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汴京第一酒楼 > 正文 第101章入冬拨霞供上
    一入冬,整个汴京城便迅速地冷了下来。
    沈于归的脚店中自然也用上了炭火,并吩咐阿桃她们脚店中烧炭火时不要过于节省,将炭火烧得旺足一些,这样食客们便不会觉得冷。
    脚店中生了炭火,自然,门窗便是紧闭着的。前些日子桂花开时,沈于归正好制了许多蒸木犀,一直放着,舍不得用,此时门窗紧闭,正是熏香消味的好时候。
    沈于归讲究地用小香炉装了自己所制的蒸木犀,脚店里每张食案上皆放一个,二楼每间客房中也都放上一个。
    如此一来,整个脚店之中便弥漫着十分好闻的桂花香。走入脚店,便仿佛走入了秋日里的桂花林里一般,淡雅清新。
    既入了冬,火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取暖吃食。在烘得暖洋洋的脚店中,吃一顿火锅,面前三两好友,相约吟诗做赋,或是畅谈人生,这样惬意的生活,试问谁能不爱呢?
    其实在本朝,就已有火锅这样吃食,只不过名字不叫火锅,而是叫做拨霞供。而且,虽说当下已有火锅,但在吃法上,终究还是不如后世的花样多。
    故而在吃食上一直秉持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原则的沈掌柜自然不甘于当下的简单吃法,而是要在这汴京城中,将一道拨霞供,玩出一番新花样来。
    ·
    汴京城甜水巷中向着沈娘子脚店的方向迎面走来两个年轻人,这两个年轻人虽已换上了冬装,却依旧冷得直打寒颤。
    一个年轻人指着前面惊喜道:“罗兄你看,这家沈娘子脚店有拨霞供!不如,咱们进去吃上一锅,暖和暖和?”
    那姓罗的年轻人抬头一看,确实,自己面前的方向的招牌上就赫然写着“沈娘子脚店”这五个大字,大字旁边挂着一个一人高的大木板,上书“拨霞供有售”。
    “诶,祝兄,你有没有觉得奇怪,这脚店的名字怎么听着如此耳熟啊……”
    “罗兄,这就是这段时日汴京城中名噪一时的沈娘子脚店,那日重阳大会罗兄未到场,自然不知。”
    “好,那咱们便进去试试这家脚店的口味吧!”
    二人一掀门帘,温暖如春的热气便迎面扑来,然后便是挡也挡不住的桂花香。
    本以为整个脚店封闭着,里头的味道会令人作呕,却不曾想竟一点儿也闻不到那种使人毫无食欲的恶臭,而是心旷神怡的清香。
    一进门,便自有饭博士招呼着,将二人领去了雅座。
    脚店中食客爆满,生意好得不得了。几乎每张食案皆坐了食客,各张桌案上的各色菜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光是一路看过来便引得人口水直流。
    落了座,一旁自有茶博士上来添茶,饭博士手执纸笔,只是遥遥一指,只见一整面墙上满满当当挂着的全是脚店中的水牌。
    等等!这沈娘子脚店中的水牌似乎还与别家的水牌不太一样……
    待二人细看时,只见整面墙被从中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普通的叫水牌,同别家脚店并无两样,只是这下半部分,倒是挺有意思的。
    下半部分水牌的布局与上半部分虽无大异,但在所有水牌的左边挂着一个较大些的木牌,上书“拨霞供”三个字。
    右边的水牌又以水牌的颜色被分为两部分,挂在上排的褐色水牌共有四个,分别写着“清汤”、“辛汤”、“菌汤”与“酸汤”。
    那罗姓食客眉头一皱,十分疑惑地向一旁的饭博士问道:“这上排的四块水牌,写的究竟是什么?”
    坐在他对面的祝姓食客亦摇头,自嘲道:“小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却头一次看不懂水牌。”
    那饭博士陪笑道:“难怪二位郎君看不懂了,这些原是咱们家的掌柜所想的新玩意儿,待小二向二位郎君解释解释,郎君们便知道了。”
    “这‘清汤’、‘辛汤’、‘菌汤’与‘酸汤’,乃是拨霞供锅中的汤水口味,不同名字的汤水,口味皆不相同。”
    “所谓清汤,便是脚店中用猪骨熬制了十二个时辰的骨头汤,香浓醇厚,专为不擅食辣且口味较淡者食用,在此汤中摆熟的吃食也是最为贴近食材的原汁原味的。譬如那一桌食客,他们所要的便是清汤。”
    这二人顺着饭博士的手指看去,只见果然有一桌案,桌上锅中汤水翻滚,咕咚作响,锅上热气蒸腾,四个人正吃得十分尽兴,热火朝天。
    锅中汤水颜色清白,几个人用竹箸夹了批得薄薄的兔肉,伸入汤水之中,等待须臾,再夹起来吃时,兔肉已变了颜色,还不断滴落着清汤汁水,看着甚是可口诱人。
    “那辛汤呢?这又是用什么熬的?”
    饭博士又用手指向另一桌:“辛汤实际上依旧是以清汤为底,不过是在清汤中加上多多的胡椒、花椒、茱萸、姜、黄芥等辛辣之物,再加酱、醋、胡麻油等调味。辛汤口味甚是辛辣,专为口味重的食客及喜辛辣的食客所食。”
    二人看着这一桌,锅里胡椒、花椒等佐料皆漂浮在汤面之上,如同遮天蔽日的浩大阵仗。这一锅各色佐料皆撒得如同不要钱一般,让人光是看着便已经觉得口舌生热。
    果然,这一桌的几位食客脸上皆是被辣得红扑扑的,有一个还不断抹着眼中热泪,嘴里不断念叨着:“某来东京这许多年,却不曾想还能在有生之年吃上一回故乡风味!”
    饭博士笑着解释道:“咱们脚店的掌柜说,东京居,大不易,城中千万人口,自然也有许多背井离乡来京城讨生活的外乡人。外乡人中,便以蜀人为最多。蜀人好食辛辣,掌柜便特意为他们做了这辛汤口味,也算是暂寄些他们的思乡之情吧。”
    那罗姓食客道:“方才说有四种口味,那剩下的两种口味呢?又是什么?”
    饭博士道:“第三种乃是菌汤。菌汤是用城中市面上的各种菌子熬汤,例如松蕈、竹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菌汤虽也清淡不辛辣,但其风味又与清汤不同。清汤香浓,菌汤清新,此外,多食菌菇,亦助于延年益寿。”
    说完,饭博士正满店替这二位食客找哪桌点了菌汤,找了半日也未曾找着,方才作罢。末了还不忘补一句:“二位食客若是对于菌汤好奇,可以亲点一锅,便知其是何模样了。”
    “那最后的所谓‘酸汤’呢,又是用什么熬的汤水?”
    饭博士笑道:“二位郎君可食过菹菜?”
    “菹菜?”二人面面相觑,“那不是用芥菜叶腌制而成的吗,那一向都是那些贫苦人家所食,我们怎会食那个!”
    饭博士笑道:“这酸汤便是将腌制好的菹菜加入清汤中熬煮而成的汤汁,二位食客别看这菹菜虽贱,但熬出来的汤却是酸辣均有,尤其开胃。若是食客喜酸,或是觉得辛汤口味单调者,便食酸汤。”
    那饭博士四下搜索了一番,道:“二位郎君请看那桌,那桌所食便是酸汤。”
    二人好奇看时,见锅中汤水呈黄色,锅中还漂浮着许多菹菜,同沸腾的汤水一齐上下翻滚。虽说菹菜甚贱,但凡是经济条件好些的皆对此嗤之以鼻,但那一桌食客虽着锦衣华服,却依旧围着一锅酸汤吃得不亦乐乎。
    饭博士道:“这便是咱们脚店中的四种拔霞供汤,不知郎君是要什么样的汤水口味呢?”
    两人商量一番,还没商量出个结果,却又听见饭博士道:“对了,二位郎君,咱们脚店吃拔霞供时所用的陶锅样式不同,对于汤水口味的选择亦不一样。”
    罗姓食客笑道:“还有不同样式的陶锅?新鲜,当真是有意思极了!”
    饭博士道:“咱们脚店的陶锅样式共分五种,分别是圆锅、鸳鸯锅、子母锅、子母鸳鸯锅及十字锅。”
    “其中圆锅乃是寻常陶锅,只能配一种口味的汤水,若是二位食客口味一致,没有分歧,圆锅便已足够。”
    “鸳鸯锅则是用铁板在陶锅中隔开,形成左右两个单独的空间,这样便可同时尝到两种汤水口味。”
    “子母锅则是在陶锅中用铁筒圈出内外两环,内环与外环亦可同时吃到两种口味的汤水,各汤水之间彼此相隔,互不打扰,故而郎君们也无需担心汤水相互混杂的问题。”
    那祝姓食客疑惑道:“那这鸳鸯锅与子母锅似乎并无不同,这岂不是多此一举了吗?”
    饭博士笑道:“二位食客是人数少,故而觉得并无不同。若是一桌食客人数多了,吃着鸳鸯锅,坐在这头的想吃对面锅中的汤水,竹箸交错之间,难免会误污了汤水,若是子母锅便不存在此类问题。”
    “而子母鸳鸯锅便是将子母锅与鸳鸯锅二者结合,最多可以吃到三种口味的汤水。”
    “最后一种,十字锅,便是圆锅中以十字形相分隔,共呈四部分。若是不善抉择者便可以食这十字锅,这样,无论哪种口味的汤水便都能吃到了。”
    一番话说下来,二人皆已觉得眼花缭乱了,心中皆道这沈娘子脚店的拨霞供当真是花样百出,汴京城中将拨霞供能吃得如此有意思的,只此一家,有趣得很!
    二人皆一时抉择不定,饭博士在一旁耐心问道:“不知二位食客究竟是要哪种锅,什么汤水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