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项羽脱下白日里穿着的战甲,换上一身淡蓝色长袍,缓步朝项隆营帐的方向走去。

    此时,他的心中已经认可了项隆的谋略与胆识,决定将兵权交付项隆,由自己的儿子指挥大军突出重围。

    可多年征战的项羽明白,军事绝非儿戏。这不仅关乎他自己的命运,还关系到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他不能不谨慎对待。

    所以,他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此次夜访,就是他对项隆的最后一次考核。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项隆正躺在床榻上,翘着二郎腿,慢声吟咏着辛弃疾的诗词。

    身旁火光一跳一跳地映照在他俊朗坚毅的脸上,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已经站在帐篷外的项羽倒是把他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嗯好大的气势!我儿果然志向不俗!”项羽既惊讶又满意地感叹道。

    “父王,您来啦!”

    看到项羽迈步走进帐内,项隆一下子站起身来,微笑着拱手一揖:

    “儿臣项隆,拜见父王。”

    随后又指了指旁边桌子上摆放的羊腿和酒壶:

    “父王您请这边坐,肉已烤好,酒已温热,就等父亲您的大驾了。”

    听到这话,再看看桌上摆好的酒肉,刚刚坐下的项羽微微一愣,抬起眼来上下打量着项隆,问道:

    “你早知道我要来?”

    项隆一面俯身倒酒,一面微笑着说:

    “这并不难猜。我军被围此地已二十余日,虽说敌军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暂时不会有太大动作。但在此处与敌军拼消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儿臣料定,最近几日之内,父王必会有所动作。行动前与儿臣商议一下,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听了项隆的话,项羽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微笑叹息说:

    “好好好,亏得我儿有如此先见之明。自从亚父范增走后,很久没人能猜到我的心思了。”

    说话的同时,项羽拿小刀从羊腿上片下一块肉来,放在嘴里狠狠嚼了几口,又接着说:

    “看你成竹在胸的样子,想必也知道我为何而来。既如此,你且说说你的谋划。”

    一听这话,项隆就知道项羽对他的考验还没有结束。

    不过这也正常,面对生死存亡的大事,没谁能够随随便便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里,哪怕那个人是他的儿子。

    但没关系,那就让自己来彻底说服项羽吧。

    想到这儿,项隆稍稍定了定神,随后朗声说道:

    “儿臣之前已向父王言明,以如今情势,正面决战,不利。所以只能突围。”

    “而突围所面临的士气问题、粮草问题,如今均已解决。”

    “现在首当其冲的是应该

    如何突围。”

    听到这里,项羽摆了摆手,自负地说:

    “这还不容易?待为父点八百精兵,趁夜冲杀出去,谅他刘邦小儿拦不住我。”

    项隆见项羽的鲁莽脾气又上来了,不由得摇头苦笑。

    他知道,其实项羽这话说的不假。

    在真实的历史中,项羽确实率领八百人趁夜突围,冲破了汉军重重包围圈,一路杀到乌江岸边。

    只要自己能够劝说项羽登上乌江亭长的那艘小船,便可保全项羽的性命。

    他自信自己是可以劝动项羽的。

    可问题是这样一来,项羽的十万大军丢得干干净净。

    没有兵马,没有粮草,没有钱财,没有武器。

    只剩下项羽一个“光杆司令”

    孤身逃回江东,又有什么用呢?

    江东的那些世家大族们有自己的算盘,早已和刘邦勾勾搭搭,眉来眼去了。

    他们只是害怕项羽的威严,所以才不敢在明面造反而已。

    如果项羽真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只怕在他踏上江东土地的那一刻,就会被那些世族抓起来,然后送给刘邦当做见面礼。

    所以在项隆看来,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抛下大部队。

    因为这是项羽手中最大的本钱,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本钱。

    因此,听到项羽的话,项隆在心中暗自摇了摇头,但又不愿在明面上顶撞项羽,只好顺水推舟:

    “父王神勇,天下皆知。若想突围,刘邦、韩信之辈定然难以阻拦。”

    见项羽面露满意之色,项隆又沉吟道:

    “只不过还有一事,却令儿臣心中不安。”

    “哦,何事?”

    “若是有人提前泄露了父王的行踪,岂不坏事?”

    一听这话,项羽脸上的肌肉微微一跳,拳头不由攥紧,冷笑道:

    “什么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在我眼皮底下做这种事!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我一定不会轻饶!”

    项隆一笑,肯定地说:

    “只怕不是如果有,而是一定有。”

    “何出此言?”

    “这就是人心了,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很难。

    当年父王得势,天下人皆来归附,声势何其浩大;而如今您兵败如山倒,又有谁肯与我项家同生死、共荣辱呢?

    当年与刘邦、韩信交好的那些人,肯定早就蠢蠢欲动了。”

    一席话,听得项羽倒吸了一口凉气,握紧的双拳攥得更紧,仿佛要把指甲嵌到肉里一般。

    沉默良久,项羽一拍桌子,忽的一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这群混账!我这就将他们统统抓起来,看他们还怎么和敌人通风报信!”

    眼见项羽就要走出营帐,项隆急忙劝到:

    “父亲且慢,现在我们手中没有任何证据,您能抓谁?如果贸然抓人,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还会使人心更加混乱,得不偿失。”

    “那我们就这样轻易放过这些心存异志的小人不成?”项羽还是不忿。

    “当然不是,”项隆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狡黠之色,“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我看来,这些背叛者不但无害,反而还会为我所用。”

    “快快说来!”项羽有些糊涂了。

    那些心存异志的人,非但不会泄露自己的秘密,反而还会帮助自己,这怎么可能嘛!

    但项隆接下来的话,就更让项羽惊呆了。

    “这些叛徒,我们不但不能抓,而且还要想办法让他们顺利逃到汉营。

    不过需要父王您与我演一出戏,带些假消息给韩信,此所谓顺水推舟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