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秦宫秘志 > 第八章斑鸠与鹞鹰
    秦昭王要魏齐脑袋的事,魏齐早知道了。他想着魏王肯定顶不住秦王的压力,自己的脑袋迟早是要搬家,便连夜离魏赴赵,投奔平原君赵胜去了。他和平原君是患难之交。魏安僖王也正在犹豫犯难,魏齐既去,也解了自己一道难题,他也未派人去追。
    魏齐既走,魏王少了些为难。他赶忙打发人护送范睢家眷上咸阳,还赠黄金一百斤,绸缎一千匹。他并给秦昭王和范睢分别捎书,说范睢家眷及时送来,但魏齐连夜跑到赵国去了,实在没有办法。
    昭王见书,便对范睢说:“不要紧的,秦赵素有交情。如今赵王居然敢收丞相的仇人,丞相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我非亲自去征伐他们不可,不砍回魏齐的脑袋誓不回师。大约,这也便是你不久前说的,找一个进攻赵国的理由,这可是再好不过的理由了。”
    “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只是,如真是那样,由我统兵伐赵就是,何劳大王亲去?”范睢说。昭王不听,他当即发兵,亲统二十万大军,带大将王翦前去攻赵,很快攻下三座城池。
    赵孝成王先让老将廉颇和平原君率军御敌,又遣使入齐求救告急,齐派大将军田单率兵十万救援。王翦对秦昭王说:“廉颇和平原君都是赵国名将,又有齐田单十万大军相助,赵急切难以攻下,我们还不如暂时收兵的好。”
    昭王说:“我是发了誓的,不砍回魏齐的脑袋誓不回师。这么着回去,我怎么有脸见应候呢?”
    王翦说:“那么,不如遣使入赵,劝平原君杀掉魏齐,送来魏齐的脑袋,不就报应侯之仇了吗?”
    昭王说:“有道理,有道理!”他便打发使者去见平原君,说:“我们这次出兵,单为魏齐而来,只要你们将魏齐交出来,我们立刻罢兵。”
    平原君对秦使说:“魏齐根本就没上赵国来,你们可别轻信外面的谣传了。”秦使跑了几趟,平原君旧话重提,就是不承认私藏魏齐的事。昭王见得不到魏齐,便与王翦再商良策。他们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于是,昭王便投书于赵孝成王,声称:“秦赵原本兄弟,多年交好。我们听说魏齐就在平原君府里,故不得不以兵相见。但平原君讲,魏齐不在。既然如此,我们只好回军,所得之城仍旧交赵,咱们继续和好就是了。”然后,他挥师退军。
    秦军退至函谷关,昭王又致平原君一信,让他来秦,品酒聊天,畅叙交友。平原君持信请示赵孝成王,赵孝成王畏秦如虎,便让平原君赴秦。在咸阳,昭王天天盛请平原君,酒肉不断,美女如云,畅叙谈心,煞是亲热,真像是知己朋友离别多年重逢了一般。
    一天,饮酒之间,昭王对平原君说:“从前,周文王得了吕尚便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了管仲便尊他为仲父。如今,我这儿的范君就是我的太公和仲父。这样,范君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这个仇人便是魏齐。我们有确凿消息,魏齐就在你府中。那么,我求你派人把他的脑袋割来,替范君报了仇,我便很感激你了。”
    听得这话,平原君脸色一变说:“酒肉朋友不足道,患难之交才可贵。我与魏齐毕竟是患难之交。所谓患难之交,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魏齐如今有了难处,正需要朋友帮忙,我如不帮忙,反而要买友求荣,那我还是人吗?更何况,魏齐并不在我府上。大王何必苦苦相逼呢?”
    昭王勃然大怒,他掷掉酒杯说:“你在邯郸耍花招还可以,但到了咸阳就少耍花招。我可是软的硬的都使遍了,但你总不给我面子,一定要藏住魏齐。既是这样,你也休怪我翻脸,不得魏齐,你休想回去!”
    平原君十分平静地说:“一切听从大夫安排。你既来信,我便看了;你让喝酒,我也喝了;你让聊天,我也聊了;你让游玩,我也逛了。可如今大王威胁我,我也不在乎。总归,大王譬如一块巨石,我平原君不过只是一只蚂蚁,使巨石而砸蚂蚁,蚁虽死,而无人称道巨石之神力。好在是非曲直,天下自有公论!”
    昭王听此口气,知道平原君决不肯交出魏齐,就把他软禁在宾馆里。尔后,他又给赵孝成王写得一信——
    我约平原君入秦,确是与他饱尝了美酒畅叙了友谊的。我反复讲道理给他,但他不给我面子,总不肯交出我的仇人魏齐。无奈,我只好把他留在这里。如果你们能送来魏齐的人头,我们便把平原君送回。否则,我只好亲率大军,来赵寻找我的仇人。
    赵孝成王接到这封信,连忙召集大臣进行商议。大臣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赵孝成王说:“魏齐固是魏相,可他于赵一无所用。更何况,他离魏而已自免其相,逃之则满载祸水,乃一亡命之徒耶!他本魏人,害一下魏也就是了,却又把祸水引到了赵国,害得我们的平原君也被秦王扣押了起来。
    就因为他,我们赵国马上要遭受兵荒马乱的祸患,我们保他有何用呢?”大臣们都说赵王之话深为在理,便都同意以兵围平原君府,逮捕魏齐。可谁知,平原君平素教育手下,都注重信义二字,眼见魏齐有危,他们宁背赵王而不背平原君,宁负秦王而不负魏齐,便悄悄把魏齐放走了。
    魏齐连夜离开平原君府,跑到相国虞卿家里,求他予以收留。虞卿说:“我是可以收留你的,但我却无法保护你。我们赵王,畏秦犹如豺狼虎豹,他是不会容忍你留在赵国的。我看,你不如到大梁去,听说魏公子信陵君无忌慷慨仗义,招收宾客,天下的亡命之徒投奔他府上,他一概予以收留。
    他与平原君也是亲戚,一准会收留你的。但是,你毕竟一带罪之人,跑之多有不便,我就陪你一块儿走吧!”他当时留下相印,给赵王留信一封,让亲信予以转呈。他这才和魏齐一起,直奔大梁而去。半道上,魏齐担心信陵君仍不肯收留。虞卿便给他讲了一段“鹞鹰和斑鸠”的故事
    一天,信陵君正吃早饭,见一只鹞鹰在追一只斑鸠。那斑鸠无路可逃,便跑到信陵君身边,信陵君便把那只斑鸠藏了起来,把鹞鹰赶走了。后来,他才放了斑鸠。可没料,鹞鹰仍藏于檐下,它扑来把斑鸠吃掉了。信陵君很是不快,并深为自己连一只斑鸠都保护不了而难过。
    门客们知道了信陵君的心事,便逮了许多鹞鹰,以供信陵君出气。信陵君拔出宝剑,对那众多的囚在笼子里的鹞鹰说:“我知道害斑鸠的就一只鹞鹰,其它鹞鹰都是无罪的。那么,如果我喊一声‘一二’,听见我的喊声,没吃斑鸠的都朝我叫唤一声,我便放了你们。”
    他便喊了声“一二”,话刚落音,鹞鹰们都叫了起来,只有一只低着脑袋不吭声。于是,他就杀掉了这只鹞鹰,放走了其它鹞鹰。讲完这段故事后,虞卿说:“你想,信陵君他连只斑鸠都不肯负,怎么能辜负人呢?他是一准会收留你的。”
    魏齐则十分凄凉地说:“这个结局,是够可悲的了,还不是斑鸠鹞鹰全都死了。其实,我远赶不上斑鸠自由,秦王却比那鹞鹰厉害万倍,连他信陵君自己,也怕是要被秦王这只鹞鹰所伤害呢!我看,我们还是另投别处去吧。”
    虞卿宽慰魏齐说:“我不过举了个小小的例子,借以说明信陵君的仁慈怜悯之心。不管怎么说,天下闻名的魏国公子,总不会连一个落难之人也保护不了吧!”魏齐不便辜负虞卿的一番好意,便答应先去大梁试试看。
    二人行至大梁,车在信陵君府门前停下,虞卿让守门人进去通报。信陵君正在洗脸,一听赵相国来见,不由吓了一跳。他心里很是疑惑,便先使门客招呼虞卿,并询问他的来意。虞卿便把魏齐如何得罪秦王,自己如何扔掉相印和他一起来投奔的事说了一遍。信陵君听罢,左右为难:留魏齐怕得罪秦王,走魏齐又恐失去信义。他只好有意识无意识地问众门客:“虞卿这人怎么样?”
    侯生冷笑着说:“一个堂堂的相国,为了一个落难的朋友,撇弃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不顾,陪着朋友一块儿逃难,像这种以信义为本舍命陪君子的人,天下还能找出几个?可公子还问他是怎样个人。看起来,一个人要叫别人知道实在太难了,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太不容易了!公子认识虞卿和魏齐,也正如我们认识公子一样难。”
    一听侯生这话,信陵君好挂不住面子,他只得去见虞卿。可这时,虞卿早叹息信陵君太惧怕“鹞鹰”秦王,不肯收留他们,便去向城外的魏齐相告。到了城外,虞卿向魏齐说:“原来,信陵君并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他畏秦如虎,不敢收留咱们。我看,咱们还是上楚国去吧!”
    魏齐仰天长叹地说:“天留魏齐,魏齐当活于人世;天绝魏齐,魏齐当绝于人世。是我瞎了眼睛,一时得罪了喜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的范睢,才招致了今日的祸端。我一个人的祸事倒没有什么,赴赵而使平原君被押,求君又致君罢相落难。我们纵使再投楚国,复落如此结局,那令人岂不更心寒?
    罢罢罢,鹞鹰相逼斑鸠,斑鸠岂有活路?我昔离于魏而今归于魏,离于大梁而回于大梁,秦王他要的不就是我这颗脑袋,索性还君个人情,便割了我这颗脑袋,送秦而必有重赏,且又能救得平原君回赵。君之大恩大德,报答只有来世了!”长叹声毕,拔剑已出,自刎身亡。虞卿急拦,魏齐喉管早已拉断,气绝身亡。
    正在这时,信陵君急急赶了过来。虞卿早躲一边,不肯与信陵君见。因魏齐之事,他感触颇多,便再无心做官,而一味专心著述,竟写得部《虞氏春秋》,这当是后话。信陵君见得魏齐尸首,伏尸痛哭道:“魏齐之死,我之过也!”他让将尸体带回,准备予以安葬。
    恰是安葬魏齐那天,赵国使臣来魏,他们通过魏王索魏齐之头,欲换平原君回归。信陵君总不肯依。赵使十分恳切地对信陵君说:“平原君是你的姐夫,他是为了保护魏齐才被秦王扣押起来。要是魏齐活着,我们说什么也不敢来魏要魏齐的脑袋。可如今他已经死了,我们总不能为留住一个死人的脑袋,而让平原君等一大帮人当一辈子俘虏吧!
    而且,魏齐临死也有遗愿,如能以自己的脑袋,换取平原君回归,他也很愿意呢!君既然一不能护魏齐于大梁,又不能救平原君于咸阳,哪还有什么信用义气可言?有什么颜面面对天下人呢?请君三思。”信陵君沉吟半天,也自叹道:“救斑鸠容易救人难,死人头换取活人还。看起来,一个人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渺小的啊!
    魏君啊,我只有再一次对不起你了。”他双膝跪地,向魏齐灵柩叩头行礼。礼毕,让人割魏齐之头,自己则远远避之,不忍相看。尔后,他让人将锦匣而盛的魏齐之头,交给赵国的使者,再让人精制一酷似魏齐的木质人头,代以魏齐之首,让将其厚葬。
    赵王打发使臣把魏齐的头送给秦昭王,昭王再把魏齐之首示给范睢看。昭王范睢验过无误,范睢便深深拜谢昭王替自己报了深仇大恨。
    赵使再行请求,说:“今魏齐之首既得,范丞相之仇已报,赵王相求,还望能让平原君归国。”昭王欲制平原君不服,欲放平原君不能,难得有此落顺水人情的机会,便让平原君随赵使一同回国。
    平原君既回,范睢又禀报昭王:“大王,人言‘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感谢大王为我报了魏齐之仇,但还希望大王帮我报恩。我的恩人,莫过于郑安平和王稽了:不是郑安平,我难以逃脱魏齐、须贾之毒手;不是王稽,我难以至咸阳与大王见面。对于他们的恩德,我时刻铭记在心,总想伺机回报,可惜没有机会。今想借大王之力,回报于我的恩人,并请求大王把我的爵位降低两级,加在他二人身上,好叫我尽一点报答恩人的心意。”
    “噢,这你不说,我差点倒忘了。”昭王说,“休说什么降你的爵位了,既然你的仇人是我的仇人,那么,你的恩人便是我的恩人。现在大仇已报,大恩当还,报答恩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昭王遂拜王稽为河东太守,郑安平为将军。
    范睢这才一了自己的心愿,安心专事秦国。固然,范睢的“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也不失之为君子风范。但他未曾料到,他的“报恩”行为,也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范睢答恩报仇后,十分感谢昭王的恩德和信任,便想再为秦国建功立业。于是,他对昭王说:“大王,不知你从‘魏齐之首’上看到了些什么?”
    “看到了仇恨和荣耀!”昭王说,“我以前既然是这样说的,现也还这样认为,魏齐这仇既是你范睢之仇,也是我秦王之仇,秦国之仇!今事牵魏赵两国,我们却未费一兵一卒而大仇得报,这难道不是我们秦国的荣耀吗?”
    “是的,这无疑是大王的荣耀,秦国的荣耀。可是,大王还应该看到另一层东西,那便是赵魏的无能和怯弱。”范睢沉吟了一下,按着又说,“大王还记得不久之前我们议论过的事吗?‘远交近攻’乃是国策,‘箭射出头鸟’也是国策,‘歼敌有生力量’更是国策。
    远交近攻的策略我们实施了,而且还比较成功,今韩魏被征服,齐楚均蜷卧,唯赵国总还蠢蠢欲动,且他们又是‘出头鸟’,咱们的箭头就不能不瞄准它。此前,我们尚不清楚赵国的实力,不知道赵王的能耐,今他既见一信就屈于压力,遣使出国,恭送魏齐之首,足以可见他对秦畏惧之程度了。还有昔秦军深入赵境而擒被押在逃的楚怀王,这也说明了这一问题,说明了赵王是个软骨头。
    赵王如此怯秦,大臣们自不待说,将士们必无斗志。似此,这不正是进攻赵国最好的时机。我们还可以以平原君私藏魏齐为借口,以赵送魏齐之首太迟为理由,以兵攻赵,也有理由,必一战而败赵国,至少可以歼灭他们的有生力量,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以后再也纵不起什么约来,这不是挺好的机会吗?”
    “好的,好的,这的确是再好不过的主意了!”昭王拍手叫好。他们便又一起议定了进攻赵国的战略方针。正在这时,秦大将王龁攻韩,韩上党太守降赵。王龁挥军进攻,赵将廉颇冯亭合军反攻,秦军败退。王龁再行挑战,廉颇坚守不出。昭王又依范睢所行反间之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身经百战的廉颇为将,再以秦“常胜将军”武安君替代王龁,两军大战于长平,一战而斩赵括之首,俘赵兵四十余万。
    白起又唯恐赵军不服,怕其人众势大,便一夜间把四十余万俘兵全部坑杀,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祸”。只此一场大祸,赵国岂能不衰?秦国岂能不强?昭王便与范睢相商,再商灭亡赵国的军国大计。于是秦军攻赵更急,大军逼近邯郸,赵国危在旦夕……