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红楼梦魇 > 第62页
    一段的语气,批者是初看此书,还不知道结局怎样。第二十二回来自
    极早的早本,这条批该是初名" 石头记" 时批的。
    稍前宝玉填了词," 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 庚、戚本句下批
    注:" 前夜已悟,今夜又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堕落无成也。"
    在这最初第一个早本里,显然宝玉后来并未出家。
    与湘云白头偕老,自然是没有出家。如果晚年丧偶后出家,那是
    为了湘云,不是为了黛玉了。
    出家的预兆在第三十、三十一回,两次都是宝玉用半开玩笑的口
    吻说" 你死了我做和尚" ,一次向黛玉说,一次向袭人说。第二十九
    至三十五回这七回是在书名" 红楼梦" 期前或更早,加金钏儿的时候
    改写的,除了几段保留下来的原文,都没有回内批。出家的预兆是否
    这时候插入的,不得而知,因为这几回后来又还改写过一次。反正预
    言出家这两段是后添的。
    此书初名" 石头记" ,改名" 情僧录".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站
    在门口,街上来了一僧一道," 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哭起来".
    甲戌本批:" 奇怪。所谓情僧也。" 情僧原来是茫茫大士,二仙之一。
    这与楔子冲突。楔子里空空道人把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一部书抄了来,
    看了此书"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
    僧,改' 石头记' 为' 情僧录'." 情僧是空空道人觉悟后的禅号。
    空空道人入山" 访道求仙" ,似乎是个道士,而不是随便取的别
    号。道士改名情僧,非常奇怪。但是我们一旦知道情僧本来是茫茫大
    士,就恍然了。最初楔子较简短,石上刻的文字是茫茫大士录了去的,
    因此书名一度改为" 情僧录".此后添写空空道人这人物,与石头问答,
    借石头口中发挥此书与一般才子佳人的小说不同处。但是改由空空道
    人抄录" 石头记" ,不得不牺牲" 情僧录" 书名,因此使空空道人改
    名情僧," 情僧录" 就仍旧保留在那一系列书名内。
    先后两次" 情僧录" 都是指情僧作的记录。如果双关兼指情僧的
    故事,即宝玉为情削发为僧的故事,也是书名改为" 情僧录" 之后的
    事了。初名" 石头记" 的第一个早本内,宝玉没有出家。
    楔子末尾那一系列书名,按照时序重排,是初名" 石头记" ,改
    名" 情僧录" ,十年五次增删后又改名" 金陵十二钗" ;增删时将"
    风月宝鉴" 收入此书,棠村就主张叫" 风月宝鉴" ;最后畸笏建议总
    名" 红楼梦" ,但是到了一七五四年,脂砚又恢复" 石头记" 原名
    (见" 二详" )。十年改写期间,大概前期仍旧书名" 石头记" ,后
    期已改" 情僧录".楔子里后加的空空道人一节,内有:本空空道人听
    了此话,思忖半晌,将这" 石头记" 名再细阅一遍。
    加空空道人时,书名仍是" 石头记" ,但是作此批时,书名已改
    " 情僧录" 或" 金陵十二钗" 或" 红楼梦" ,因此在" 石头记" 下注
    明" 本名".但是此回回首还提起过" 石头记" ,并没有批注" 本名"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而借通灵之说,撰此" 石头记" 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劈头第二句,批者决不会错过此处的" 石头记".唯一可能的解释
    是作批时还没有这一段。
    第一、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是不可分的。显然自述一节起初
    并没提甄士隐贾雨村,而是这样:──括弧内文字是后加的──此开
    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
    借通灵之说,撰此" 石头记" 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
    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当此则自欲将已
    (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
    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
    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
    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
    床,其晨夕风露,氨柳庭花,亦未有防(妨)我之襟怀笔墨。[虽我
    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
    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初名" 石头记" ,就是指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记录。所以那篇楔子是
    一直就有的。楔子前的这段作者自述却与楔子冲突──楔子里这部书
    没有作者,是凭空出现,刻在大石上的。自述一节当是隔了个时期添
    写的,此后发觉矛盾,因又插入一段解释:是将真事隐去,所以" 借
    通灵(玉)──即石头──之说" 自譬。加解释的时候,已经添写了
    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趁此说明二人命名由来。畸笏把这篇自述收
    入" 凡例" 内,大概就是为了隔离作者自述与楔子,因为一旦隔开了,
    楔子是作者所著小说的一部份,楔子内此书出现的奇迹当然是虚构的,
    不必另加解释,因此删去" 借通灵之说" 这句,成为:" 故将真事隐
    去,而撰此' 石头记' 一书也。故曰'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甲戌
    本)
    五详红楼梦(3 )
    甄士隐梦游太虚," 风月宝鉴" 收入此书后始有太虚幻境,因此
    是收并" 风月宝鉴" 后才加了甄士隐贾雨村二人。
    第一个早本没有第一、二回,只有楔子;写贾家不似今本自黛玉
    来京写起,而先写湘云幼年长住贾家。今本自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上
    引渡到雨村送黛玉进京。第一个早本显然是从贾家的观点写黛玉入京,
    没有另起炉灶写江南那边。
    " 四详" 分析第二回介绍三姊妹一段的改写经过,加了" 因史太
    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读书" 这两句,才删去贾政将迎春"
    抚为己女" 句,因为不复需要解释迎春为什么住在贾政这边;但是此
    后又将惜春改为贾珍之妹──当然是因为有了宁府──以至于侄孙女
    也归入" 孙女" 之列。因此是先加贾赦夫妇,后加宁府。
    甄宝玉家出现在下列诸回,各回定稿年份如下:第二回(一七五
    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
    第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十七、十八合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仅
    只小字批注提起。元妃点戏," 仙缘""伏甄宝玉送玉" 第五十六回
    (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七十一回(一七五四年──同上)
    第七十四回(一七五四年──回内有" " 字,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十五回(一七五六年──回前附叶有日期)
    有甄家的这几回都定稿很晚,但是第五十六回梦甄宝玉一节有"
    长安都中" 这名词,早本特征之一。这是因为甄家文字分两个阶段,
    本来用甄家抄家影射曹家,贾家并未抄没,自一七五四本起才改为甄
    家抄家是贾家抄家的预兆。
    甄家是否书中一直就有的?
    有甄家的八回,内容如下:第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甲戌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