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57章 柳暗花明
    冯宽听项隆打算突围,点头赞同:

    “好,请殿下放心,我就算背也会把您背出去。”

    项隆却摇摇头:“不,我的意思是说要你们突围,而我会留在山上。”

    冯宽王诚听后大吃一惊,忙出言劝阻:“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啊!您是世子,哪里有我们突围,把您一人留下来的道理?”

    项隆靠在一块冰凉的大石头上,望着洞顶悠悠地说:

    “你们听我讲,我屡次坏韩信好事,韩信如今恨我已极,必欲除我而后快。我如果和你们一同突围,他必不会放过我们。所以倒不如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吸引韩信注意力,这样一来你们突围便能轻松许多。我实在不忍看到任何人再因我而死了。”

    王诚知道项隆这是要用自己的性命来为剩下的三百名玄武军换得一线生机,拱手说道:

    “殿下何出此言?您仁德宽厚,爱兵如子,平等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即便对待下人,也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如此种种,属下等全部看在眼里。

    您说弟兄们是因您而死,恕末将不能赞同。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并不仅仅因为您,更是为了保家卫国,守护自己的家人、亲人和朋友,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家国而亡,是真正的英雄。”

    王诚抱拳跪下,继续说道:“所以殿下无需自责,末将恳请殿下与我等一同突围!”

    冯宽也跪到项隆面前:“王将军所言极是,还望殿下珍重己身,末将等一定誓死保护殿下安全。”

    听到冯宽和王诚真挚的话语,项隆也不禁十分感动。可他知道自己伤势很重,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能成为别人的累赘,带上自己只怕谁都跑不了。于是他装作生气,大喝道:

    “够了,无需多言!我不仅是你们的世子,还是大王亲封的大将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问你们,事到如今,你们还愿服从我的命令吗?”

    冯宽、王诚互望了一眼,低头拱手:“末将等自然奉命!”

    “那好,”项隆满意地点点头,“我现在就用大将军的身份命令你们,率领所剩军士,十到二十人为一组,今夜分头突围,不必管我!”

    冯宽和王诚还想再劝,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项隆见他们二人欲言又止,疲惫地摆了摆手:

    “你们只需奉命行事即可,不必再说。好了我累了,你们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会。”

    冯宽王诚出了山洞,走出约一箭距离,只见冯宽突然单腿跪地,向王诚一拜。

    王诚被冯宽突然的大礼弄得惊慌失措,连忙搀扶,口中道:

    “小冯将军,你这是……这是做什么?你我同样品级,我如何当得起你如此大礼?”

    冯宽却不肯起身,盯视着王诚面具下的双眼:“王将军,我冯宽出身低微,可自从垓下之战与殿下结识,深受殿下高厚之恩。殿下待人友善,从未把我当做一名下人,反而与我兄弟相称,可以说没有殿下就没有我的今日。

    如今殿下一心求死,我又岂能置他于不顾?殿下在哪,我就在哪,绝不离开半步!”

    王诚也被冯宽的忠心所感动,心中五味杂陈,只说了句“冯将军,你……”,再也不忍说出后面的话。

    冯宽接着说:“王将军,你从不肯以真面目示人,我也并不清楚你的底细。可这没关系,只要殿下信你,我冯宽就信你。我只希望王将军能够顺利突围,将今日之事说知大王,让大王为我等报仇雪恨!如此,便已足够!”

    王诚紧紧握住冯宽的双手,沉声道:“冯将军忠勇无双,在下佩服。你放心,王某一定不负所托!”

    ……

    申时三刻,仅剩的三百多玄武军开始埋锅造饭,吃完最后所剩不多的一点粮食后,他们就准备开始突围了。

    整个营地都静悄悄的,没有人开口说话,空气中充满着一种悲壮的氛围。

    就在这时,山下的汉军又开始行动,向山洞的方向冲杀而来。项隆看着如蚁群般密密麻麻的汉军,心中长叹一声:

    看来还是韩信棋高一招,竟然连最后突围的机会都不给我。罢,也罢,能输在兵仙韩信手上也不算丢人。

    就在项隆等待着“最后时刻”到来时,山脚下的汉军突然一阵骚乱,冲上来的敌人也纷纷退了回去。

    远处传来阵阵厮杀呐喊之声,扬起一阵烟尘,几乎弥漫了半个天空。

    正在项隆感到疑惑时,一员小将带领一队人马杀至山脚。

    那名小将身披银白色重甲,手中拿着一柄方天画戟。这柄方天画戟在他手中仿佛有生命一般神出鬼没,如同出海的蛟龙,所到之处,汉军纷纷避退。

    冯宽目力极佳,指着山脚下那员小将兴奋地喊道:

    “殿下,快看!是‘英’字大旗,是淮南王的人来救我们了!”

    项隆定睛一看,发现山下那员闯入汉军阵中的勇将竟然是他的老朋友,淮南王英布的儿子——英斌。

    这时英斌也发现了项隆,朝山顶大喊:

    “项贤弟!项贤弟莫慌!我来救你啦!”

    本来项隆已经打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了,没想到在这生死危亡的紧要关头,竟然等来了援军,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一向稳重的项隆也不禁大喜过望,率领着剩下的楚军杀下山去,配合英斌夹击汉军。

    杀到山下,项隆才发现淮南王军中除了英斌外,还有一红衣女将。只见她在马上弯弓搭箭,“嗖嗖嗖”几支连珠箭飞快射出,对面汉军应声而倒,林笙歌竟然也来了。

    项隆和英斌两方一汇合,并不多做停留,迅速杀出汉军重重包围,向淮南军所在的方向且战且退,很快就甩掉了汉军追兵。

    韩信将一切看在眼里,目中喷火:

    “好一个背信弃义的英布,说好的两不相帮,为何如今攻击我军,还救走了项隆?真当我韩信是好欺负的吗!”

    随后韩信恶狠狠地吩咐手下:“传令下去,全军集结,摆开阵势,我要与英布这狗贼一决雌雄!”

    冯宽听项隆打算突围,点头赞同:

    “好,请殿下放心,我就算背也会把您背出去。”

    项隆却摇摇头:“不,我的意思是说要你们突围,而我会留在山上。”

    冯宽王诚听后大吃一惊,忙出言劝阻:“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啊!您是世子,哪里有我们突围,把您一人留下来的道理?”

    项隆靠在一块冰凉的大石头上,望着洞顶悠悠地说:

    “你们听我讲,我屡次坏韩信好事,韩信如今恨我已极,必欲除我而后快。我如果和你们一同突围,他必不会放过我们。所以倒不如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吸引韩信注意力,这样一来你们突围便能轻松许多。我实在不忍看到任何人再因我而死了。”

    王诚知道项隆这是要用自己的性命来为剩下的三百名玄武军换得一线生机,拱手说道:

    “殿下何出此言?您仁德宽厚,爱兵如子,平等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即便对待下人,也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如此种种,属下等全部看在眼里。

    您说弟兄们是因您而死,恕末将不能赞同。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并不仅仅因为您,更是为了保家卫国,守护自己的家人、亲人和朋友,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家国而亡,是真正的英雄。”

    王诚抱拳跪下,继续说道:“所以殿下无需自责,末将恳请殿下与我等一同突围!”

    冯宽也跪到项隆面前:“王将军所言极是,还望殿下珍重己身,末将等一定誓死保护殿下安全。”

    听到冯宽和王诚真挚的话语,项隆也不禁十分感动。可他知道自己伤势很重,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能成为别人的累赘,带上自己只怕谁都跑不了。于是他装作生气,大喝道:

    “够了,无需多言!我不仅是你们的世子,还是大王亲封的大将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问你们,事到如今,你们还愿服从我的命令吗?”

    冯宽、王诚互望了一眼,低头拱手:“末将等自然奉命!”

    “那好,”项隆满意地点点头,“我现在就用大将军的身份命令你们,率领所剩军士,十到二十人为一组,今夜分头突围,不必管我!”

    冯宽和王诚还想再劝,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项隆见他们二人欲言又止,疲惫地摆了摆手:

    “你们只需奉命行事即可,不必再说。好了我累了,你们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会。”

    冯宽王诚出了山洞,走出约一箭距离,只见冯宽突然单腿跪地,向王诚一拜。

    王诚被冯宽突然的大礼弄得惊慌失措,连忙搀扶,口中道:

    “小冯将军,你这是……这是做什么?你我同样品级,我如何当得起你如此大礼?”

    冯宽却不肯起身,盯视着王诚面具下的双眼:“王将军,我冯宽出身低微,可自从垓下之战与殿下结识,深受殿下高厚之恩。殿下待人友善,从未把我当做一名下人,反而与我兄弟相称,可以说没有殿下就没有我的今日。

    如今殿下一心求死,我又岂能置他于不顾?殿下在哪,我就在哪,绝不离开半步!”

    王诚也被冯宽的忠心所感动,心中五味杂陈,只说了句“冯将军,你……”,再也不忍说出后面的话。

    冯宽接着说:“王将军,你从不肯以真面目示人,我也并不清楚你的底细。可这没关系,只要殿下信你,我冯宽就信你。我只希望王将军能够顺利突围,将今日之事说知大王,让大王为我等报仇雪恨!如此,便已足够!”

    王诚紧紧握住冯宽的双手,沉声道:“冯将军忠勇无双,在下佩服。你放心,王某一定不负所托!”

    ……

    申时三刻,仅剩的三百多玄武军开始埋锅造饭,吃完最后所剩不多的一点粮食后,他们就准备开始突围了。

    整个营地都静悄悄的,没有人开口说话,空气中充满着一种悲壮的氛围。

    就在这时,山下的汉军又开始行动,向山洞的方向冲杀而来。项隆看着如蚁群般密密麻麻的汉军,心中长叹一声:

    看来还是韩信棋高一招,竟然连最后突围的机会都不给我。罢,也罢,能输在兵仙韩信手上也不算丢人。

    就在项隆等待着“最后时刻”到来时,山脚下的汉军突然一阵骚乱,冲上来的敌人也纷纷退了回去。

    远处传来阵阵厮杀呐喊之声,扬起一阵烟尘,几乎弥漫了半个天空。

    正在项隆感到疑惑时,一员小将带领一队人马杀至山脚。

    那名小将身披银白色重甲,手中拿着一柄方天画戟。这柄方天画戟在他手中仿佛有生命一般神出鬼没,如同出海的蛟龙,所到之处,汉军纷纷避退。

    冯宽目力极佳,指着山脚下那员小将兴奋地喊道:

    “殿下,快看!是‘英’字大旗,是淮南王的人来救我们了!”

    项隆定睛一看,发现山下那员闯入汉军阵中的勇将竟然是他的老朋友,淮南王英布的儿子——英斌。

    这时英斌也发现了项隆,朝山顶大喊:

    “项贤弟!项贤弟莫慌!我来救你啦!”

    本来项隆已经打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了,没想到在这生死危亡的紧要关头,竟然等来了援军,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一向稳重的项隆也不禁大喜过望,率领着剩下的楚军杀下山去,配合英斌夹击汉军。

    杀到山下,项隆才发现淮南王军中除了英斌外,还有一红衣女将。只见她在马上弯弓搭箭,“嗖嗖嗖”几支连珠箭飞快射出,对面汉军应声而倒,林笙歌竟然也来了。

    项隆和英斌两方一汇合,并不多做停留,迅速杀出汉军重重包围,向淮南军所在的方向且战且退,很快就甩掉了汉军追兵。

    韩信将一切看在眼里,目中喷火:

    “好一个背信弃义的英布,说好的两不相帮,为何如今攻击我军,还救走了项隆?真当我韩信是好欺负的吗!”

    随后韩信恶狠狠地吩咐手下:“传令下去,全军集结,摆开阵势,我要与英布这狗贼一决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