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鱼肠剑(出书版) > 第117页
    当时江南尚属蛮荒之地,太伯教导土著居民种桑养蚕,兴水利,植稻谷,发展农业生产,引民开发江南。当地民众认为太伯有才华、有德义,主动拥立其为君主。太伯遂自号“句吴”,又称“勾吴”,此即为吴国的开国始祖,亦在后世被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长子、次子主动离开,姬亶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遂欣然立季历为嗣。姬亶病逝后,太伯、仲雍回周原吊唁。季历请求太伯即位,太伯不受,丧毕仍偕二弟仲雍归返江南。
    季历继位后称公季,秉承古公遗道,治理周宗,发展农业,广施仁政,使得周部落逐渐强盛,很多诸侯都归顺了他。又与商朝贵族任氏通婚,娶太任为妻室。商王武乙承认季历做西方霸主,号称“西伯”。武乙去世后,其子文丁继位,忌惮季历势力发展太快,对殷商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于是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到殷都,囚禁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远在江南的太伯听说弟弟命丧于商王之手,又返回岐山奔丧,并再次拒绝侄子姬昌让位的请求。后来太伯病逝,因无子嗣,便传位给弟弟仲雍,此即后世所言:“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意思是太伯三次让位于三弟季历,成就了八百年周天下,让位于二弟仲雍,则成就了诸侯吴国。
    姬昌继承了周族首领之位,“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广罗人才,拜吕尚[7]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又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崇尚中道[8],虽只是个诸侯,却成为天下道德楷模。
    当时虞、芮两国发生纠纷,无法解决,想请姬昌仲裁。到了周地,两国使者看到周人长幼有礼,相互谦让,极为惭愧,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相互礼让后离去。
    之后凡诸侯有矛盾纠纷,均来找姬昌评判。由于诸侯们纷纷拥戴,姬昌就此称王,史称周文王[9]。
    周文王时,商纣王在位,好酒淫乐,暴殄天物,嬖于妇人,残暴好杀,为取悦宠妃妲己,以炮烙等各种酷刑残害无辜民众。姬昌主动上书,请求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土地,以换取废除炮烙之刑。商纣王贪恋沃土,同意了姬昌的请求。商臣崇侯虎大进谗言,称姬昌行善,不过是为了树立威信。商纣王也担心周日益强大,不利于商朝,于是将姬昌拘禁。
    周臣散宜生以重金购得各种宝物及美女进献,商纣王大悦道:“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下令释放姬昌,并赐弓矢斧钺,使姬昌得以专权[10]。
    姬昌正妃名太姒[11],姿容绝世,姬昌初遇其于渭水之滨,即惊为天人,立誓要娶为妻子。
    彼时渭水无桥,姬昌发动工匠,在渭水边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场面极为盛大。《诗经》首篇《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描述姬昌和太姒的爱情故事。
    太姒诸子中,长子伯邑考因得罪商纣王宠妃妲己而遭杀害,故姬昌以次子姬发为太子,姬昌死后而立,是为周武王。
    姬发即位后,继续用吕尚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为助手,等到时机成熟,一举发兵,攻灭了商朝。商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于鹿台,殷商正式灭亡。姬昌以钺亲砍商纣王遗体,代表诛杀商纣,史称武王克殷。
    姬发建立周朝后,定都于镐京[12],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并大封诸侯,如将吕尚封于齐,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等。据记载,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同姓之国四十余个。
    不久,周武王姬发继续派兵征讨四方,前后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周朝臣服。为了方便统治,姬发继续分封各地,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
    当然,统一了天下的周武王也没有忘记当年太伯的让位之恩,专门派人到南方,找到了仲雍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吴是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周朝姬姓同姓国,在其著述《史记》中,将《吴太伯世家》排在“世家”第一位。
    第二节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终致西周灭亡。
    周平王东迁,依附诸侯,王室衰微大局已定。
    西周末年,王权衰微,周幽王姬宫湦不顾内忧外患之局势,日夜沉溺于酒色之中。他宠爱妃子褒姒,甚至故意点燃骊山[13]用来报警的烽火台,以戏弄诸侯,来博美人一笑[14]。
    烽火戏诸侯后,周幽王废除了王后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之父得知消息后,气愤难平,联结西戎[15]进攻镐京。周幽王命人点起烽火,向各路诸侯求救,但诸侯有了上次被戏弄的教训,竟然没有一人出兵援救。王室卫队不堪一击,一触即溃,西戎轻易攻破了镐京,周幽王被杀,祸水红颜褒姒也被劫走,成了西戎人的战利品。
    众诸侯知晓真相后火速引军赶来,逐走西戎,以礼安葬周幽王后[16],又迎立原太子姬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17]。
    但西戎实力仍在,不时骚扰掠边,周平王无力自保,不得不倚仗晋、郑等诸侯之力,迁都洛邑[18],“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见《左传·隐公六年》)。周天子既开始依附于诸侯,王室衰微大局已定。
    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将周朝定都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则称为东周,周平王即为东周第一任君主。
    此时,距周武王姬发开创周朝整整二百七十年。然周朝荣光不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东周之始,亦是春秋时期的开端。大国争霸,小国争生存,战争接连不断,风起云涌,社会呈现出大乱的形势。
    第三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周天子
    犬戎西集杀幽王,邦土何由不便亡。
    宜臼东来年更远,川流难绝信源长。
    周平王初登王位时,即便在名义上,也不是天下唯一的共主。他继位时,诸侯虢石父联络了一帮小诸侯,拥立周幽王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朝由此出现了两君并立的局面。
    王畿列国指掌总图
    由于周携王生母褒姒被认为是导致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周平王则是申后所生,被认作是周王室的正统,得到郑、晋、秦、卫等诸侯国的拥护,周携王则相对孤立。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率兵攻杀了周携王,周朝再度统一。
    周平王是为西戎所迫,才不得不迁都,且就此丧失了大片故土,王畿仅拥有洛邑方圆六百余里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仅至潼关,南不越汝水,北仅抵沁水南岸,地窄人少,再也无法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比肩。天子因此而衔恨西戎,但他既无兵马,又号令不动诸侯国为他出气,遂转而笼络封地与西戎接壤的秦襄公。
    秦襄公嬴姓,赵氏,名开。其祖先非子是周朝的养马士,因牧马有功,得到周孝王赏识,获封秦地[19]。但非子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封地也不足五十里,只能算是个“附庸”。西周晚期,秦仲诛伐西戎有功,始获封西垂大夫,后传位给长子秦庄公,秦庄公又传位给次子秦襄公。
    秦襄公仍只是大夫之职,且不受周王室器重。然其人雄伟有大略,主动将妹妹穆嬴嫁与西戎丰王为妻,由此赢得了在夹缝中生存的机会。西周灭亡后,秦襄公并没有随同亲家西戎趁火打劫,而是果断站在了周平王一方,主动派兵护送其迁都洛邑,由此给周平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等到一切安定下来后,周平王想利用秦襄公的兵马报复西戎,便派人封秦襄公为诸侯,并承诺将西戎占据的故地全部送给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