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75章 韩信的决定
    听了陈平的建议,刘邦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好!如此甚好!不过……如果韩信当真不听号令,孤又该如何?”

    陈平冷笑两声,接口道:

    “大王可命夏侯婴率领一千精兵,以监军身份赶至函谷关,督促韩信东出。如果韩信胆敢不听号令,那就令夏侯婴带人将其秘密拿下,或者送回长安关押,或者就地处斩也可。然后令武关主帅周勃,代替韩信行使大将军职权,出关进行决战。”

    经过陈平这一布置,这项方案瞬间合理了不少,刘邦似乎已经下定决心,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

    “很好,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即刻拟写令旨,明天一早,就让夏侯婴出发!”

    ……

    得知夏侯婴奉令前来监军的消息后,韩信的心就沉了下来,虽然依旧设下酒宴盛大招待了夏侯婴,但宴席上,韩信一直兴致缺缺,似乎心事很重的样子。

    好不容易等到宴席结束,众人都散去了,空荡荡的会客厅只剩下韩信和钟离昧两人,钟离昧问韩信:

    “大将军,方才在宴席之上,夏侯婴与您交谈甚久,他都和您说了什么?”

    韩信长叹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唉!还能说什么?无非是大王又催我出关作战罢了!”

    “还要出兵?”钟离昧也十分惊讶,“上次大将军您面见大王,不是已经和大王商量好了吗?军事上的事情由您负责,何时出兵也由您决定,大王说他不会再插手过问的。”

    “情况有变!”韩信摇摇头,眉宇间写满了疲惫,“我也是今天才从长安来的探子口中得知,现在满长安城,都散播着我要背汉降楚的消息,想必大王也是听信了这些谗言,所以对我产生了怀疑。”

    钟离昧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妙:

    “什么,怎么会这样,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究竟从何而来,又怎么会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这次恐怕不得不出兵了。”

    韩信盯着桌案上一摇一晃的灯火,脸色冷得像一只幽灵:

    “我也不清楚,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总觉得这些事和项隆小贼脱不了关系,只可惜我现在手中没有证据。而且大王叫我十日后就出兵,这个日期催的太紧了,我也根本没时间搜集证据。”

    钟离昧在用兵上虽然比不过韩信,但也是多年带兵打仗的大将,深知其中利害:

    “如果彭越还在,我们出兵尚还有三分胜算,而如今彭越已灭,楚军再无后顾之忧,以现在的情况,如果贸然出兵,无异于自寻死路。大将军,您要慎重啊!”

    韩信站起身来走到门边,抬头仰望沉寂的夜空,叹息道:

    “这些事情就算你不说,我又何尝不知?可你我能说了算吗?

    早在项羽第一次攻打函谷关的时候,我就曾向大王痛陈利弊。我说过,只要能守住函谷关和武关,就可以确保关中和巴蜀之地,然后以此为后方,训练新兵、囤积粮草、休养生息,未尝不能重振旗鼓。现在楚军新胜,士气高昂;汉军新败,士气低落,不宜立刻决战。

    还有彭越,我也早就同大王提起过,他率领一支偏师孤悬河北,实在是太过危险。不如令他退至河西河东以做侧应,与主力共同行动,待时机成熟再与项羽决战,才是最佳选择。”

    说到这里,韩信再次长叹一声:

    “只可惜,大王不肯采纳我的建议,多次令我出战,丝毫不考虑当前双方情况。还因为不想失去河北之地,让彭越留守在远离关中的邯郸,这样一来,两大兵团分散,相互之间没有照应,结果就是被各个击破。

    若按我的谋划,汉军应该收缩防御,项羽见强攻不成,必然会退而求其次,夺取燕赵齐鲁和三晋之地,这么广大的领土,就算项羽胃口再大,也要消化上两三年,这就给了汉军休养生息的机会。缓缓图之,不比急功近利要好吗?”

    韩信失意地摇摇头,双眸中的眼神渐渐暗淡下去:

    “说到底,大王还是不能完全相信我,如今流言四起,只怕大王对我的误会还会更深。唉!我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可惜,我此生的理想,怕是无法实现了。”

    听完韩信这近乎哀叹的自白,钟离昧也不觉有些伤感。不过片刻后他抬起头来,双眼中流露出凶光:

    “刘邦小人心性,疑心太重,不辨忠奸善恶,看来并非明主!既如此,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真反了刘邦,自己夺取关中称王,或者投靠项羽,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听到钟离昧的话,韩信忽然回过头来盯着他,目光好似一把利剑:

    “当年我在项王身边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校尉,项王都没有正眼看过我一下。

    但是我到了汉王那里,他拜我为大将军,有好吃的先给我吃,有好穿的先给我穿,还邀请我与他乘坐同一辆马车,这种知遇之恩,我无以为报。所以,我是绝对不会背叛汉王的。

    钟离昧,我念你是我多年好友,所以你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我不会追究你。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你日后休要再提起。如若你再说,我便和你割袍断义!”

    钟离昧见韩信如此决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顺水推舟:

    “好好好,既然你已经做出最后的决定,我以后不会再说了。不管前路如何,我随你一同出兵便是!”

    钟离昧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问:

    “不过这夏侯婴是个庸才,又向来胆小怕事,刘邦竟派此人作为监军,不知又有何意?”

    韩信苦笑了两声:

    “还能有什么意思?不过是监视我罢了。之前他在彭越那里,不也派了个卢绾吗,这是他的老手段了。只不过你我心中知道就好,切不可得罪了这个夏侯婴,倒不是因为我怕他,而是如今大战在即,一切须以大事为重。”

    听了陈平的建议,刘邦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好!如此甚好!不过……如果韩信当真不听号令,孤又该如何?”

    陈平冷笑两声,接口道:

    “大王可命夏侯婴率领一千精兵,以监军身份赶至函谷关,督促韩信东出。如果韩信胆敢不听号令,那就令夏侯婴带人将其秘密拿下,或者送回长安关押,或者就地处斩也可。然后令武关主帅周勃,代替韩信行使大将军职权,出关进行决战。”

    经过陈平这一布置,这项方案瞬间合理了不少,刘邦似乎已经下定决心,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

    “很好,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即刻拟写令旨,明天一早,就让夏侯婴出发!”

    ……

    得知夏侯婴奉令前来监军的消息后,韩信的心就沉了下来,虽然依旧设下酒宴盛大招待了夏侯婴,但宴席上,韩信一直兴致缺缺,似乎心事很重的样子。

    好不容易等到宴席结束,众人都散去了,空荡荡的会客厅只剩下韩信和钟离昧两人,钟离昧问韩信:

    “大将军,方才在宴席之上,夏侯婴与您交谈甚久,他都和您说了什么?”

    韩信长叹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唉!还能说什么?无非是大王又催我出关作战罢了!”

    “还要出兵?”钟离昧也十分惊讶,“上次大将军您面见大王,不是已经和大王商量好了吗?军事上的事情由您负责,何时出兵也由您决定,大王说他不会再插手过问的。”

    “情况有变!”韩信摇摇头,眉宇间写满了疲惫,“我也是今天才从长安来的探子口中得知,现在满长安城,都散播着我要背汉降楚的消息,想必大王也是听信了这些谗言,所以对我产生了怀疑。”

    钟离昧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妙:

    “什么,怎么会这样,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究竟从何而来,又怎么会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这次恐怕不得不出兵了。”

    韩信盯着桌案上一摇一晃的灯火,脸色冷得像一只幽灵:

    “我也不清楚,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总觉得这些事和项隆小贼脱不了关系,只可惜我现在手中没有证据。而且大王叫我十日后就出兵,这个日期催的太紧了,我也根本没时间搜集证据。”

    钟离昧在用兵上虽然比不过韩信,但也是多年带兵打仗的大将,深知其中利害:

    “如果彭越还在,我们出兵尚还有三分胜算,而如今彭越已灭,楚军再无后顾之忧,以现在的情况,如果贸然出兵,无异于自寻死路。大将军,您要慎重啊!”

    韩信站起身来走到门边,抬头仰望沉寂的夜空,叹息道:

    “这些事情就算你不说,我又何尝不知?可你我能说了算吗?

    早在项羽第一次攻打函谷关的时候,我就曾向大王痛陈利弊。我说过,只要能守住函谷关和武关,就可以确保关中和巴蜀之地,然后以此为后方,训练新兵、囤积粮草、休养生息,未尝不能重振旗鼓。现在楚军新胜,士气高昂;汉军新败,士气低落,不宜立刻决战。

    还有彭越,我也早就同大王提起过,他率领一支偏师孤悬河北,实在是太过危险。不如令他退至河西河东以做侧应,与主力共同行动,待时机成熟再与项羽决战,才是最佳选择。”

    说到这里,韩信再次长叹一声:

    “只可惜,大王不肯采纳我的建议,多次令我出战,丝毫不考虑当前双方情况。还因为不想失去河北之地,让彭越留守在远离关中的邯郸,这样一来,两大兵团分散,相互之间没有照应,结果就是被各个击破。

    若按我的谋划,汉军应该收缩防御,项羽见强攻不成,必然会退而求其次,夺取燕赵齐鲁和三晋之地,这么广大的领土,就算项羽胃口再大,也要消化上两三年,这就给了汉军休养生息的机会。缓缓图之,不比急功近利要好吗?”

    韩信失意地摇摇头,双眸中的眼神渐渐暗淡下去:

    “说到底,大王还是不能完全相信我,如今流言四起,只怕大王对我的误会还会更深。唉!我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可惜,我此生的理想,怕是无法实现了。”

    听完韩信这近乎哀叹的自白,钟离昧也不觉有些伤感。不过片刻后他抬起头来,双眼中流露出凶光:

    “刘邦小人心性,疑心太重,不辨忠奸善恶,看来并非明主!既如此,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真反了刘邦,自己夺取关中称王,或者投靠项羽,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听到钟离昧的话,韩信忽然回过头来盯着他,目光好似一把利剑:

    “当年我在项王身边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校尉,项王都没有正眼看过我一下。

    但是我到了汉王那里,他拜我为大将军,有好吃的先给我吃,有好穿的先给我穿,还邀请我与他乘坐同一辆马车,这种知遇之恩,我无以为报。所以,我是绝对不会背叛汉王的。

    钟离昧,我念你是我多年好友,所以你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我不会追究你。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你日后休要再提起。如若你再说,我便和你割袍断义!”

    钟离昧见韩信如此决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顺水推舟:

    “好好好,既然你已经做出最后的决定,我以后不会再说了。不管前路如何,我随你一同出兵便是!”

    钟离昧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问:

    “不过这夏侯婴是个庸才,又向来胆小怕事,刘邦竟派此人作为监军,不知又有何意?”

    韩信苦笑了两声:

    “还能有什么意思?不过是监视我罢了。之前他在彭越那里,不也派了个卢绾吗,这是他的老手段了。只不过你我心中知道就好,切不可得罪了这个夏侯婴,倒不是因为我怕他,而是如今大战在即,一切须以大事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