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58章 决战之后
    就在韩信磨刀霍霍,想要与淮南军一决胜负之时,突然前方探马来报:

    “启禀大将军,我军主力在长江大败,项羽亲率大军从北面杀来,请大将军定夺!”

    韩信这一惊非同小可:“什么?我军主力四十万大军竟然败了,这怎么可能?”

    原来项羽知道项隆这里兵力空虚,在击败刘邦之后,命令季布、桓楚等人打扫战场,自己则亲率田甲等六万大军,马不停蹄前来支援项隆。

    韩信虽然不愿相信,但项羽的大军已经杀来,与南面的淮南军对他形成夹击之势。韩信再自信,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同时对付两个强大的对手,只好无奈下令退兵。

    可汉军撤至牛渚港刚开始登船,就看到对岸一片火光冲天。此时正值日落时分,也不知道是对岸的大火还是落日的余晖,把整片天空烧得彤红。

    原来英布让英斌率领大军来南岸救援项隆,他自己则亲自带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到北岸截断了韩信的退路。

    而驻守北岸的孔聚、陈贺等人根本不是英布的对手,刚一交战就败下阵来。

    这下,韩信彻底慌了神。敌军从三面包围而来,自己若再不走,恐怕就会沦为项羽的阶下之囚。

    于是他急忙下令开船,可现在已经登船的汉军只有数千人,他也来不及管那么许多,抛下岸上的军队,仓皇逃离。

    来不及上船的汉军士兵看到主帅逃走,哪里还有半分抵抗之心?纷纷放下武器,做了楚军的俘虏。

    就这样,楚军在水战大获全胜之后,再次取得了陆战的胜利。此役俘虏汉军近六万人,汉军主力彻底宣告崩溃。

    楚军、淮南军两军会师,项羽、英布、项隆、英斌、林笙歌、冯宽、王诚、田甲等一众文臣武将共至秣陵。

    路上,项隆受伤骑不得马,于是和英斌、林笙歌共乘一辆马车。

    “英兄,多谢你这次来得及时,我实在没想到你和英伯父能在此时出手相助。要不是你们,恐怕我现在已经……”

    英斌笑吟吟地看着项隆,打断了他的话:

    “哈哈项贤弟,你最应该感谢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父王,而是我妹子。自从听说刘邦大举进攻江东,笙歌他一日三遍求我父王出兵相救,可以说费尽了口舌。

    等到父王同意出兵后,又一次次催我加快行军,这才能在短时间内赶到。不然的话,我们怎么会来得这样快?我看呐,我这个妹子对你可真是情深义重,连我这个当哥哥的也要嫉妒了。”

    林笙歌在一旁红了脸,撅起嘴埋怨英斌:

    “哥!你不要乱开玩笑,我这是听父王说我们两家已在暗中结为同盟,这盟友有难,不是自然应该帮助的嘛!”

    “是是是,”英斌无奈笑道,“我妹妹说什么就什么,这还不行吗?”

    项隆脸上也露出笑容,向林笙歌道谢:“林郡主,这次……”

    可没想到他刚一开口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林笙歌打断:“什么郡主不郡主的,听起来好像我们第一次见面一样,你还是叫我笙歌好了。

    ”

    “好()?(),

    笙歌姑娘()?(),

    我……”

    项隆刚想再说()?(),

    却又被打断?()?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林笙歌略有些不满地说:“不是什么笙歌姑娘,是笙歌,没有姑娘。项大哥,你要是还如此见外的话,我可要生气了。”

    项隆笑笑,只好改口道:“好,笙歌妹子看得起我项隆,是我三生有幸。这次你帮了我一个大忙,项隆铭记于心,日后若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请尽管开口,水里火里,我誓不皱眉。”

    听了项隆的话,英斌一挑眉,以肉眼不可见的幅度笑着摇了摇头。林笙歌却暗中白了自家哥哥一眼,一脸高兴地对项隆伸出小拇指:

    “好啊,我们拉勾。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日后你可莫要赖账。”

    ……

    回到秣陵的第二日,陈婴前来拜见项羽和项隆,从袖中抽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开始汇报清扫战场的情况:

    “我军此次会战,共缴获楼船135艘,其他各类船只500余艘,缴获马匹37600余匹,长兵器75323支,短兵器216000余支,铠甲近150000副……

    俘虏敌军共约十六万人,其中,长江之战俘虏107000余人,牛渚之战俘获53000余人……”

    一连串数字报下来,项羽喜笑颜开。这次大战,刘邦六十万大军伤亡惨重,而项羽则可以说是“发了大财”。

    说到这,陈婴停顿一下,抬头看看项羽的神色,迟疑着说:

    “俘虏中有一人,现已压入牢中。不过属下等不知如何处理,还请大王亲自定夺。”

    项羽拿起案上的茶盏,喝了一口茶水,满不在乎地说:

    “哦?区区一个俘虏还需要我亲自定夺?是何人呐?”

    “是汉军军师,张良,张子房。”

    “竟然是他!”项羽一听到张良的名字,马上激动地站起来,“此人从鸿门宴开始就处处与我作对,不知坏了我多少好事,屡次把我逼入绝境。没想到天道循环,如今竟成了我的阶下囚!这还说什么,立刻将此人斩首,尸身挂在城楼上三日,以儆效尤!”

    陈婴领命就要前去办理,项隆连忙把他拦住:“且慢!”

    随后又转头对项羽说:“父王,此人万万杀不得!”

    “为何杀不得?”项羽不理解,“莫非我儿是想招降他不成?可是此人乃刘邦的股肱之臣,铁了心与我大楚作对,想要招降他,恐怕不现实吧!”

    项隆笑着劝说项羽:“不论此人愿不愿降,我们都不能杀他,反而还要善待于他。这张良不只是刘邦的军师,还是扬名天下的名士。杀他一人不要紧,儿臣是怕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到时候父王留下个滥杀名士的骂名,这天下士人谁还敢前来投靠我大楚?”

    项隆说的这一层,项羽方才确实没有想到,点头陷入深思,只听项隆又说:

    “反之,如果我们善待于他,天下人见父王对如此宿敌都以诚相待,一来可以彰显父王的仁德,二来也可展现我大楚的求贤若渴,岂不是一举两得?”

    项隆一番议论,确实入木三分。可项羽还是心存顾忌,沉吟道:

    “我儿所说确实有理,但我怕一旦对其放松警惕,他万一逃跑,重新回到刘邦身边,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项隆见项羽原来是担心这个,笑着说:“这个简单,父王可以把他放到儿臣军中做一幕僚,一来可以让他感受感受我楚军的强大,让他输得心服口服,二来也方便儿臣就近监视,绝不会让他跑掉。”

    “可张良心高气傲,肯就这样屈身做你的幕僚?”

    “肯与不肯,儿臣一试便知。若事不可为,父王再杀不迟。”项隆很有信心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