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都市的人生 > 第79页
    下午茶,谁也不肯去。我也是第一次进去,看着只好无可奈何的笑。但是适之先生直赞这地
    方很好。我心里想,还是我们中国人有涵养。坐了一会出来,他一路四面看着,仍旧满口说
    好,不像是敷衍话。也许是觉得我没有虚荣心。我当时也没有琢磨出来,只马上想起他写的
    他在美国的学生时代,有一天晚上去参加复兴会教派篝火晚会的情形。
    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
    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镑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的老是望着,看怔住
    了。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
    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
    都有“粘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我出来没穿大衣,里面暖气太热,只穿着件大挖
    领的夏衣,倒也一点都不冷,站久了只觉得风飕飕的。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
    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
    次看见适之先生。我二月里搬到纽英伦去,几年不通消息。一九五八年,我申请到南加州亨
    享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A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艺文作场,是海边山谷里一
    个魅丽的地方,前年关了门,报上说蚀掉五十万。我写信请适之先生作保,他答应了,顺便
    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寄还给我,经他通篇圈点过,又在扉页上题字。我看了实
    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写了封短信去道谢后,不记得什么时候读到胡适返台消息。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
    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
    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也是应当的。
    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
    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来。
    要不是现在有机会译这本书,根本也不会写这篇东西,因为那种怆惶与恐怖太大了,想都不
    愿意朝上面想。
    译《海上花》最明显的理由似是跳掉吴语的障碍,其实吴语对白也许并不是它不为读者
    接受最大的原因。亚东版附有几页字典,我最初看这部书的时候完全不懂上海话,并不费
    力。但是一九三五年的亚东版也像一八九四年的原版一样绝版了。大概还是兴趣关系,太欠
    传奇化,不sentimental①。英美读者也有他们的偏好,不过他们批评家的影响
    较大,看书的人多,比较容易遇见识者。十九世纪英国作家乔治·包柔(GeorgeBo
    rrow)的小说不大有人知道——我也看不进去——但是迄今美国常常有人讲起来都是乔
    治·包柔迷,彼此都欣然。
    要是告诉他们中国过去在小说上的成就不下于绘画瓷器,谁也会露出不相信的神气。要
    说中国诗,还有点莫测高深。有人说诗是不能诵的。小说只有本《红楼梦》是代表作,没有
    较天真的民间文学成份。《红楼梦》他们大都只看个故事轮廓,大部分是高鹗的,大家庭三
    角恋爱,也很平常。要给它应得的国际地位,只有把它当作一件残缺的艺术品,去掉后四十
    回,可能加上原著结局的考证。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是石印本,看到八十一回“四
    美钓游鱼”,忽然天日无光,百样无味起来,此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最奇怪的是宝黛见面
    一场之僵,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满不是味。许多年后才知道是别人代续的,可以同情作者之如
    芒刺在背,找到些借口,解释他们态度为什么变了,又匆匆结束了那场谈话。等到宝玉疯了
    就好办了。那时候我怎么着也想不到是另一个人写的,只晓得宁可翻到前面,看我跳掉的做
    诗行令部分。在美国有些人一听见《海上花》是一八九四年出版的,都一怔,说:“这么
    晚……差不多是新文艺了嘛!”也像买古董一样讲究年份。《海上花》其实是旧小说发展到
    极端,最典型的一部。作者最自负的结构,倒是与西方小说共同的。特点是极度经济,读着
    像剧本,只有对白与少量动作。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迹,织成一般人的生活的
    质地,粗疏、灰扑扑的,许多事“当时浑不觉”。所以题材虽然是八十年前的上海妓家,并
    无艳异之感,在我所有看过的书里最有日常生活的况味。
    胡适先生的考证指出这本书的毛病在中段名士、美人大会一笠园。我想作者不光是为了
    插入他自己得意的诗文酒令,也是表示他也会写大观园似的气象。凡是好的社会小说家——
    社会小说后来沦为黑幕小说,也许应当照novalofman-ners评为“生活方式
    小说”——能体会到各阶层的口吻行事微妙的差别,是对这些地方特别敏感,所以有时候阶
    级观念特深,也就是有点势利。作者对财势滔天的齐韵叟与齐府的清官另眼看待,写得他们
    处处高人一等,而失了真。
    管事的小赞这人物,除了为了插入一首菊花诗,也是像“诗婢”,间接写他家的富贵风
    流。此外只有第五十三回齐韵叟撞见小赞在园中与人私会,没看清楚是谁。回目上点明是一
    对情侣,而从此没有下文,只在跋上提起将来“小赞小青挟资远遁”,才知道是齐韵叟所眷
    妓女苏冠香的婢女小青。丫头跟来跟去,不过是个名字而已,未免写得太不够。作者用藏闪
    法,屡次借回目点醒,含蓄都有分寸,扣得极准,这是唯一的失败的例子。我的译本删去几
    回,这一节也在内,都仍旧照原来的纹路补缀起来。
    像赵二宝那样的女孩子太多了,为了贪玩、好胜而堕落。而她仍旧成为一个高级悲剧人
    物。窝囊的王莲生受尽沈小红的气,终于为了她姘戏子而断了,又不争气,有一个时期还是
    回到她那里。而最后飘逸的一笔,还是把这回事提高到恋梦破灭的境界。作者尽管世俗,这
    种地方他的观点在时代与民族之外,完全是现代的,世界性的,这在旧小说里实在难得。
    但是就连自古以来崇尚简略的中国,也还没有像他这样简无可简,跟西方小说的传统刚
    巧背道而驰。他们向来是解释不厌其详的,《海上花》许多人整天荡来荡去,面目模糊,名
    字译成英文后,连性别都看不出,才摸熟了倒又换了一批人。我们“三字经”式的名字他们
    连看几个立刻头晕眼花起来,不比我们自己看着,文字本身在视觉上有色彩。他们又没看惯
    夹缝文章,有时候简直需要个金圣叹逐句夹评夹注。
    中国读者已经摒弃过两次的东西,他们能接受?这件工作我一面做着,不免面对着这些
    问题,也老是感觉着,适之先生不在了。
    编后记
    张爱玲(1920-),出身于上海,名门闺秀。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
    美国。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主要
    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