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水墨鄂州 > 正文 第43章苗蛮把势力扩张到了黄河之西
    夏王帝不降,果断处事,平叛九苑,启用扃弟,独具慧眼,终究成为一代贤君,自己知人善任的慧眼,在为大夏王朝的延续做出了59年的贡献后,急流涌退将帝位内禅给了弟弟。
    估计是因为当皇帝当得有些乏味了,夏商周时代皇帝可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尤其是道德层面上的处处受约束,手下王公大臣们动不动就要血荐轩辕以死劝谏皇帝,帝不降肯定是觉得没什么意思,干脆于公元前1783年就把帝位内禅给了弟弟扃,自己则在当了十年的太上皇后寿终正寝。
    姒扃,也称夏扃、帝扃。姒泄之子、姒不降之弟,夏朝第12任君主。姒扃在接受了哥哥姒不降禅让的夏后之位后,颇有自知之明的姒扃知道自己没有父亲帝泄与哥哥帝不降的雄才伟略,便安分的做一个执政爱民的好皇帝。
    史料记载,帝扃对国家政务的管理非常认真,先是利用哥哥帝不降的余威清理和整顿了自从夏王朝建立侯爵分封制后,一些总是想方设法不交或少交赋税的诸侯国,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其次,扃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发展为主,对周边敌对部落能不出兵的就不轻易出兵,以免耗损国力,劳民伤财。
    最后,在借鉴东夷、苗蛮等四大邻国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帝扃的对国内行政管理进行一次细致的的划分,比如将原来朝中的辅政大臣由一位变成四位,分别称作前疑、后承、左辅、右弼,在辅政大臣下面还有设置了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这六卿;除了四辅六卿外,朝中还设有管理天文和历法的官员称作“羲和”(从苗蛮借鉴);管理历史和地理的官员称作“太史”(从东夷族借鉴);管理文化和教育的官员称作“官师”;管理刑律和诉讼的官员称作“大理”;管理赋税和征集农产品的官员称作“啬夫”;另外还有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为夏王饲养宠物的官员称“御龙”;为夏王管理车辆的官员叫“车正”;为夏王管理饮食的官员叫“疱正”
    这些行政官员的设置从表面上看姒扃是非常的爱惜人才,有利于帮他参谋国家一些重大的事情,选择出最好的政策,从更深层意义上回味一下,其实是良苦用心的帝扃在分化瓦解朝中大臣的权利,防止一旦某个人权利过于集中威胁皇权。
    其实,帝扃心里明白夏王朝经过其祖父帝芒、父亲帝泄、哥哥帝不降三人近百年的折腾,夏王朝已经是日暮西山了,特别国家用兵方面一旦出师不利,帝国瞬间就会分崩离析。因此,帝扃在位私聊虽然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成就,但天下大治,府库充盈。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车轮向前推进,由于姒扃在位执政时期夏王朝总体实力仍旧不容小觑,因此这个时期鄂州之地的苗蛮与夏王保持的关系是时疏时密,表面上依旧承认夏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贡纳少量的赋税,不背叛夏朝即可自行其事。
    而实际上,夏王帝扃对鄂地苗蛮氏族部落政策则是只要表示顺从的,就采取笼络、怀柔的封爵赏赐政策。比如,为巩固对广大鄂地苗蛮族的统治,对苗蛮族诸氏族部落酋长赐与与夏朝皇亲贵族一样爵位和物品来加强他们同夏后氏的关系,以达到两国相安无事的和平目的。
    有了和第一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条约约束,鄂地苗蛮便有恃无恐起来,好歹夏王朝是个文明的部落,肯定不会搞背后偷袭捅刀子这种事情,于是便集中兵力进攻三湘之地的南蛮族,此时鄂地苗蛮实力范围已经扩大到长江中下游江西一带和陕西黄河之西等地域。
    而节节败退南蛮族则开始收缩势力范围向云贵高原等艰难困苦之地转移。毕竟,相对于生存下去,艰难困苦都是不算什么,咬牙忍一忍就过去了的事情。
    据传这时期聪明鄂州的苗蛮从夏朝学会了冶炼铸造技术,但只被大家世族少数部落掌握,尽管已经能炼制青铜兵器了,加上获取原始冶炼材料比较困难,因此制造出来的青铜物件器皿以及兵器只是在上层勋贵们手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