是火箭的指挥中枢,在火箭的内部。飞行控制仪器主要有制导、姿态控制、电源和配电等系统。它们控制运载火箭保持一定姿态,确保按正确的航线、轨道飞行。
    三、推进剂贮箱舱段:在火箭的内部,装载推进剂。它占去运载火箭体积的大部分,总重量的80%  ~  90%。为了增大装载能力,贮箱造型设计成球形,材料越轻越好,强度越高越好,一般多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
    四、发动机舱段:位于火箭的后部,有的火箭在外部安装尾翼。发射前,运载火箭通过它与发射架相连;发射后,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外形完整和稳定飞行轨道。
    考察一枚运载火箭的优劣,主要的技术指标有:
    起飞质量:即运载火箭自身的总质量,包括燃料和有效载荷起飞质量越大,越能将更大更重的航天器送往更远的空间。
    运载能力:即运载火箭将有效载荷送人预定轨道的能
    力。由于航天器运行在高低、方向各不相同的轨道上,运载能力和运载方式也不同。
    人轨精度:即运载火箭将航天器送人轨道的精度。每颗卫星都有精确的空间坐标一近地点、远地点、轨道倾角等,运载火箭发射偏离方向、角度,就不能精确定位。
    适应能力:即运载火箭的适应范围。由于航天器的大小、宽度、高度、形状、重量各不相同,运载火箭的型号及其直径、高度会直接影响整流罩的大小和高度。
    可靠性:即地面试验和发射飞行反复验证出来的百分比,也是一项火箭设计指标。可靠性越高越好。
    安全性:即运载火箭每100次发射的安全率,也可以说每100次发射有几次危及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安全性越高越好。目前,世界载人运载火箭的安全性约为99.5%。
    成功率:即运载火箭每100  次发射的成功率。火箭发射的可靠性越强,成功率就越高。
    到2013年底,各国共发射运载火箭5354枚,成功4922枚,失败432枚,成功率为91.9%。  其中,苏联及俄罗斯发射3179枚,成功率93.4%;美国发射1587枚,成功率90.2%;中国发射200枚、成功率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