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24章 世家的顾虑
    会稽城,虞府正厅。

    五大家族的族长虞恒、张锐、陆风、顾辰、朱宏又在此地聚会。

    只见虞恒手中拿着一张红漆密封、滚金烫面的拜帖,帖中的内容正是项羽邀请各族族长前往吴中赴宴。

    其他四位族长各自接到拜帖后,立马来和虞恒商议,还是陆风最先忍不住,开口说道:

    “虞兄,这项羽的声势最近搞得很大,在江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又不断休养生息,扩充军力,看来他已经重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顾辰也不再是平常那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而是微微皱起眉头,捋着他的山羊胡子,缓缓点头:

    “谁说不是呢,这项羽在剿灭了盐帮后,不仅没有中饱自己的私囊,反而是大规模开仓放粮,收买人心。如今,整个江东的百姓,都在称赞他西楚霸王的仁德。”

    其实不只是顾辰这么想,其他几位族长的心中也十分疑惑。

    众人都觉得如今的项羽令他们感到十分陌生。别忘了,当年的项羽可是一夜间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进入咸阳后,更是尽诛嬴氏全族,一把火烧了咸阳城,大火三日不绝,把那名满天下的咸阳城烧成了一片废墟。

    这样的人怎么会忽然变了性格,一夜之间倒成为一代仁君明主了?众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可有一点众人却十分清楚,那就是项羽身边恐怕又出现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比当年范增还要厉害十倍的人物。

    其实众人不知道项隆的存在,也是项隆刻意为之。

    一来项隆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以项羽的名义去做的,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号。

    二来在当时那个通讯并不十分发达的时代,没有手机和网络,若想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其实并不十分困难。

    所以,除了楚汉两家的高层知道项隆的存在之外,就连五大家族这样的豪门望族,都不知道出了项隆这号人物。

    而项隆的想法也很简单,他知道伟大的领袖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旗帜和灵魂,领袖的形象越高大,人心就越容易凝聚在一起。

    他想要的就是塑造出项羽光辉而伟大的领袖形象。

    至于他自己的名声,项隆并不在意。纵观历史,多少王侯将相的千秋功业,皆化作后人喝酒聊天时的谈资。这个一时之名,项隆觉得自己不要也罢。

    而且,项隆觉得这种身处幕后的感觉,似乎也不赖。

    再说到五大世族,他们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得现在的项羽让他们感到十分陌生。

    坐在一旁许久未开口的张锐思忖良久,缓缓开口:

    “这一次,项羽又叫我们前去赴宴,依我之见,我们不妨就答应他。眼见项羽在江东的势力越来越稳固,如果我们屡次三番拒绝他,只怕……”

    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朱宏打断了他的话,冷哼了一声:

    “哼,张兄这话恕我不能认同。谁都知道当年项羽宴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差点在宴席上杀了刘邦。

    而如今,他让我们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到他的地盘上赴宴,焉知不是另一场鸿门宴呢?

    一旦我们前去赴宴,就相当于成了人家刀板上的鱼和肉,到时候岂不是任人宰割?”

    听了朱宏的话,虞恒连连点头赞同:

    “朱老弟的话有理,如今,项羽的态度晦暗不明,我们绝不能冒此奇险。我早就说过,为今之计,只有一个拖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陆风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满脸都是担忧之色,问道:

    “那我们还要拖上多长时间,莫非就这样一直和项羽耗下去不成?要知道,项羽手上有几万精兵,他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这样拖下去。”

    虞恒斜了一眼陆风,对众人说:

    “昨日江北传来消息,说刘邦、韩信等人正大举建造船只准备渡江。只要刘邦大军一到,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我们也就不用再拖了。”

    虞恒停顿一下,接着说:

    “要知道,如今汉军声势浩大,刘邦也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十里亭长了。他现在武有韩信、彭越,文有张良、萧何、陈平等人,坐拥六十万大军,天下谁人能敌?

    我们现在要是投靠了项羽,一旦项羽战败,我们也免不了会受到牵连。所以我们绝不可做出此等自掘坟墓之事。”

    众人听了虞恒的话,也觉得十分有理。刘邦既然能在垓下打败项羽一次,想来也能打败项羽第二次、第三次。

    于是各族族长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虞恒的看法。

    虞恒见众人各自无话,站起来笑着说: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今天就到此为止,大家都回去罢。”

    ……

    陆风回到府内,依旧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思考着眼下的局势,不由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就在这时,陆府大管家前来禀告:

    “老爷,您吩咐我的事已经办妥,陆康现在就在门外,您要不要叫他来见上一见?”

    陆风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连忙招手道:

    “好,快把他叫起来。”

    不一时,只见门外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起路来弯腰躬身,一副局促的样子。一看见陆风,立马小心翼翼地行了个礼。

    陆风故作大度的一摆手,指着桌上摆放的几盘精巧糕点:

    “坐吧,谅你也没吃饭,这些点心随便用。我要你办的事情,管家可和你都说清楚了?”

    陆康刚刚拿捏着坐下,听见陆风问自己,赶忙起身答道:

    “回大族长的话,小人都知道了,小人一定将事情办好,不叫大族长为难。”

    原来这陆康是陆家分支的一个小族长,去年,他所管辖的地域遭了水灾,导致全年颗粒无收。无奈之下,只得祈求宗族庇佑。

    而陆风正是看他落难,威逼利诱之下,希望让他来做自己与刘邦通信的替罪羊。

    听了陆康恭敬的回答,陆风满意地点了点头,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

    “很好,很好,这样就对了。我要你做我的替罪羊,也是为了我们陆家。如果陆家倒了,你们这些下面的人,自然也会受连累。

    不过你放心,你最多受些皮肉之苦,项羽不会取你性命。事成之后,我不但会调拨粮食赈济你的族人,还免你治下三年的租税,如此优厚的条件,你也该满意了。”

    陆康微微颤动了一下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口中答应:

    “多谢大族长高厚之恩,小人代全族老小感谢大族长恩德。”

    陆风端坐椅上受了一礼,随后就让下人带陆康离开。

    解决了这件事,陆风多日以来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下来,突然感到腹中有些饥饿。

    随便吃了两块糕点,又觉得太过甜腻,于是吩咐管家说:

    “你去通知厨房,叫他们准备一桌席面上来。今天我胃口好,让他们好好巴结,少不了他们的赏赐,去吧。”

    会稽城,虞府正厅。

    五大家族的族长虞恒、张锐、陆风、顾辰、朱宏又在此地聚会。

    只见虞恒手中拿着一张红漆密封、滚金烫面的拜帖,帖中的内容正是项羽邀请各族族长前往吴中赴宴。

    其他四位族长各自接到拜帖后,立马来和虞恒商议,还是陆风最先忍不住,开口说道:

    “虞兄,这项羽的声势最近搞得很大,在江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又不断休养生息,扩充军力,看来他已经重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顾辰也不再是平常那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而是微微皱起眉头,捋着他的山羊胡子,缓缓点头:

    “谁说不是呢,这项羽在剿灭了盐帮后,不仅没有中饱自己的私囊,反而是大规模开仓放粮,收买人心。如今,整个江东的百姓,都在称赞他西楚霸王的仁德。”

    其实不只是顾辰这么想,其他几位族长的心中也十分疑惑。

    众人都觉得如今的项羽令他们感到十分陌生。别忘了,当年的项羽可是一夜间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进入咸阳后,更是尽诛嬴氏全族,一把火烧了咸阳城,大火三日不绝,把那名满天下的咸阳城烧成了一片废墟。

    这样的人怎么会忽然变了性格,一夜之间倒成为一代仁君明主了?众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可有一点众人却十分清楚,那就是项羽身边恐怕又出现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比当年范增还要厉害十倍的人物。

    其实众人不知道项隆的存在,也是项隆刻意为之。

    一来项隆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以项羽的名义去做的,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号。

    二来在当时那个通讯并不十分发达的时代,没有手机和网络,若想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其实并不十分困难。

    所以,除了楚汉两家的高层知道项隆的存在之外,就连五大家族这样的豪门望族,都不知道出了项隆这号人物。

    而项隆的想法也很简单,他知道伟大的领袖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旗帜和灵魂,领袖的形象越高大,人心就越容易凝聚在一起。

    他想要的就是塑造出项羽光辉而伟大的领袖形象。

    至于他自己的名声,项隆并不在意。纵观历史,多少王侯将相的千秋功业,皆化作后人喝酒聊天时的谈资。这个一时之名,项隆觉得自己不要也罢。

    而且,项隆觉得这种身处幕后的感觉,似乎也不赖。

    再说到五大世族,他们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得现在的项羽让他们感到十分陌生。

    坐在一旁许久未开口的张锐思忖良久,缓缓开口:

    “这一次,项羽又叫我们前去赴宴,依我之见,我们不妨就答应他。眼见项羽在江东的势力越来越稳固,如果我们屡次三番拒绝他,只怕……”

    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朱宏打断了他的话,冷哼了一声:

    “哼,张兄这话恕我不能认同。谁都知道当年项羽宴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差点在宴席上杀了刘邦。

    而如今,他让我们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到他的地盘上赴宴,焉知不是另一场鸿门宴呢?

    一旦我们前去赴宴,就相当于成了人家刀板上的鱼和肉,到时候岂不是任人宰割?”

    听了朱宏的话,虞恒连连点头赞同:

    “朱老弟的话有理,如今,项羽的态度晦暗不明,我们绝不能冒此奇险。我早就说过,为今之计,只有一个拖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陆风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满脸都是担忧之色,问道:

    “那我们还要拖上多长时间,莫非就这样一直和项羽耗下去不成?要知道,项羽手上有几万精兵,他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这样拖下去。”

    虞恒斜了一眼陆风,对众人说:

    “昨日江北传来消息,说刘邦、韩信等人正大举建造船只准备渡江。只要刘邦大军一到,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我们也就不用再拖了。”

    虞恒停顿一下,接着说:

    “要知道,如今汉军声势浩大,刘邦也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十里亭长了。他现在武有韩信、彭越,文有张良、萧何、陈平等人,坐拥六十万大军,天下谁人能敌?

    我们现在要是投靠了项羽,一旦项羽战败,我们也免不了会受到牵连。所以我们绝不可做出此等自掘坟墓之事。”

    众人听了虞恒的话,也觉得十分有理。刘邦既然能在垓下打败项羽一次,想来也能打败项羽第二次、第三次。

    于是各族族长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虞恒的看法。

    虞恒见众人各自无话,站起来笑着说: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今天就到此为止,大家都回去罢。”

    ……

    陆风回到府内,依旧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思考着眼下的局势,不由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就在这时,陆府大管家前来禀告:

    “老爷,您吩咐我的事已经办妥,陆康现在就在门外,您要不要叫他来见上一见?”

    陆风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连忙招手道:

    “好,快把他叫起来。”

    不一时,只见门外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起路来弯腰躬身,一副局促的样子。一看见陆风,立马小心翼翼地行了个礼。

    陆风故作大度的一摆手,指着桌上摆放的几盘精巧糕点:

    “坐吧,谅你也没吃饭,这些点心随便用。我要你办的事情,管家可和你都说清楚了?”

    陆康刚刚拿捏着坐下,听见陆风问自己,赶忙起身答道:

    “回大族长的话,小人都知道了,小人一定将事情办好,不叫大族长为难。”

    原来这陆康是陆家分支的一个小族长,去年,他所管辖的地域遭了水灾,导致全年颗粒无收。无奈之下,只得祈求宗族庇佑。

    而陆风正是看他落难,威逼利诱之下,希望让他来做自己与刘邦通信的替罪羊。

    听了陆康恭敬的回答,陆风满意地点了点头,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

    “很好,很好,这样就对了。我要你做我的替罪羊,也是为了我们陆家。如果陆家倒了,你们这些下面的人,自然也会受连累。

    不过你放心,你最多受些皮肉之苦,项羽不会取你性命。事成之后,我不但会调拨粮食赈济你的族人,还免你治下三年的租税,如此优厚的条件,你也该满意了。”

    陆康微微颤动了一下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口中答应:

    “多谢大族长高厚之恩,小人代全族老小感谢大族长恩德。”

    陆风端坐椅上受了一礼,随后就让下人带陆康离开。

    解决了这件事,陆风多日以来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下来,突然感到腹中有些饥饿。

    随便吃了两块糕点,又觉得太过甜腻,于是吩咐管家说:

    “你去通知厨房,叫他们准备一桌席面上来。今天我胃口好,让他们好好巴结,少不了他们的赏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