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过加减法 > 第十三章启程,新的一年
    正月初五下午,清然收拾行李,第二天得出发去上班。在家七天的时间,感觉很短,有时候又很希望时间能快点、再快点。在家一日三餐正常吃,并且不用自己动手,更不用担心工作的事,单就身体来说确确实实得到放松,再有小侄子可以逗着玩,生活中的欢乐也多点,只是家里的催婚实在受不了。
    母亲在屋外问清然家里的腊肉、香肠要不要带点,鸡蛋好不好带。想到要换几趟车,而且公共交通又拥挤,很不想带,却也很想吃,正为难时听到嫂子说:“带着些东西不好坐车,可以寄过去。”有时候真的会问自己怎么会遇到那么一个通情达理的嫂子,事事想得周到、办的周全。
    虽然听从了儿媳妇的建议,但心里还是有点疙瘩,加上昨天的事,硬是没忍住唠叨起来:“你说你,那么大个人,自己的事都还要人给你操心。就问你带不带东西,都不应一声,这是给谁的呀,还不是给你吃的。昨天也是的,我们高高兴兴地跑过去,你们呢,闷声不吭,显得我就要把你嫁出去了似的。既然你们自己都没想好就不要叫我们去见面呀,这有什么意思,好不好也就一句话的事,你们呢,嗯,说什么还不了解……搞不懂你在想什么,懒得管你了,爱怎么就怎么。”
    母亲原本准备去拿腊肉、香肠的,一想到这气不打一处来,坐在屋外的小凳子上不想动了。
    听到母亲的这一顿唠叨,清然心里也难受,为什么就不理解呢,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对,不说不做也不对。从小到大没叛逆,更不会忤逆,只是到了这件事上自己就被扣上了不懂事、不听话的帽子,真的是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进行辩解,就算是默不作声也会被说装聋作哑。每次遇到节假日假期来临,看着身边的人都在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自己就会怀疑那是不是自己的家,或许眼不见为净,自己不回去,父母见不到女儿也就不会被气到。
    虽说今天这情况已经预料到,想好一如往常来个充耳不闻,可心里还是难受。看着已经收拾得差不多的行李,只能安慰自己:明天就走了,也就那么一点时间了。
    母亲准备做晚饭时,清然依旧去帮忙烧火,只是母女俩相互间没有说一句话。厨房里除了切菜、炒菜的声音,就连烧火发出的细微的哔哔声都能听到。母亲隔几秒叹口气,清然想走开,但又不能,如果这会儿走开,母亲会更伤心,也会对自己说出更难听的话,不想出去上班的前一晚还弄得家里人都跟着不开心。
    吃饭的时候,小侄子述说白天跟小伙伴玩游戏的开心事,再加上他的十万个为什么才缓解点家里稍显沉闷的氛围。
    “你看,家里还是得有小孩,没孩子太冷清。”母亲说这话其实也是在暗示清然不要等到以后老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
    快速吃完碗里的饭,没吃几口菜就放下碗筷去灶背就着烧柴火后的余温取暖,权当没听懂母亲的话。
    第二日一早起床洗漱后就带上行李准备走,父亲问:“不吃早饭吗?”
    “不了,我去街上吃碗粉。”眼睛里有点湿润,没有回头回复父亲的话,自己带着行李就从家里出来了。
    从家里到街上的这段路是沿着溪水的,在记忆里这条溪从未干涸过,洪水季节水位上涨会将路都淹了,干旱季节则小孩子都可以赤脚趟水过去对岸。此时,水位不深不浅,横贯溪面的一排大大的石头上正有两个人在上面,看样子是要过到这边来。两岸的草地已经有嫩草在冒尖,看得见的生机在悄悄来临。
    路的这一侧,是一排农田,因为近水,就算遇上干旱也好解决灌溉的事,因此一年四季田里都有农作物。这个时候,油菜已经长出杆杆,翠翠的、嫩嫩的,只是不能再像儿时见着四周没人就折一根、剥去外皮然后送进嘴里享受纯自然的味道,清脆、甘甜,吃完后嘴里还有一股清爽的味道久久不会散去。
    溪水入江的地方正好是街口,一座五十来米长的石桥屹立在上面,记忆里它就一直在这,从未修缮过,不知道已经多少年连接着两边的人来人往、车来车往。
    街上好些店面还没开门营业,只有卖拜年礼品的店家已经在忙碌。或许是太早,街上行人也没多少。走到坐车的街口,汽车已经停在固定的位置,司机、售票员在旁边的店家门口与人聊天。走过去问到还有20分钟才开车,清然便在旁边的粉面店点了一碗米粉,老家的米粉是在外吃不到的,即使偶然遇上,那个味道也是不能相比。每次回来、出去都会吃一碗米粉,像是一种仪式,也是给自己心里的慰藉,家乡味始终留在味蕾最深处。
    车上已经有了十来乘客,售票员跟司机说:“要不发车吧,这个时间没什么客的,路上还会有人上车。”司机望了一眼车内,便从驾驶室的车门上去,启动车辆。
    蜿蜒的公路一侧是农田,一侧是安静流淌的大江,路边光秃秃的柳树、枫树显得异常安静,似乎已经习惯每天迎来送往。售票员走到身旁才反应过来得买票了,望着窗外发呆的清然从衣服口袋拿出已经准备好的车票钱递给售票员后继续看向窗外。
    从读高中算起,这里,老家就已经成为假期过来暂住的“客栈”,只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不管离开多久、多远,骨子里还是这里的水土滋润出来的气质。抹不尽的乡音,忘不掉的乡味,是一生的牵绊。在外努力生活,故乡好像成了远方,身体也不得不把异乡当故乡,这该是多少游子的心思。
    一路上都有人上车、下车,车上的人偶然看到有自己认识的人便热情的打起招呼、欢快地聊着天。
    汽车站与高铁站周边都是车辆,下来的乘客全都拿着大件行李,老远就听见喇叭在喊“请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排队进站。”高铁站入口处已经排了百来米的长队,队伍缓缓行进,加入队伍的人数还在增加。
    上午9:30进到候车大厅,乌泱泱的,全都是等待出发去打工的人。两个检票口排了好几队,排队的人时而看看手机,时而抬头看看检票口上方的电子屏,即使手机上也可以看时间,但还是怕错过验票上车的第一时间。
    有限的座位已经全部被占据,地上都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行李,就连角落里都已经有人。即使如此喧闹的环境,座位上还是有人闭目养神,一幅气定神闲的模样,好不自在。也有带着小孩出远门的,因为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只好有一人专门陪着孩子玩,稍不留意就会找不到孩子,不知道又钻到哪去了,可把家长累得不轻。
    两侧有商店、餐饮店,有出名的快餐饮食,也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店,有零食、糕点店,也有土特产专卖店。每家店里人来人往,有买了东西出来的,也有只是进去看看的,主要就是没有座位的人,总不好站在一处一动不动。餐饮店的生意稍微差点,只有寥寥几人在用餐,毕竟大家都是从家里出来,很少是空着肚子来这吃相对而言比较贵的东西。
    清然在一家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挑了些路上吃的零食可以饿的时候垫垫肚子。上午10:15的列车,还有半小时,离验票上车时间还有20分钟。环顾一周已经没地可站,全场都只剩下行走的过道,只好拉着行李箱慢慢移动。看到排队验票的人挺多,刚想过去排队就感觉到口袋里手机在震动,拿出一看是母亲的来电。
    “喂,妈。我刚到车站。”
    “喔,还没上车吗?”
    “还要一会儿。”
    “吃东西了没有,不要饿着。那么早出去也不提前说,在家里给你煮点吃的。”
    “不用,我自己在外面吃就可以了。”
    “好吧,那你自己注意点,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还来不及回复,只听见电话那头一声叹气就挂断了。母女俩都不想再起争执,尽快结束通话才是最好的选择。
    见着在自己前面那趟列车已经开始验票,清然走到队尾,按这样慢慢走,等会儿到自己这趟车开始验票的就可以第一时间进去。
    每一个验票后经过上下楼梯、穿过通道才来到站台的人心里都有不舍,却又得抓紧时间上车,这一走,如无特殊情况,得下一个冬季才能回来。此时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从此,故乡再无春夏秋,只有冬。试问,有多少在外工作、生活的人有时间回来感受过、亲眼见证过故乡的春夏秋这三季呢,即使冬天会回来,但也不过短短几天,能有十来天时间的已经很不错。
    清然跟着大部队来到站台,与回来时的情景不同,现在看到的是阳光照在站台的两头,站台上已经有点点春的温暖气息。
    车厢里人渐多,放好行李、落座后,好些人都在给家人发信息、语音或者电话。
    “你今天出去吗?现在到哪了?”打开手机正好看到余悦发来的信息,简单回复“刚上车。”明显感受得到自从两家见面后两人的关系不如以前,清然反而有点抗拒继续与余悦保持联系。此刻,如此回复信息,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可是又找不出更好的方法,或许先就这样若即若离,然后就会慢慢的淡忘,自然而然地就能断掉吧,至于家里,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好了,反正红包钱都给了母亲。
    正思考着,列车已经启动,阳光照进车厢,就像专门来给这些游子送温暖似的。轨道两旁的绿植在恢复生机,春联、灯笼将居民楼装饰的也比春节前看起来显得有活力。列车出了城区,进入乡村,田地里有人在耕作,一些荒废的田地则越发的荒芜。窗外倏忽而过的风景,有自小熟悉、刻在脑子里抹不掉的记忆,有日渐远去、不可逆转的现实。这就是长大吧,长大了见到以前见不到的风景,体验以前想象不到的生活,回味以前在脑子里时常萦绕。
    穿过山丘,跨越江河,列车奔跑在祖国大地。见过繁华都市的灯火阑珊,走过美丽乡村的辉煌发展,纵横交织的铁路线,编织成一张大网,让无论走到哪儿的游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山川与河流,用自己的姿态描述季节变化,用身上的彩衣描绘缤纷自然,养育祖祖辈辈的人,一代代传递,或许未来某一天,会有人忘记这里,但依旧无悔,倾情养育万物。花鸟虫鱼也是它们的孩子,是完全依赖于它们养育的孩子,同呼吸,共命运,因为它们是大自然。无论风雨阳光,坦然受之,因为一切都是馈赠。
    列车缓缓进站,车上的广播不停播放提醒的注意事项。一路的风景还未仔细感受,就又回到工作、生活的城市,这一年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又一年的盲盒即将开启。
    站台上,人潮拥挤,符合这座城市的气息。返城复工的号角已经吹响,无论心是否还留在老家,灵魂还在过春节,稍作休整或者直接就得投入到工作中,为生活努力。五湖四海的语言在此汇聚,谁也不认识谁,只是一个共同的名词“外来务工人员”将大家牵连了起来,因此尽管拥挤,都会相互谦让着点。
    城市,随着一趟趟列车载来满车的人,又恢复了生机。公共交通恢复了忙碌,快餐店里挤满了人,包点铺冒着热腾腾的水汽,商场又变得如赶集般热闹……在大家心里,这才是城市,才是充满向上的力量与生活烟火气息的城市。
    地铁站站台上都是拉着行李等候上车的人,清然排在队伍中间,但看这情形估计得下趟车才能上车。虽然是始发站,但耐不住人太多,又不喜欢硬挤着往上赶,反正也不赶时间,就好好排队。
    眼看着地铁慢慢驶入站台,排队的人开始移动,有些甚至不顾前面有人,只管往前推,即使有人说不要急,也当没听见。原本没想这趟车能上的清然被后面的人给推上了车,还没站稳,旁边的人一推将清然与行李隔开了,幸好手还抓着拉杆,只能死死抓住不松,等会儿再看能否将行李拉过来或者自己换个位置。在被挤得没有空隙的车厢里,清然不抓扶任何东西也不用担心会摔倒,至于不小心踩到别人那是没办法的事了,只能说一声“不好意思”,而被踩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也不好说啥。
    转了一趟地铁才到目的地,出地铁那一刻深呼吸,这一路,身体都不受自己控制。出地铁站,看到店面都在正常营业,只是少了地摊与推车卖东西的。走到小区外面,快餐店还没营业,看来今天只能叫外卖或者等会出来走远点去找吃的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窗让空气流动,虽然离开只有几天时间,这里面却因没有空气流动而很闷。换了鞋子,洗手、上厕所后再换下身上的厚衣服便开始进行收拾。已经养成这习惯,离开几日回来都得将要穿的衣物重新整理一遍,鞋子放到外面晒晒,如果没有太阳,就是吹吹风也挺好。整理好这些又开始打扫卫生,明明门窗都是关好的,也不知这些灰尘是从哪来的,扫完以后又拖地,将家具全部抹一遍,全部做完,身上已经微微冒汗,这种劳动带来的出汗是舒服的,让自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一个干净明亮的环境怎能不舒心呢。
    阳光洒在对面楼房的顶部,显得有种静谧的美感,再看到对面楼房窗户都开着,阳台上晾晒了衣物,竟产生一种生活本该如此的想法。
    临近晚饭时间,用手机看了圈外卖,选择项比平日少,现有的感觉也不是很想吃。犹豫几分钟,还是决定走去去外面找找,吃完再走回来还可以当饭后散步。
    走出屋,关门的时候正听得见邻居家在炒菜,油烟的气味飘出来让路过的人闻到,这是生活本就有的味道。
    大街上,车辆渐多,过两日基本就能恢复到平日的景象。路上,有人拉着行李匆匆而过,有人提着购物袋悠哉悠哉,也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像似在散步。路过一家花店,店门口摆放了很多新年装扮的花盆,盆里的花正开得盛,价格比年前便宜好些,清然大概的看了下,想着等会儿回来可以买一盆回去,家里有鲜花总还是让人舒服的。
    路灯一下全部亮起,照得跟白天一样,再加上各个店铺门口的灯光,在城市的夜晚,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